“围炉煮茶”凭啥火出圈?怎样煮才更香、更安全?

“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这段时间
天气愈冷
“围炉煮茶”
凭借温暖精致的新中式画风
迅速火爆全网
网友直呼“把冬日氛围感拉满了”
图片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那么
“围炉煮茶”为啥这么火?
在室内“围炉煮茶”
是否真的安全?
“围炉煮茶”正成为
流行休闲方式
这段时间,社交平台上兴起了一股“围炉煮茶”的热潮。许多人晒出照片或视频,架起一个小火炉,上面放一个壶,茶里面可以加牛奶、红枣、桂圆,茶壶周围还可以烤地瓜、花生、栗子、砂糖橘,甚至烤年糕、棉花糖,各种食物色、香、味俱全,随意组合,看上去特别惬意。有些商家抓住商机,网上卖围炉器具的生意也很火爆。
图片
图片来源:微博@梦的断笺
近日,记者走进湖南省岳阳市的一间茶馆,还未进入就闻到温润的茶香、沁人的桂花香夹杂着烤红薯的气息,别有洞天的中式院落坐满了年轻茶客,充满了欢笑声和烟火气。
图片
图片来源:岳阳日报
不大的院落,摆满了大小不一的茶桌,桌子中间是一个陶制的炭炉,炭炉上摆放着透明的玻璃茶壶,茶叶在沸腾的茶水中跳跃翻滚,周围水果、干果等各式茶点丰富多样,搭配中式风格的碗碟器皿,看上去十分协调。
该茶馆的80后顾客 张龙江:
在家门口找一个这样舒适的环境,和朋友聊天、喝茶,还能吃上热乎乎的红薯、板栗……没有平日里的焦虑和烦恼,整个人很放松,很治愈。在这里和朋友一起“围炉煮茶”,煮的就是一种放松的心情,也是对一种“慢生活”的追求。
当下,“围炉煮茶”成为流行休闲方式,带火了一些茶社、茶馆。不少茶馆顺势推出了“围炉煮茶”套餐。2-5人的套餐,包括茶叶、烤物盘、甜汤、糕点、果盘,价格为100到200元不等。
“围炉煮茶”何以这么火?
“围炉煮茶”,乍看十分新颖,其实渊源有自。早在唐代,茶圣陆羽就在《茶经》中记录煮茶的过程。时至今日,许多地方的人们对这种形式并不陌生。在云南,“火塘烤茶”已经融入当地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在湖南等地,也有冬天烤炭火、烧煤炉的习惯,再摆上一些水果零食,家人朋友就能唠上好一会儿家常。
资深茶人、茶行老板 唐幼猛:
中国茶文化是制茶、饮茶的文化,古人非常讲究饮茶用具、饮茶用水和煮茶艺术。作为开门七件事之一,饮茶在古代中国是非常普遍的。“围炉煮茶”的流行并非一时兴起,早些年在北上广深就比较盛行了。
图片
图片来源:岳阳日报
围炉煮茶有一个吸引人的地方可能是它的返璞归真,不要那么多现成的、工业化生产的东西。烧的燃料、用的炊具都是很传统的、天然的,吃的东西最好也都是没加工过的,洗干净即可。
“围炉煮茶”流行起来,与大家获得比较放松的体验有关系。古香古色的院子,营造出“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闲适;自己动手煮茶,品味“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的意境;茶盏空了又满,一杯杯茶水入口,“浇出胸中不语尘”……在这一方小院里,大家暂且忘却烦恼、卸下焦虑,从快节奏的生活工作中“偷得浮生半日闲”。不仅能满足消费者的休闲、社交需求,还能提供其他娱乐方式提供不了的文化审美。从这个意义上看,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碰撞,创造出新的市场潮流;茶叶本身的甘苦优劣,似乎没有那么重要。
同时,对很多爱打卡拍照的人士来说,出片也是“围炉煮茶”成为网红的重要条件。
一家茶馆负责人 罗丹:
围炉喝茶时,没有人能忍住不拍照,因为“围炉煮茶”的过程本身就是美和诗意的呈现,十分讲究的精致器皿、悠闲清雅的环境、古风元素的点缀等等。出片意味着有很多年轻人愿意为了拍照而花钱打卡,有部分顾客是为了拍照而来,但更多是来品茶放松。
此外,当下“围炉煮茶”得以流行,还因为背后的新中式茶饮经济正在风口上。传统茶馆大多过于商务,近两年兴起了不少新式茶馆,他们借鉴咖啡馆的形式来经营中式茶馆。新中式茶馆更契合新兴休闲生活方式,相较于流行的奶茶,中式茶饮契合不少人低脂、低糖、低卡的健康需求。与传统中式茶馆相比,新中式茶馆则更符合他们简洁、快捷的现代生活需求。
近年来,新中式茶饮蓬勃发展,越来越受到消费者欢迎。有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新式茶饮行业市场规模已达772.9亿元,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接近2000亿元。
“围炉煮茶”适合煮什么茶?
那么,问题来了,“围炉煮茶”,茶是关键,应该煮什么茶?哪些茶又不能煮呢?
这三类茶适合“围炉煮茶”:
有一定发酵程度的茶
发酵程度高也最适合煮的是黑茶。黑茶属于后发酵茶,经过长时间渥堆发酵,陈香浓郁、滋味醇厚,煮着喝更能促进其完全释放其内含物质。代表茶类:普洱熟茶、雅安藏茶、茯砖、六堡茶。
有一定年份的茶
这类茶普遍具有越陈越香的特点,可以在适宜的存放条件下长期存放,不仅经久耐泡,随时间陈化后,滋味更加醇和,苦涩物质消失,长时间煮饮也不会苦涩。代表茶类:三年以上老白茶、老普洱、老铁观音、陈年岩茶。
含有梗叶、果胶质丰富的茶
条索粗老的茶类,咖啡碱含量少,同时茶梗、茶茎中果胶物质含量丰富,贮存的糖类物质也比较高,因此煮饮之后不会因为过于苦涩浓烈而难以下咽,滋味反而更加温和、甘醇。代表茶类:寿眉、普洱茶。
图片
图片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这两类茶不适合“围炉煮茶”:
不发酵或轻发酵的茶叶
绿茶、清香型铁观音等这类不发酵或轻发酵的茶叶,以冲泡为佳,不宜烹煮。此类茶叶,水温太高容易破坏茶中维生素C,咖啡碱容易析出,味道较苦,煮后的茶汤变色,难于入口。
工艺欠缺、不到位的茶
由于工艺不完善,做青不到位导致茶叶带有青毛杂香,高温一煮,茶中异味出现,难于入口;或是急火焙空了的茶,茶叶烧焦、碳化,这样的茶叶空无一物,煮出来带有浓重的碳火香,毫无茶味可言。
室内“围炉煮茶”
真的安全吗?
记者发现,在众多“围炉煮茶”的分享中,除了郊外露营、小院聚餐等室外空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分享如何宅家“围炉煮茶”。有的邀请好友来到家中,有的一家三口围炉而坐,煮茶的场所则是客厅、阳台甚至卧室。而在评论区的一片羡慕声中,也有网友说出疑虑:“在家烧炭不会一氧化碳中毒吗?”“我也喜欢这样的氛围,就担心室内烧炭不安全。”
也有在北京的市民分享自己“围炉煮茶翻车”的经历。“家里真的不太合适,试过一次,头特别疼,八成是一氧化碳的作用。赶紧开窗户,家里的空气净化器也一直开着,过了半天还是恶心难受。”“煮完茶,搬开炉子一看,桌子都被烧黑了,太危险了。”
图片
图片来源:钱江晚报
大家不禁发问:室内“围炉煮茶”真的安全吗?
北京市大兴区消防救援支队西红门特勤站副站长 何子豪:
室内“围炉煮茶”的安全隐患不小。即便使用带有通风口的围炉,也无法避免炭火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而花盆、铁锅、砂锅等改造成的炉子,炭火就更无法充分燃烧,再加上不注意室内通风,就会有一氧化碳中毒的风险。除此以外,很多网络视频照片中,围炉都直接放置在木质、竹制的隔热板上,为营造氛围感,围炉周围还布置了大量布艺和纸类装饰品,这也对大众造成了误导,炉子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其火灾隐患不容忽视。
据了解,今年以来,全国已有多起炭火不小心引燃桌布、沙发的案例,从起火原因来看,今年1月至10月,全国因用火不慎导致的火灾占比达23.6%。
所以,在家中使用炭火时,务必注意以下几点。
1
火炉周围不要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不要用其烘烤衣物等。
2
外出或离开时,要将炭火完全熄灭,以免引发火灾。
3
不要在封闭的室内使用炭火,保持开窗通风,时刻注意自己的身体状态,避免一氧化碳中毒。
4
一氧化碳无色无味不易察觉,谨防一氧化碳中毒,你需要知道以下这些一氧化碳中毒表现:
轻度中毒:出现头痛、眩晕、耳鸣、眼花、心悸、无力、恶心、呕吐等症状。若迅速打开门窗,脱离现场抢救可较快苏醒。
中度中毒:在轻型症状的基础上,还伴有烦躁不安、精神极度兴奋或错乱,并逐渐虚脱、昏迷。两颊、胸部与四肢皮肤呈现一氧化碳中毒特有的樱桃红色。如抢救及时,可较快清醒,一般无后遗症状。
重度中毒:病人呈现深度昏迷,并出现大小便失禁、全身软瘫、瞳孔放大、呼吸浅而不规则等症状。皮肤由樱桃红变为灰白或紫色,出现心肌损害和脑、肺水肿等体征。
图片
图片来源:应急管理部
在各种宣传造势下
网红娱乐一个接一个
但能否保持常青
必须接受时间的检验
不过
感受如何
关键并不在于流行什么娱乐项目
而在于体验的心境
与好友一起
煮茶也好、闲坐也罢
都自有一番趣味
来源|岳阳日报、三联生活周刊、新华社、人民日报评论、应急管理部、中国消防等
编辑|孙冰冰
主编丨蒋   琳  
监审丨钟    倩
*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遇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转载请注明来源“农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