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对话孙甘露:文字有人阅读,才拥有了千变万化的灵魂

图片
  “写作就像墙角的洞里露出一根尾巴,
  你去拉拉看,那可能是一头大象。”
[ 印象 ]节目第四期,
  主持人张颖对话
  著名作家孙甘露,
  走近这位“写作的人”。
历  史
一次返乡的旅程
[ 印象 ]Vol.4 对话孙甘露 节选 
 旁白节选自孙甘露新书《千里江山图》
距离上一部长篇小说《呼吸》出版25年后,作家孙甘露的长篇新作《千里江山图》终于在2022年问世,并迅速成为本年度中国文坛的现象级作品。
作为先锋文学作家,孙甘露却选择了以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为背景,创作一部革命历史题材的谍战小说。历史洪流中鲜为人知的瞬间,仁人志士在晦明不定的时代天幕下的剪影,那些决定性的时刻,孙甘露将这一切铺陈渲染为上海的“千里江山图”。
图片
《千里江山图》书影 
“小说开门见山,叙事节奏精妙,暗流涌动,反转、暗扣、悬念迭起,步步惊心,毫不拖泥带水,最后是戛然而止。语言简洁、干净、利落,白描、水墨、留白,点到即止,无一处冗笔闲笔。人物命运令人揪心,信仰、崇高、智慧、勇气感人至深。《千里江山图》对历史的重述和重塑,也是对我们当下现实与历史处境的再思和重构,包含着作家对历史、现实与文学关系,对何谓文学、文学何为等问题的再思考。”
——文学评论家吴义勤如此评价道。
图片
 北宋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千里江山图》之名来自于作家对北宋画家王希孟的想象。千年前的山水画卷、百年前上海的阡陌秘事交织为一体,如一把钥匙,开启了时空的隧道,开启了读者的乡愁、对家国命运的怀想。
为了还原三十年代上海的社会、建筑与生活,孙甘露于实地和史料中进行了大量的探访。苏州河堤与外白渡桥,鲁迅与冯雪峰、陈赓参加《前哨》杂志活动的水沫书店、辛垦书店,中山先生数次到访的扆虹园……翻开《千里江山图》,一行行铅字唤醒了历史。
历史我觉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无论是人、城市还是民族,它的语言文化都是有来路的。追溯历史,也是非常重要的身份认同。
上  海
一座城市的回忆
[ 印象 ]Vol.4 对话孙甘露 节选 
孙甘露笔下《千里江山图》这幅动人的长卷,与作者对于上海这座城的记忆紧紧相拥缠绕着。他忆起青年时代从事邮递员工作的经历。彼时的人民公园邮局就在南京西路新昌路路口,从孙甘露工作的窗口眺望,正是曾经的跑马总会大楼。而后它演变为上海图书馆、上海美术馆,直至今日的上海历史博物馆。
大楼千万次轮转的时钟,象征着这百年的过往。
图片
图片
数年间,孙甘露与之“相看两不厌”。他在窗边读加缪,抬头便是日出日落、雨雪雾霭,上海的千万种姿态在作家面前揭示自身的秘密,指纹般印入他的脑海深处。
从出生至今一直生活在上海,我把上海比喻成爱人。每个人对上海都有个人的观察角度。她有一个大家都知道的名字,但是对你来讲,她有一个只属于你的名字。
因此孙甘露深情地将这座城市比喻为“爱人”。尘封的往事、奇谲的想象、隐秘的情感,在作家的手中揉捏为文字的雕塑。他写道:
“人们在这里出生、玩耍、上学、恋爱、谋生,用眼睛抚摸了它的整个外观……在暮色和晨曦中辨认它,不为什么,仿佛只是惜别前的一次凝视。
阅  读
一位作家的起点
[ 印象 ]Vol.4 对话孙甘露 节选 
回首作家之路,上世纪八十年代新华书店前,人们大排长龙购买巴尔扎克小说的景象,是孙甘露脑海中难以忘却的画面。
八十年代是自由阅读的年代,找到什么看什么,可以用如饥似渴来形容。
那时不像现在,没有网络。青少年时期唯一可以拓展你的视野,能够唤起你的想象的,就是阅读。
在海量的阅读中,孙甘露作为写作者的表达欲逐渐萌芽。他认为写作是一个不断生长的过程:好奇、吸收、观察、挥洒、设想、推翻、重写。敏锐的思考不会因为句号落笔而停止,作家的文字内化为他的生命,一同成长。
《千里江山图》插图,选自《收获》
因此写作永远向着无限的未知开放,孙甘露打了个俏皮的比方:
“写作就像墙角的洞里露出一根尾巴,
你去拉拉看,那可能是一头大象。”
交  流
一种文字的温暖
[ 印象 ]Vol.4 对话孙甘露 节选 
如今的孙甘露,不仅是“写作的人”,亦是分享者与引领者。
缘起于2013年的上海书展,孙甘露策划设立的“思南读书会”于2014年初开始定期在思南文学之家举行。八年间,数万名读者与作家、学者们在此相聚,共飨思想的盛宴。
图片
图片
 思南文学之家 
孙甘露想象着,一位青年曾偶然路过这里,恰巧走入了读书会,因为正在分享的作家而爱上了阅读:一次推门,走入的是书的殿堂;与文学相遇的悸动,可以如火炬般在人群中传递。
人是社会性动物,不管传播的方式如何变化,人跟人总要见面的。
如果年轻的时候有机会见到鲁迅、托尔斯泰、莎士比亚,可能对人的一生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鸣谢
上海市作家协会
上海市虹口区委宣传部
思南公馆
《印象》对话作家孙甘露
12月11日19:30
纪实人文频道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