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新冠要去医院吗?哪些情况居家隔离?|中山防疫热点解答

12月起,中山市多个镇街便民核酸检测点暂停服务,医院调整增设愿检尽检自费采样区。12月9日,中山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发布最新通告,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完善疫情防控系列措施。
那么,当前,中山市民得了新冠肺炎要不要去医院就诊?出现哪些症状应该居家隔离?家里该不该囤积药物?如何保障基础性疾病患者、孕产妇等特殊群体?根据已发布的相关疫情防控通知,南方+记者为你解答。
问:得了新冠肺炎,要不要去医院就诊?
答:分情况而定。
①这些症状需要警惕,建议前往医院就诊。
12月8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表示,如果有以下5种情况,建议跟社区医生联系,如果病情比较重,可以联系120到医院进行诊治。
第一种情况是出现呼吸困难或气短。
第二种情况是经过药物治疗以后,仍然持续发烧,超过38.5摄氏度,时间超过3天,就应该到医院。
第三种情况是原有基础病明显加重,比如高血压用药控制不住,糖尿病用药控制不住或者出现其他急危重症的风险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救治。
第四种情况是儿童出现一些嗜睡、拒食、腹泻、呕吐等等情况,治疗以后不缓解,时间超过两天也要到医院救治。
第五就是孕产妇出现头痛头晕、心慌气短或者出现胎动异常等等情况,也要到医院进一步诊治。
中山市卫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以上5种情况外,新冠病毒轻型、无症状感染者建议居家治疗。
②轻型、无症状感染者可居家隔离。
12月9日,中山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发布最新通告: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离,也可自愿申请集中隔离收治。根据12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居家隔离条件如下:
图片
居家隔离治疗需要满足这些条件。(图源:人民日报)
图片
居家隔离防控要求。(图源:人民日报)
③重症、存在重症风险患者要收治定点医院。
12月8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表示,重症或者有重症风险的患者要收治到定点医院,既要保证新冠肺炎的治疗,更要保证基础性疾病的治疗。
中山市卫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是中山市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定点收治医院。
问:中山医疗机构如何有序接诊发热病人和新冠肺炎患者?
答:中山市卫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响应国家卫生健康委部署,要做好发热门诊建设,二级以上医院都要开设发热门诊,应设尽设、应开尽开。对于发热患者,中山各级医院以“就地收治”为主。若超出医院承载能力范围,患者将被转至上级医院就诊。
当前,全市医院发热门诊为患者提供自费的抗原检测试剂。发热门诊就诊患者,可用抗原检测。抗原检测后,发热门诊将根据疾病的情况开具相应处方。
对于需要留院就医的新冠肺炎感染者,全市所有医院已设立“综合应急病区”,负责救治需要住院治疗其他疾病的核酸阳性人员;对于抗原检测呈阳性的轻型或无症状患者,可以在医院取药或通过互联网医疗远程指导购药,进行居家治疗;对于确诊为新冠肺炎重症的患者将转诊至中山市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救治。全市医疗机构将根据疫情防控指引实时调整诊疗服务。
问:基础病患者、孕产妇等特殊群体在中山如何就诊?
答:医院设立综合应急病区,负责救治需要住院治疗其他疾病的核酸阳性人员。
12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提出,本身有基础性疾病或是以其他疾病为主,在赴医院就诊过程中检测出新冠阳性的,要求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在门诊、急诊、住院区域均设立缓冲区,满足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
中山市博爱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中山市妇幼保健院,目前中山市博爱医院单独设立了综合应急病区,负责救治需要住院治疗其他疾病的核酸阳性人员。如非必须住院治疗的患者可择期手术,建议先居家隔离,待核酸阴性后再就医。如确需立即住院治疗的患者,医院按应急预案,开设单独通道送至应急病区,实现全程防护。
中山市博爱医院将根据患者就诊需求情况,在必要时,医院将设儿科应急病区、妇产科应急病区,专门为核酸结果阳性的孕产妇、儿童进行住院诊疗服务。医院将疫情防控指引实时调整诊疗服务。
问:居家治疗人员如何自我管理?家里要备哪些药品?
答:12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并附以《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常用药参考表》,依据发热、咽干咽痛等七种症状列出了常用药物,连花清瘟颗粒/胶囊、布洛芬、阿司匹林均被列入参考表。
图片
居家隔离治疗自我管理。(图源:人民日报)
图片
可能出现的症状及常用药参考。(图源:人民日报)
问:什么情况可以结束居家隔离治疗?
答:12月9日,中山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发布最新通告:居家隔离期间,市民需加强健康监测,隔离第6、7天连续2次核酸检测Ct值≥35解除隔离。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密切接触者采取5天居家隔离,也可自愿申请集中隔离,第5天核酸检测阴性后解除隔离。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曾艳春 朱晓宇
【图源】人民日报
【作者】 曾艳春;朱晓宇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