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20年,合肥究竟做对了什么?

‍‍‍‍‍‍‍‍‍‍‍‍‍‍‍‍‍‍

大合肥‍‍‍‍

要有大格局

高端访谈

本月初,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和杨仁发在合肥市政务区的一家咖啡馆对谈了一个小时。谈话是即兴的,没有提纲,主题是合肥。

杨仁发兼任安徽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合肥在他眼里,不止是一座“城”,更是一个“圈”。万亿之后的合肥,以圈为轴,高效配置要素资源,才是上策。我们摘取部分精彩观点呈给大家,以下是文字实录。

01

合肥究竟做对了什么

“前两次区划调整都有经济学上的意义”‍‍‍‍‍‍

记得2008年的时候,我还在南昌工作,第一次来合肥,合肥的建设跟南昌还有一定差距;但2013年我再来合肥,合肥已经赶上来了,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如今,合肥的体量南昌已没法再比,两者之间大概差了一个芜湖。

我们现在复盘,过去二十年合肥究竟做对了什么?从本质上讲,合肥两次大的区划调整功不可没。

回头看,前两次区划调整都有经济学上的意义。

第一次调整成“141”(“一个主城、四个副中心、一个滨湖新区”的现代化大城市框架)的背后实际上是“政府竞争理论”。分税制对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市直管县,对县的财权和事权管理都有限;但一旦撤县转区,市就可以在整个市域层面对财权和事权统一分配,做优资源的配置,增强竞争力。

2000年左右,合肥经济体量很弱。通过将郊区广大农村土地并入市区,成立四大区,就把所有要素在市域层面做了优化设计,土地和资本等要素在重新分配后,对整个合肥最为有利。

第二次调整成“1331”【“1331”新格局构成的第一个“1”,即是原生的“141”,包括一个老城区,一个滨湖新区和四个城市组团;而第二个“3”,则为延伸出的“巢湖市(县级市)、庐江和长丰县城”是三个城市副中心;第三个“3”,则为“新桥临空产业基地、庐南重化工基地和巢北产业基地”三个产业新城;最后一个“1”,为环巢湖生态示范区】的背后可以理解是“中心-外围理论”的实践。这次调整促使合肥整体形成一个制造业为中心、向外围辐射的体系。其中,“13”是中心,“31”是外围。这个阶段合肥展现出更多聚集效应,包括产业聚集、劳动力和人力资本聚集、高端服务业聚集。

也是从这次调整之后,合肥的规模效应开始显现。

两次调整,不论是要素重配,还是空间重构,都对合肥起飞提供了一个“基础动力”。

举个例子:家电产业发展,空间是基础,土地和交通是“命脉”。如果没有城市空间布局“规划”出非常优良的基础设施和发展空间,那么合肥家电产业规模做不大。

02

“蛋糕”怎么进一步做大?‍‍‍‍

撤县划区有利于合肥都市圈的高质量发展‍

现在,合肥已经进入到第三个阶段。

如果说过去二十年,确定合肥的中心城市地位,是合肥的首要任务,把合肥做大做强没有问题。那么在体量破万亿之后,怎么样才能把合肥这块蛋糕做得更大?

我的观点是:现在的合肥不能单靠合肥了,而要立足合肥都市圈,聚焦合肥的联动和带动效应的发挥,重新优化资源。

其中,最重要的还是产业。说得更直接一点,合肥整个产业链都应着力在合肥都市圈内谋篇布局。

2006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形成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力的省会经济圈”的构想。目前合肥都市圈已经形成合肥、蚌埠、淮南、滁州、六安、芜湖、马鞍山、桐城8城一盘棋谋划、一体化发展的格局。

今年前三季度,合肥都市圈贡献了全省63.1%的地区生产总值、63.2%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60.7%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但是也要看到,相较于长三角的上海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合肥的经济辐射力有限,未能充分带动其他城市。过去一段时间不仅纽带没有形成,反而形成一定程度的竞争。

未来,在短期内合肥制造业的部分产业链环节适度转移出去。中间制造环节转出去,高附加值的两端还留在合肥。合肥和整个都市圈的经济联系度会变得更紧密;整个区域的发展又会“反哺”合肥的高质量发展。

要想形成新的产业布局,空间规划调整要先行。撤县划区有利于合肥都市圈的高质量发展,原因就在于,如果(例如肥西、肥东)是县域,还是一道屏障,在很大程度阻断了合肥和都市圈其他城市的连接,不利于我们站在合肥都市圈的层面进行产业分工。同时也不利于合肥建设具有竞争力的国家中心城市。

到了第三阶段,进一步提升合肥都市圈发展水平的决心要清晰起来。这个决心和合肥前两次调整都是一脉相承的——核心就是如何让要素和资源在更高的层面做出一个更优化的配置。

03

“大合肥”心态怎么调整?

到一定程度,就要从全省角度去考虑一个大局‍

现在互联网上有一种说法,说安徽是“合一省之力,而肥一城”。

其实,在一定阶段,“强省会”战略是有利的;但是到一定程度,就要从全省角度去考虑一个大局。

上海都市圈共有9个成员城市,苏锡常就通过承接上海产业转移,以深度参与产业链的形式密切了和上海之间的纽带联系。

合肥在全省的“首位度”是高了还是低了?我想,首位度是个“伪命题”。单看数据说明不了问题,你说是30%好?还是40%好?都不一定,一座城市的首位度并不是越高就越好。

相反,如果合肥首位度稳定,一年哪怕只提升很小,但是对区域的带动作用是很强,那就非常好。

苏州就是在进入万亿城市俱乐部后,对制造业进行重新布局,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苏州的经验值得合肥借鉴。

冲破万亿之后,如果依然单靠合肥把所有要素集中在一起发展,可能不是一条最优的道路。合肥必须要考虑把整个都市圈的体量做大,把合肥和都市圈其他城市的经济联系度做强做密。

当然,任何经济都是有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的。如果说城市的正外部性是溢出效应和纽带作用,负外部性则是“拥挤效应”——经济过度集聚导致要素配置比例失调、要素的过多拥挤会带来成本的增加——如果一个城市的负外部性已经完全显现了,你想去解决,就已经很难了,而且,这样一座城市,也会给居住者带来巨大的压力。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常诚 梁巍/文 刘晓然/摄

图片来源 视觉安徽‍‍‍

政经八百工作室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