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几十年的茭白,竟然是水稻的亲戚?

西晋永宁元年之秋,在洛阳当官的吴郡吴县(今苏州)人张翰,感觉到时局动荡,祸乱将至,就以惦记着老家的菰菜、莼羹和鲈鱼脍为由,弃官返乡。《晋书》里记载了他的“辞职信”——“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
意思大概就是:“世界那么大,我只想回家看看。”
图片
由此,中国人的词典中多了一个成语,叫做“莼鲈之思”。但非常非常不公平的是,明明张翰想的是三种食材,鲈鱼、莼菜组成了“千古CP”,另一味明明江南人更加视作珍馐的水生蔬菜,却在故事中被当成“第三者”渐渐遗忘
没错,这就是菰菜——从谷物界到蔬菜圈的“跨界之王”、苏州“水八仙”中色白如玉的颜值担当、南方孩子漂泊异乡时的“梦中情菜”——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茭白
图片
“杀”不死我的,使我更好吃
几年前,我曾在浙江丽(lí)水待过一段时间。
这座浙西南的小城,目之所及到处是苍翠可爱的小丘、纵横交错的小河,以及古色古香的廊桥,大概就是梦里江南水乡的模样。
图片
丽水,燥热夏日里完美的避暑胜地
而在那水网密集处,常常能看见一种狂放不羁的植物——它生在浮萍点点的水面上,像是不善耕作之人乱插乱种的水稻,又像是野蛮生长、旁逸斜出的芦苇荡子。
图片
于是五谷不分的我,只能求助于当地朋友,得到的答案是:“这是茭白啊!我们丽水的缙云茭白很有名的!”
图片
图片
收获季节李,茭白农户也会把茭白当成“主食”:简单的白水灼过,就能尝到清脆鲜甜的丽水茭白肉质
茭白,实际上是一种禾本科植物——菰的肉质茎。菰和水稻,和小麦,都是同属一科的“表亲”。甚至在唐朝以前,它就是一种地地道道的谷物,先民将其结出的籽实称为“菰米”,位列古人的“六谷”之一。(没错,这么说起来我应该是“六谷不分”)
图片
据《周礼·天官·膳夫》记载:“凡会膳食之宜,牛宜稌,羊宜黍,豕宜稷,犬宜梁,雁宜麦,鱼宜菰。”
这不仅是对“菰”第一次有了确凿的文字记载,还指出了,这种谷物非常适合搭配鱼肉食用。
图片
不止是搭配鱼肉,法餐中菰米还会与鹿肉一起烹饪,迸发出另一种美味
然而,后世更为熟知的“五谷”中,菰却榜上无名,最主要的原因大概是它的产量实在是太低了——有人曾经尝试种植过,在现代技术下亩产不到50斤(今天的水稻亩产平均能达到800斤左右),推算一下古代或许亩产只有20斤——只能为达官显贵尝鲜,难以为农家百姓果腹。
如果你看过《风味人间4·谷物星球》的《稻香阡陌里》,就知道菰米,也就是今天美国、加拿大所谓的“野米”,到底有多难采集。
图片
在位于北美五大湖区的明尼苏达州,每年八、九月份野米(菰米)收获的季节,当地的欧吉布威人,都得两人一组坐上尖头的桦树皮独木舟闯进湖区。一人划船,另一个人要拿着俩鼓槌似的木棍,疯狂向内敲击船两侧的野米杆子。顿时米粒四射,运气好技术强能有一大半落入船舱,余下的就落水沉泥,以期来年再生长出新的一茬野米。
图片
图片
菰的花期长,种子成熟期不一致,种子成熟时同野生二粒小麦一样直接脱落,都是很不好伺候的粮食作物
因此,不论中美古今,菰米都只能作为一种Local的小众美食——明尼苏达当地家庭用它来煮汤、熬糊,或是保留着印第安人最原始的做法,在野外直接用火加热制成野米花。
图片
高温油炸后,菰米“长”成了野米花
然而在中国,“意外感染”没有让水生菰灭绝,反而将菰这种植株塑造成了更容易量产的天赐美味。这支水生稻谷,正式使其从谷物界,转投入了蔬菜界,成为了食材中的一代“跨界之王”。
茭白,正在成为“跨界菜王”
在整个植物界中,各种科、属的分类,有时候也能成为老饕们的寻味指南。
例如十字花科中的芸薹属,几乎所有南方人爱吃的青菜——比如包邮区的上海青(油菜)、广东的芥蓝、武汉的菜薹、四川的儿菜(抱子芥)……乃至北方的大白菜,都能囊括其中;再比如葫芦科,市面上能叫得上的瓜,黄瓜、冬瓜,南瓜、丝瓜……甚至还包括西瓜,也都在此列。
而禾本科,正是谷物的大本营,常见的水稻、小麦、大麦、玉米、粟、高粱等等,都是从这一脉出来的粮食作物。
图片
同属于禾本科的薏米,正在优雅地抽穗中
但这其中有两个蔬菜阵营的“叛徒”,一个正是以气节著称的竹子,从一开始人类就酷爱它初生的嫩芽,也就是无比鲜美的笋;另一个则是亭亭玉立的茭白,它在历史上完成了一次由粮食向蔬菜的“叛逃”。
这次叛逃,约莫是发生在唐末到宋初之间,一种名为“黑穗菌”的真菌意外侵染了菰,被感染后,菰患上了“不孕不育”再也无法开花结穗,产出菰米来;而大量的养分都向着茎部转运,从而形成了一个肥硕而充实的肉质茎。
图片
菰患了“脚气病”(不是),虽不能产出菰米,但转变了另一种美味——茭白,因祸得福在人类的餐桌上更长久地保留了下来
由于集中了全身大部分养料,这个肉质茎长得又白又胖,一看就非常讨人喜爱,而且根茎交织缠绕,故取其色的“白”、其形的“交”,称之为“茭白”。
图片
长茭白的菰结不出菰米,结菰米的菰长不出茭白。于是,味蕾很诚实的中国人用嘴投票,不断地选择那些更容易被黑穗病菌感染而长成茭白的菰,加以栽培,再用分株法(因为无法开花结果)繁殖量产。
到宋元时期,菰米的产量越来越少,而茭白已经相对常见了,尤其是在水网纵横的江南地区。最是富贵繁华的姑苏城,城东之门初名“封门”,后来据说因为附近多水塘,盛产茭白,于是以茭白的别名“葑”,命名为“葑门”。
图片
来一份水八仙里的“美人腿”
曾经听说土耳其人,把当地一种长圆形的烤肉饼(kadinbudu),称作“仕女的玉腿”;但在中式审美里,似乎茭白才更符合“美人腿”的设定——青青白白,笔直纤细,中部勾出一个微妙的弧度,放大点看,恰似舞女裙下不经意间露出的葱白小腿。
图片
画面太美,不是很好意思看了
很少有人会拒绝茭白。
才子张岱说它:“其嫩如玉,其香如兰,入口甘芳,天下无比。”吃货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蔬食之美,一在清,二在洁,茭白则堪担其美。”几乎把蔬菜界的最高奖项都要颁给它了。
新鲜的茭白,略微焯水就已经很好吃了,质地酥软,但不会像高淀粉的土豆、红薯那样口感发面发沙,而是有轻微的韧劲儿;而且自带着一种独特的芳香味道,咀嚼之后由于富含还原糖和氨基酸,回甘味道与鲜味很明显。
图片
清水煮过的茭白,更能明显地看到其纤维
实际上原产地居民,甚至会当场剥开外层纤维,大口咀嚼生吃,有种在云南吃菌子的鲜美和丰腴感(但菌子可不敢生吃!)。然而生的茭白草酸含量较高,对于肾结石高发患者来说并不友好,还是建议过水。
图片
干活累时,茭白还能当水果直接生吃,解渴生津
相比于水煮或素炒,红烧是更能发挥茭白特长的舞台。
茭白的质地疏松、气孔密集,在江浙沪的厨房,好像存在着那么一条秘而不宣的规则——对于一种时蔬的最高礼遇,或许就是把它当成肉来红烧,比如当季的鲜笋,比如甜美的芋艿,当然,茭白也是其中一员。
图片
红烧茭白,要把茭白切成滚刀块,用酱油、黄酒、糖去重油红焖,在嘉兴那边还会用甘蔗代替糖,做出来更为鲜甜可人。光是茭白的确可以独挡一面,但与肉同焖依旧是最佳选择,吸收了油脂和肉香之后,茭白外表厚重浓香,内里依然酥软清甜,百吃不腻。
图片
除了滚刀块,茭白也能切成细丝,为菜肴提供鲜脆交织的绝妙口感
在苏南地区,茭白的吃法更多,用来炒鳝丝、炒虾仁、烧虾籽,汪曾祺有独家私房菜,用“昂嗤和茭白同烧,味道绝美”,昂嗤就是黄颡鱼,味极鲜美,思路都是一致的,鱼虾中的鲜味都被茭白吸满,反而比河鲜更鲜了。
千百年来,菰这种水生植物,由于人类的偏好走向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图片
图片
炸米花拌蓝莓,红酸汤煮茭白,两种散落地球两端,完全不同风格的食物,其实同根同源
当你坐在上海的西餐厅,吃着用菰米制成的珍馐佳肴;善于做生意的丽水人,正将大量的茭白发往大洋彼岸美国的商超。
在这个星球上,这两种同根同源、却又截然不同的食材,相隔万里,交相辉映,诉说着风味的流转从未停息。
图片
图片
作者:叶吟啸
编辑:斯小乐
排版:风味君
头图:《风味人间4·谷物星球》
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