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恐慌!人人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淮南市传染病专家答疑新冠疫情防治热点问题

不必恐慌!人人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市传染病专家答疑新冠疫情防治热点问题

12月7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明确跨地区不再查验核酸、健康码,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可居家隔离等十条优化措施。疫情防控政策为何出现调整?面对可能存在的新冠病毒感染风险,市民应该如何应对?什么情况下需要去医院就诊?对家庭储备药物有什么建议?12月10日,记者就当前新冠疫情防治热点问题专访了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执行院长、市传染病医院院长、主任医师刘新矿。

问:疫情防控政策为什么会出现调整?

刘新矿:根据国际和国内监测数据证实,随着新冠病毒的变异,从原始毒株到德尔塔病毒,再到现在的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染性在持续加强,致病性在明显减弱。党中央根据病毒变异特征和疫情发展形势,科学精准调整防控策略,国家出台“二十条”、提出“新十条”优化措施。这种调整是符合科学的,也是符合传染病防治规律的。

问:面对可能存在的新冠感染风险,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刘新矿:从国际、国内检测数据,以及本地区新冠感染者的临床诊疗实践和经验来看,现在绝大部分新冠感染者是无症状的,发生重症病例的非常少,对生命健康的危害性较低,目前新冠病毒可防可控可治。随着防控政策的调整,可能会造成一定社会面的感染人群,但大家首先不必惊慌。如果是无症状感染者不需作医学的治疗和处理,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居家隔离即可,在居家隔离的第6天和第7天连续作两次核酸检测,两次检测阴性即可解除隔离。

感染新冠病毒可能出现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咽痛、咳嗽、发热、疲乏无力、肌肉酸痛,特别典型的症状就是发热。发热有低热、中热、高热不同情况,发热进程一般持续2-3天,在这期间可以给予常规的退热药物进行居家处置,注意多饮水,多休息,多增加流质食物摄取,一般2-3天后体温会恢复正常,大约7天左右全身其他症状完全消退。

问: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什么情况需要到医院就医?

刘新矿:国家卫健委已经制定了健康风险等级,将人群分为高风险人群、低风险人群等,要求分级健康管理和诊治。80岁以下且全程接种疫苗、无基础疾病的人群是低风险人群;65岁以上、基础疾病不稳定、全程接种疫苗的人群是中风险人群;65岁以上、基础疾病不稳定、全程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群是高风险人群。市民一旦感染新冠病毒,要根据自身情况分类对待分类处置。高风险人群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相关症状可以前往医院就诊。低风险、高风险人群体温持续在38.5℃以上超过三天,经过对症处理体温没有恢复正常的,可以前往医院作进一步处置。

问:哪些人群感染新冠病毒需要特别关注?

刘新矿:儿童感染出现发热症状需要多关注,如果出现高热持续不退,甚至可能抽搐的情况,要及时到医院进行就诊。对于有基础疾病的,特别是患有冠心病、心肌梗塞、糖尿病、肾功能衰竭、免疫缺陷等疾病的,一旦感染新冠病毒要予以足够的重视。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感染者,感染后会引发原有的基础疾病加重或者发生急性变化,可能对生命健康会有所影响。针对这部分特殊人群要多注意,多关注,一旦感染进行早期预判、早期处置、及时就医。

问:面对新冠感染风险,要保持哪些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

刘新矿:每个人都应当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市民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规范佩戴口罩,尽可能少聚集,居所多通风,勤洗手,加强锻炼,注重营养,保持自身免疫力。居家如果处于隔离状态,做一些必要的消毒处置,与其他共同生活人保持一定距离,避免密切接触,防止共同居住人员有交叉感染。要按照传染病防控的科学要求,在现阶段感染暴露风险明显增加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交叉感染,共同努力守护生命健康。

问:应对新冠病毒感染,可以准备哪些药?“囤药”是否可取?

刘新矿:新冠病毒感染是一种病毒感染性的呼吸道传染病,截至目前还没有研制出可以完全有效控制新冠病毒的抗病毒特效药物,诊疗上也仅是在感染的早期使用一些抗病毒药物,发挥抑制病毒作用,治疗轻型的患者发热等不适症状。一般可以使用一些退热的药物,在发热期间给予服用布洛芬等,但要按照药物说明书分次服用,不能多用。其次有一些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如连花清瘟胶囊或颗粒、疏风解毒颗粒等,但这些药也仅是对治疗新冠病毒感染起到辅助作用,没有特效作用,大家也不要过度囤积或过度依赖这些药物。要保持良好心态,正确对待、正确处置、正确干预,注重加强自身锻炼,增强营养,提升自身免疫力抗击新冠病毒。

 淮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何婷婷 尚家起 采制

责编  童飞飞

初审  孙继奎

终审  沈国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