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没有特效药 无需大量囤药

    12月12日,广州召开科学用药专题访谈会,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张忠德、广州医科大学原校长王新华、广药集团副总经理刘菊妍、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药学部主任梅清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副主任彭晓青等针对市民如何合理备药、科学用药等问题进行交流回应。
    专家在发布会上表示,新冠没有特效药,呼吁市民适量备药,无需大量囤药,可根据症状轻重及自身体质特点,针对性选择合适的药品。
    感染后如何用药?
    首先辨明自己是寒还是热
    针对感染新冠后如何使用中药治疗,张忠德表示,感染后有几个分型。
    其中,无症状感染者可以观察,不一定吃药。如年纪较大、患有基础病,希望预防病情转重的,也可选择平时感冒后,当地医生根据不同体质开的常用药。
    轻型患者出现喉咙痛、发热、头痛身痛、胃肠道症状的,可根据中医药管理局日前发布的指引,辨别属于风热型、痰湿型或风寒型,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轻型以解除症状为主。关键要辨明自己是寒还是热,不清楚的话可以问当地医生。”张忠德说。
    普通型患者如肺部出现改变,发烧两三天不退,出现咳嗽气喘的,应到发热门诊、亚定点医院治疗。
    市民该如何囤药?
    可备一周量 避免“复方+复方”
    梅清华建议,由于新冠病程约为3—5天,考虑家庭人数,市民可按照5—7天的量储备新冠相关药物。“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用于退热时,我们推荐不要使用超过3天;用于慢病、关节肌肉痛,不要超过5天,所以储备一个星期的量是足够的。”梅清华表示,“我们强调最根本的一点:能不用药就不用药,该用时对症治疗,有什么症状吃什么药,每一个症状原则上最多用一种药。”
    针对药物混用的问题,梅清华强调,不能重复用药是基本原则。他提醒非专业人员注意,“一是避免用一个复方加另一个复方的药品;二是要认识到哪怕是复方加单方也容易出现重复的成分;三是化药和中成药也会有效用相同的成分容易重复,不建议老百姓自行用药,要遵循医生指导。剂量原则上以说明书为准,不要自行加药。”
    “哄抢药品不明智,哄抬药价是违法。”刘菊妍也建议,对消费者而言,适当备药可以,大量囤药并不明智。
    “目前全球来讲,新冠没有特效药。”梅清华提到,“任何一个药,资源都是有限的。最怕大家一拥而上不必要地备药、用药。”
    不同区域毒株不同?
    症状差异主要因为气候、体质
    居家休息治疗的患者,症状消失后如何继续调理身体?张忠德回应,这一波感染者大多无症状,有症状90%以上是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针对这些类感冒症状,好了以后是不需要做特别处理的,“除非平时体质很差,或者用药治疗过程中用了很多清热解毒药物,导致疲倦、汗出,伤了脾胃,或者患病期间特别焦虑的,那么可以根据症状简单调理”。
    张忠德也提到,不同区域感染者症状差别与病毒毒株的变异类型不同有关,他认为,症状的差异主要还是在于地区不同的气候特点和人群不同的体质,“尤其是气候特点,南方隆冬季节跟北方相比,气温更高一些。所以在广州,病机主要是热重于风,暑热依然重;北方则是风寒化热较多。”
    南方日报记者 郑慧梓
    王一晴 钟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