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心动的offer4》:走出“乌托邦”,职场的众生相

文丨陈慧雯
2022年,是第一批00后大学生正式进入职场的一年,是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千万的一年,也被称为“史上最难的秋招年”。毕业生们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之外,还需要为了获得一份工作经历漫长的等待和被挑选的过程。
在这样的就业形势下,职场综艺《令人心动的offer》也赶在11月的末尾,迎来了第四季。
相比于前三季的律师、医生两大热门职业,第四季另辟蹊径,选择了处于寒冬中的建筑行业,从实习生的视角出发,看“建”职场众生相。
镜像职场
相较于从宏观的市场环境来讲职场,《令人心动的offer4》更偏向于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在一场13位面试者和北京建筑、直向建筑这两家企业构成的场域中向我们展示了职场的激烈竞争。
图片
《令人心动的offer4》将节目定位于建筑行业,在建筑市场趋近饱和、不少高校面临招生难、毕业生就业难的当下,聚焦建筑行业的职场观察在展示行业就业竞争力的同时,也用学生在专业上的“坚守”与多份优秀的简历和建筑作品来表现了位于寒冬之下的建筑职业理想。
延续前三季的传统,《令人心动的offer4》中的实习生,都有着优秀的学历背景和扎实的基础能力,其中多数是来自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等建筑专业老八校,面试官们对于这些学校学生的认可,其实从侧面反映出了学校专业能力和学科建设对学生职业基础的塑造力,也注定了《令人心动的offer4》依旧会是“神仙打架”的一季。
从《100道光芒》中展现的00后应届毕业生求职状态,到《少年派》热播推动“00后整顿职场”话题的再度走红,“00后”甚至是年龄更为宽泛的“Z世代”,已经成为职场中不可忽视的存在,“不服从、不加班、不熬夜”是该群体的代名词。但现实真的是这样吗?
答案是:有,但不多。
比如,在求职面试阶段,对于面试官提出的“你不能接受的行业存在的现象”问题时,林鹏翔表示“想要尽力地去追求工作和生活的平衡”。这样的回答被面试官解读为“无法接受高强度的工作”,算是踩了面试过程中一个小小的“雷区”。也有实习生提出“加班会有加班费吗”这种疑问,初步奠定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职场性格标签。但是当真正走入工作岗位,出于项目进度以及完成时间的考虑,“肝”到凌晨五点却成了这些实习生的常态。
在“整顿职场”之外,“卷”也是这届求职者身上既对立又统一的标签。
图片
优秀的学历背景是一方面,与目标岗位的高匹配度以及丰富的实习经历也是求职者们获得公司实习邀约的敲门砖。不仅是专业能力上择优,这种具有筛选性质的求职已经让求职者们在“硬件”上“卷”了起来。从有无作品集,到仅准备了一份作品集再到多份作品集的筹备,甚至是在面试时椅子与面试官之间的距离,都成了界定求职优势的重要因素。
《令人心动的offer》系列职场综艺让我们站在“上帝视角”,看到求职者们的面试准备、面试过程以及面试官的反馈,从多重视角刻画专业学生、职场人士对建筑行业的理解,在充满真实感的求职和实习中镜像呈现职场百态。
走出职场“乌托邦”
对比影视剧中一路“过五关斩六将”的“乌托邦”式职场生活,《令人心动的offer4》之所以能够在开播以来话题不断,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有着与生活广泛且真实的共鸣。不管是实习特征、工作内容还是人情世故,都基本真实地揭示了职场真相,观众也能在多元化的实习生样本中找到“世另我”。
在性格上,我们可能是实习生龙治宇。因为初入职场,并未完全进入到和同事的沟通状态中,所以在被分配了“制定导则”的工作之后,在多数情况下还是怯于迈出沟通的第一步。尽管自身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小组讨论的时候多次做出提醒,却无法让自己的想法真正被看到。这样的性格在生活中其实较为常见,尤其是刚进入一个陌生群体中往往会不由自主地降低我们自由表达的意愿,倘若不做出改变,就会耽误小组作业的进程。不少观众通过这一案例,看到了“沟通”的重要性。
图片
在工作上,我们可能是实习生李冠甲。在和生物钟抵抗的过程中率先“败”下阵来,成为“反卷先锋”安静入眠。也恰是有这样的实习生存在,让我们看到了在北京建院和直向建筑的“极限48小时”任务内一个放松的时刻。他的反内卷发言“我就是洗衣机裤子里的卷纸,把我卷烂了,你们都别想好过”成了众多观众的“嘴替”。
在能力上,我们期待成为实习生李金颐那样的“小太阳”。作为00后的一员,她在面试的时候更多是采用“沟通”的姿态和面试官进行交流,因专业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斩获了两家公司的实习邀约。她能在小组作业的焦虑中率先抽身,追求“张弛有度”的工作状态,遇到难题会主动请教公司前辈,当小组成员遇到难题时,她还会适当地提出自己的解题思路。
但是,“极限48小时”的任务排名也让我们看到了:大事上不出彩、小事上不犯错的生活未必就是完美的职场生存之道。在工作中,能力的高低永远是最被看重的。
比如,实习生杨希言在面试阶段同时得到了两家公司的认可,拥有较为丰富的实习经历以及优秀的工作能力,最终出于职业规划和个人兴趣的考虑来到了北京建院。在工作中她会积极帮助其他实习生完成导则的规划,也会和其他实习生一起加班。但是在第一次设计中因为考虑不够充分排名第五,让观察团感到有些惊讶。
有人为了工作任务而焦虑,也有人为了得到实习机会而努力争取。在面试中因为过于耿直而从两家公司落选的清华研究生任若阳主动打电话给直向建筑,希望能够得到再一次的面试机会,同时也拿出了自己的作品集展现实力。这样的勇气在实习生当中的确难得,至于之后的表现如何还有待观察。
《令人心动的offer4》进行双线程职场叙事,展现出大厂与小作坊不同的企业文化和工作方式,也较为全面地展现出了职场的多面性,让观众形成了对于职场生活的初步预期。
对抗现实焦虑的药方
横向对比《初入职场的我们》《跃上高阶职场》《100道光芒》《闪闪发光的你》等职场综艺,不难发现,当前市场上的职场观察类综艺数量依旧在攀升,与之相随的,还有对于“职场焦虑”“内卷”“竞争压力”等话题的讨论。
《令人心动的offer》IP之所以吸引人,一方面是因为其深度挖掘素人的职场表现,在大众化行业中建立与大众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是因为节目议题和案例大多联系社会新闻和大众生活,即使是新一季聚焦相对冷门的建筑行业,也能在适老化、独处的建筑项目中折射现实。但想要完全让观众形成代入感,节目在职业选择上的专业门槛依旧不容忽视。
图片
不同于娱乐综艺,其实职场综艺对于现实性和专业性的要求往往更高。之所以不少观众称职场综艺为“乌托邦”,正在于它是在一个较为封闭的小场域来展现职场生存现状,聚焦的是拥有高学历和丰富实习经历的群体,命题具有局限性,自然无法仅通过这一部综艺来完成对职场的洞察。
但是相对于质疑《令人心动的offer4》定位处于“寒冬”状态下的建筑业是否合适,倒不如透过它对于建筑行业的描摹来窥探建筑职业的底色,看到行业竞争力也看到行业机遇、看到职业困境也看到职业理想。毕竟做职场综艺的初心,是让更多人在基于对行业了解的基础上做出选择,倘若能够走出职场“乌托邦”,找到对抗就业焦虑的“药方”,那观众对于这一季的offer的心动便有了意义。
镜象娱乐(ID:jingxiangyuler)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署名,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