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建设“数字江豚”生态 打造江豚保护新引擎

图片
在2022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上,由武汉市农业农村局等主导的“数字江豚”项目引起社会巨大关注。通过建设“数字江豚”生态,武汉打造江豚保护新引擎。
图片
“数字江豚”项目亮相2022年5G+工业互联网大会
作为长江保护公益事业与最新科技结合的全新尝试,“数字江豚”将进一步提升长江江豚的认知度,提升公众对水生动物保护的意识,同时也让武汉留下独特的数字形象印记。
图片
5G+工业互联网大会数字江豚展区吸引大量参观者驻足
“数字江豚”项目,由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指导,武汉市农业农村局和武汉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承办,以“5G+长江大保护”“互联网+‘数字江豚’”和“数字江豚文创”三个板块,展示以数字赋能长江大保护,用科技助力“江豚回归江城”。
图片
在武汉白鳍豚馆养育的 “汉宝”长的圆圆滚滚
随着长江“十年禁渔”的全面推进,多年未见的“水中大熊猫”江豚成群结队重现长江武汉江段,广大市民对“江清水阔任豚游”有了新的期许。“禁渔好不好,江豚说了算”,武汉市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江豚回归江城”,建立了“武汉长江江豚繁育保种技术研究中心”,启动了“数字江豚”生态建设,通过数字赋能,实现江豚保护与科技助力的完美结合,推动江豚IP与全民爱豚的“人豚共生”,全面加强江豚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图片
建设长江江豚“数字监控”
依托武汉市渔政执法信息化监管平台,开发基于江豚日常行为的监测系统,通过布设在武汉长江大桥、鹦鹉洲长江大桥以及长江汉江交汇处等位置的声学监测仪,收集江豚水下活动数据,打造江豚在线直播平台,鼓励市民参加“长江江豚随手拍”网络征集,全方位、立体式实现长江江豚监测、拍摄、录制等,让广大市民有机会观看江豚嬉戏长江的美好画面,“江豚一家三口江面嬉戏”“江豚与黄鹤楼同框”的新闻报道阅读量达娄千万;“渔政天网”、市民手机拍摄的江豚嬉戏画面多次登录中央电视台新闻栏目。
图片
武汉云发布的“数字江豚”数字藏品
图片
研发“数字江豚”应用平台
研发“数字江豚”项目管理基础信息化平台,发布了“i江豚”程序,通过AR、VR等技术,模拟长江江豚生活空间,建成了长江江豚网上科普空间,汇聚了江豚线上点亮地图和线下网红打卡点,规划了“江豚伴您行”,致力打造融合政务办事、交通出行、文化旅游等的“共护江豚、共护长江”多维数字场景,传播江豚文化,普及江豚知识。同时,发布“数字江豚”数字藏品、江豚樱花表情包、江豚皮肤等,引导爱豚人士和市民在线上领取并认养专属的“数字江豚”,用数字技术赋予江豚更大的生命力,推动全民参与江豚保护。
图片
推广“数字江豚”文创产品
推动江豚形象融入广大市民日常生活。发布银行、医保、公交、商场VIP等“江豚卡”,设计江豚邮票、首日封,实现江豚IP形象内容变现。利用剪纸、汉绣、木雕、糖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形式,塑造形式多样、生动可爱的卡通江豚形象。作为4种生活在中国湿地的珍稀濒危动物形象之一,江豚入选《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官方标志;以长江江豚为原型的“豚豚”,作为主角之一,亮相武汉地铁安全文明乘车宣传动画片;以江豚为形象制作的桥面路灯,在青山长江大桥照耀长江两岸,江豚多模态呈现和社交化传播正在融入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图片
武汉爱豚人士刘旻创作江豚剪纸亮相”数字江豚“文创展
图片
打造“数字江豚”文化空间
让江豚IP成为武汉城市新形象。利用图片、3D模型等,建立具有江豚形象的网红打卡点;青山印象城、汉口武汉国际广场、武昌武商梦时代广场,江豚雕塑耸立;东湖梨园广场外,一个用植物修剪出来的江豚立体花坛,打卡人气超旺。2022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全面融入“数字江豚”元素,首次与安庆、天鹅洲、宜昌等地江豚保护区监控点进行了实时连线,实现了跨区域资源共享,发布了“数字江豚”虚拟形象代言人,发行了共2000份的“数字江豚”大会限量版数字藏品,应用数字江豚VR虚拟场景体验,通过5G长江保护应用场景演示、互动体验、科普教育等丰富的展示内容和创新的技术手段,提升“数字江豚”变现潜力。
图片
丰富“数字江豚”公益行动
2022年7月,媒体矩阵在武汉面向全球首次公开长江江豚分娩全过程, 300多家媒体转播转载,2.2亿网民共同见证“江豚添丁”。10月,全网为2020年首次成功繁育并存活的第二代长江江豚“YYc”征名,共收集有效名字1121个,经过公众投票,小江豚名字最终确定为“汉宝”,既“汉”又“憨”,饱含了武汉市民对长江江豚的满满喜爱。为了让更多的爱心企业和社会公众支持江豚保护,白鱀豚保护基金会公布了江豚保护公益线上募捐渠道,在首届“数字江豚”生态大会上,多名企业家现场捐款。武汉市渔业龙头企业积极捐赠饵料鱼,助力长江江豚人工繁育研究。
图片
构建“数字江豚”新型场景
通过数字赋能,推动“数字江豚”和江豚保护工作融合发展。联合石首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其他沿江沿湖城市,开展江豚保护信息共享、合作交流等。有针对性地筹划长江江豚栖息江段的生态环境修复,启动“数字江豚”线下空间策划,在武汉百里长江生态廊道,逐步植入“数字江豚”文化元素、形象符号等,打造沿江“数字江豚”景观轴。
记者 赵文华 
通讯员 杨凯 王璐 黄敏 陈雪莹 吕巍
图片来源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
编辑  邱婧纯
审核  杨康
监制  洪燕 陈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