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陈宇宙可以给我打开一扇门” |专访黄澄澄

图片
文 | 疯兔子
《风吹半夏》收官在即,虽然陈宇宙这个角色已经下线,但观众对于他的讨论依然没有停止,而通过这个角色,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演技精湛的演员——黄澄澄。
对于黄澄澄而言,他虽然知道编剧笔下的陈宇宙真的很好,也想过这个角色会引起讨论,但角色呈现出目前的出圈效果,则令他感到受宠若惊。“从我本人名字上热搜那天起,这个角色的影响力就超乎了我的想象。”
图片
最初经纪人给黄澄澄推荐《风吹半夏》中陈宇宙这个角色时,对他说“这个角色非常好,你一定要去争取。”抱着试一试的态度,黄澄澄去见了导演傅东育和毛溦,但“导演的反馈是觉得我的脸有点婴儿肥。”后来黄澄澄花了一个月减重15斤。
或许是他的毅力和诚心打动了导演,也或许是减重后的黄澄澄确实与后期生病状态的陈宇宙形象更符合,他成功拿下了陈宇宙这个角色。
单从表演的感染力来看,黄澄澄的角色塑造不可否认是成功的。
01
因果论不能总结陈宇宙的人生
“无论是对许半夏,还是对周茜,陈宇宙都是义无反顾的,他的这种义无反顾可以折射到我们每个人的身上。”可能是因为现实中也有这样可信赖的朋友,所以黄澄澄对钢三角的友情浓度深信不疑,甚至他对于二者关系的理解是“许半夏就是陈宇宙的信仰,是值得陈宇宙信赖、并愿意为她去做任何事情的人。”。
黄澄澄眼里的陈宇宙身上闪着“真诚”的光芒,却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人。
图片
“表面上他是在一味地牺牲自己,保全别人,但陈宇宙人际关系中的‘拉扯’是极其复杂的。无论是和许半夏还是和周茜的相处都并非简单的‘守护’,而是关乎他不想给别人压力的性格,比如他和许半夏互相骗对方假装不知道他的病情。”
同时,陈宇宙也极其聪明。“他什么都知道。从他第一天咳血时,他就知道自己的命运了;刚刚确诊肺癌,许半夏深吸一口气对他说‘没大事’的时候,他便知道许半夏知道了他的病情;在大排档第一次正式向许半夏介绍周茜时,通过察言观色,陈宇宙看到许半夏用命令口吻对周茜说话,他就已经意识到许半夏碍于他的病在花钱雇周茜了。”
图片
明知自己的第一个恋爱对象周茜是个被花钱雇来的“婚托”,但陈宇宙依然展现出了对这个姑娘无尽的爱与包容,对于这一点,黄澄澄的理解是,“从个人角度来讲,陈宇宙是想救赎自己,但他身上折射的救赎,并不是单一的情感表达,其中还融合着因为周茜身份特殊带来的双向救赎感、对于钢三角的不舍,当很多复杂的人性和情感混合在一起,才是真正的陈宇宙。陈宇宙的生命就像是很多河流的交汇,不能用单一的因果论去总结。
生命的最后关头,陈宇宙的执念是想去马尔代夫,遗憾的是因身体原因,愿望最终还是落了空。陈宇宙为什么对马尔代夫如此执着,黄澄澄是从两方面去理解的。其一是因为污染滩涂的愧疚,他想去看一下没有被污染的世界上最美的海滩;其二是因为马尔代夫的宣传标语为人间天堂,陈宇宙想去天堂,他不想不得往生,他觉得去了马尔代夫就在自己心里等同于进了天堂。
“虽然陈宇宙最后还是离开了,但他也算是得到了好的结果了吧。”
02
演绎陈宇宙
“我快笑死在豆瓣小组了。”剧播期间,黄澄澄加入了豆瓣“风吹半夏”剧集小组,并且还回复了帖子。“我前段时间追完剧天天去小组里看大家的讨论,有时候甚至可以刷到凌晨两点多。跟大家同步追剧,连看剧的情绪也是同步的,我那几天也天天哭得很厉害。”
《风吹半夏》播出后,黄澄澄的演技受到了更多的认可,他本人也收到了来自身边亲朋好友的正向反馈,“我的朋友们都叫我还他们眼泪,让我对他们负责,请他们吃饭。”
突如其来的关注也曾让黄澄澄觉得无措、受宠若惊。“很突然,连微博都变颜色了,作为演员,可以被大家记住、被认可,应该是最幸福的时候吧。谢谢大家能看到我们这帮人在努力地想做好一个东西,这就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和尊重了。”
图片
黄澄澄习惯在拍摄前做大量案头工作,把角色所经历的事情捋清楚,再把他的心理活动串起来,最后再去现场和导演沟通,调整表演方式。也不是不会出现自己预设的表演方式和导演想要的效果有偏差的时刻,但好在他并不是一个在表演方面一味轴在自己角色里的演员。“因为我觉得导演才是宏观把控一部戏的人,而我们饰演的角色更像一个微观视角,所以导演的意志肯定是要排在第一位的。演员则要表达出人物,首要任务是准确地传达出剧本要传递给观众的信息。”
谈到关于钢价回升后陈宇宙情绪爆发那段戏的演绎,黄澄澄表示,“释放”是导演毛溦对这场戏的表演要求。“从剧的结构上来说,那场戏是主角团从至暗时刻到光明的突破,会让观众跟着演员一起释放情绪。”
为了更好地达到情绪外放的效果,那场戏黄澄澄其实跑了很多次,他清晰记得当天自己是从早晨八点钟开始大喊,喊了两个多小时,戏拍完了,嗓子也哑了。整场戏导演也给了他比较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原本只是我们在屋子里,我接完电话后把桌子一掀,说了句‘去你大爷的’,就完事了。后来到了现场,毛溦导演对我说‘你跑出去,爬上去,站在最高的地方,然后你爱怎么演怎么演’。”
图片
“你们可以通过那场戏感受到情绪释放,我就特别开心。我这段时间都特别开心,我们所要表达的东西都被观众们感受到了。”
在荧幕中看到陈宇宙的时候,黄澄澄觉得自己像一个旁观者。“我看着在他身上发生的一切,跟着他笑,跟着他哭。但演员的身份让我比普通观众对角色多了一层情绪buff,因为他是我演的,我对他更多了一层情感。不过在追剧的过程中,我完全没有去审视自己的表演,而是尽可能地让自己沉浸于剧的情绪中跟着他们起起落落。”
虽然黄澄澄是一个杀青后情绪从角色中剥离得很快的演员,但陈宇宙是他强行逼自己快速走出的角色。“陈宇宙每天想的都是面对死亡的事情,演他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经历了一次死亡教育。”
03
鼓励型成长的黄澄澄
黄澄澄觉得自己是一个随着成长、随着眼界的拓宽,心态变得很好的人。有观众就他的身高玩梗,他不但不恼火,反而觉得好玩。“我小时候是出了名的开不起玩笑,但现在基本不怎么生气了。我老跟我的朋友们说,再大的困难就像小时候第二天交不出来的作业,当时可能会觉得严重,但如今再回想起来,啥事儿都没有。”
认知拓宽的过程也是他学习的过程。“尤其是演员这份职业,只有知道的越多、理解的越多、感同身受的越多,才能把角色演绎好。而不是遇到一个挑战高的角色之后,只能说‘我理解不了’,说到底,理解不了的根本原因是在于认知的受限。”
图片
黄澄澄曾公开表示自己是鼓励型成长的人,演绎陈宇宙时,也多次受益于导演的无声鼓励。“我是一个很敏感的人,每次拍完戏我可能不会主动找导演交流,但我会观察他们的神情,在拍摄《风吹半夏》的过程中,我可以从导演的眼睛里读到信任,他越是信任我,我就越是放松。演员其实是很脆弱的,如果没有情绪的正向循环,我可能会觉得做什么都不对。从表演上来说,这可能是一种玄学,当你自己都觉得自己做得差点意思的时候,最后的效果可能真的就差那么一点。
黄澄澄觉得,对于一个演员来说,敏锐的情绪感知力非常必要。“你所有的敏感都在时刻刺激着你对现场发生的情况随机应变,敏感意味着哪怕是对手演员一丁点的情绪变化,你都可以迅速感受到并马上给到反馈,所以我觉得演员一定要保持敏感度。”
对于黄澄澄来说,表演的感染力既来源于十年话剧舞台的磨砺,也来源于他度过至暗时刻、在压力下快速成长的经历。“最初我在北京生活得很艰难,后来机缘巧合之下我去客串了尚敬导演的《炊事班的故事》,后来经尚敬导演介绍,我去了空军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在那里呆了五年。虽然这个单位现在已经撤编了,但我非常感谢这五年的经历,如果没有空政,我当时在北京可能都活不下去,而且也正是在进入空政之后,我才意识到自己是一名职业演员,这个地方给了我身份的认同感。
图片
在骨朵对话《风吹半夏》主创时,导演毛溦曾表示,剧组的演员们在拍摄后期基本可以做到不拿剧本也可以说出台词,而黄澄澄背台词的功底则得益于在空政的锻炼。“我们那时候下午一点拿到剧本,两点就正式开始拍摄,一天拍一集,节奏非常快,在这样高强度、快节奏的锻炼中,我现在基本是拿到台词后先记大意,再用贴合角色的语气将台词表达出来,大概默两遍,再背一遍,就可以记下来了。”
而回忆起那段在话剧舞台上的日子,黄澄澄也感慨良多。“话剧的表演经历对我的加成有很多,包括我整个审美体系的建立、创作方法的建立,都是从那十年话剧表演中积累的。所以我特别感谢那段默默无闻地在舞台上耕耘的时间,他给我积攒了巨大的能量,也形成了我在表演上的坚持,那段时间的经验带给了我辨别好坏的能力,我知道什么是美。”
从话剧表演的经验积累,到影视作品中凭演技打动观众,黄澄澄的可能性,是基于表演被发掘的,他也希望通过角色,获得更多可能。“后来我接到的戏,80%都是来源于别人在小耳朵这个角色中看到了我这个演员的可能性,我希望陈宇宙会是第二个让别人看到我的角色。小耳朵确实给我打开了一扇窗,我期待着陈宇宙可以给我打开一扇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