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艾斌:以文学与教育导引生命成长的方向

作者:江西师范大学 万森林 任颖 钱书琪

几乎每个晚上,路过名达楼文学院的学生,都会留意到3313办公室明晃晃的灯光。校园的夜晚静谧安宁,詹艾斌走出楼梯口,离开工作一整天的学校踏月归家。他的背影,像一棵在夜晚守望月亮的树。

作为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昼出夜归是詹艾斌的工作常态。“在比较多的日子里,詹老师一直是这样的工作状态”,他的一名博士生告诉记者。随着采访的深入,一个敢实践、懂教育的学生心中好老师与引领者形象就愈发凸显。作为一名从师大毕业、又在师大任教的老师,詹艾斌积极践行生命教育——其魂魄在于德性培育,为我们回答了“新时代学生心中的好老师”是如何炼成的。

坚定: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探索

詹艾斌说自己时常会“照照镜子”,抚躬自问“哪里是自己的来路”。回忆起学生时代,他对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学科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研究道路深有感触。在中国人民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的詹艾斌同那里的众多学者一样,旗帜鲜明地将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作为根本学术方向。“比较欣慰的是,我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肯定和信念,并不是外在力量附加在我身上,而是长时间里自觉形成并坚持的一条道路”,詹艾斌笃定地说。

2014年夏,詹艾斌趁暑期在办公室忙着一项科研工作。不同于往日的熙攘,此时的名达楼安静得仿佛过滤掉浮躁,偶尔还能听见墙壁上挂钟的滴答声。詹艾斌推门走进办公室,一身衣服湿透。就在刚才,他绕着名达楼的楼道 “暴走” 了好几圈。时间在这里慢下脚步,思考却奔流不息:培养学生,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思前想后,他还是更愿意以实践的形式,引导学生自觉关注马克思主义理论,关注当下的文学现状,推动更多博士生、硕士生以及本科生开展具体的文学研究实践。他认为:“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看待文学问题,不仅仅是政治立场的自觉选择,也是自身看待今天的文化发展的理应拥有的必然立场。”

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一生中有两个伟大的贡献,一个是确立了唯物史观,一个是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对此,詹艾斌深感认同。在若干年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的有效解决中,詹艾斌切身感受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光辉。自称“不再年轻冲动”的他,内心愈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近年来,詹艾斌发表的几篇主要文章都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当代文学问题。9月24日,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结果公布,詹艾斌主持的“新时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话语体系构建研究”获年度项目立项。

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工作时间里,“现实的理想主义者”詹艾斌不会停下超越的脚步,他将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投放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研究中。

赶路:课程教学范式改革一直在路上

詹艾斌常说:“改革就是我的生活。”纵观他的教学履历,他一直站在教学一线,努力推动着文学教育改革。“学生从高中上来,谁能说高等教育的教学方式就是不需要改造的呢?”他说,“哪怕它是铁板一块,关键是你有没有勇气和愿望去砸烂它。”

作为国家级教学团队江西师范大学文学理论课程教学团队的一员,詹艾斌创造性地提出了“文学概论课程教学范式改革实施方案”,对课程教学进行较大力度的改革。这一想法从何而来?2011年12月,作家邵丽发表中篇小说《刘万福案件》,其创作谈中关于“真正的小说”的界定直接启发詹艾斌进一步考量和探究教育顶层设计问题。“传统的习以为常的育人方式存在很大的偏颇,语文教育应该从一板一眼的知识化教学转变为更加关注生命价值”,詹艾斌说,“让文学教育回归到其真正的样子是应有之义,我要求自己必须明确新形势下教育改革的方向。”由此,他开始持续性地探索,育人理念也有了深度变革。

教育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实践让詹艾斌的工作量不断增长。比如,从2013年开始的为期一年半的三个班级课程教学范式改革试点中,詹艾斌共处理学生探讨式文学短文和理论性文章20余万字、课程学习心得文章50余万字、中篇小说评价文章120余万字……在坚持和践行“课比天大”理念的过程中,他逐渐明确和深化自身作为一名当代文学教育者的教学德性,即教学主体在谋求教学幸福中逐渐凝聚而成的卓越品质。詹艾斌说:“说到底,教师的具体教学活动应该是一种德性生活,它理应成为一种德性。这时候,教师是烛火,温暖了学生,成就了自己。”他总结道,教师德性是教师的“良心”与“脸”;是教师作为道德主体,面对学生的发展诉求而在育人实践中表现出来的生命的最卓越形态、最恰当品质、最幸福体味;是教师灵魂深处的至善与大美。其与时代性的核心价值观具有密切的内在关联。

詹艾斌为学生授课

十年的光景,詹艾斌的不懈探索、调整铸成了这一“能听见生命拔节声响”的课程教学范式。近年来,詹艾斌获江西省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并被推荐申报2021年高等院校霍英东教育基金会教育教学奖。有学生在课程学习心得中写道:“很敬佩詹老师您的勇气……在改变中如此果敢,对于阻力更少的更年轻的我们而言,也就没有理由不努力去挣脱,去向上。”詹艾斌如愿以偿窥见了“当幸福来敲门”的教学范式改革成效。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詹艾斌一直在路上,成为一名具有明确目标而又满怀期待的赶路人——学生的生命成长铸就,是他前行的力量。

介入:关注当下社会与学生心灵

也许是因为文学专业出身,詹艾斌对于世界的体验和感悟总是很细致。他认为,通过对他人生命情形的把握来改造调整自身的生命形态,人与人之间就成为生命共同体。他十分关注当下的文学状态,同时也倡导以一种积极的姿态介入当下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生活。一段时期以来,他带领学生开展新近中篇小说评价、小说家整体创作及其主导性文学观研究,负责江西省首期中小学语文学科名师培养对象研修,以及最近的同庐山白鹿洞书院开展学研合作等,都是这一理念的印证。

与詹艾斌的交流让人觉得他很亲和,因为他确实是一个平和的人。他会和学生分享对《觉醒年代》的观感与思考,尽管“工作事务实在太忙了,我也只能抽空看到第五集”。2021年9月25日晚,孟晚舟归国的消息让国人为之振奋。在当周的文学概论课中,詹艾斌便以该事件为例,解释“‘独特完整的意义系统’促成了文学”,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抽象的概念。詹艾斌也经常从身边实例入手,诸如中小学语文教育、社会公众对于生活的诗性向往等,深入分析当下文学教育的价值。他认为,“让青少年的奔跑少一些茫然和惆怅,更见日常教育生活的力量”。

有时候詹艾斌又让人觉得与他有些距离,因为他的知识厚度令人敬畏。他偶尔发朋友圈,学生们的感受是,詹老师的朋友圈总是有正能量。翻阅他的朋友圈,你能在风景中看到自然的浩瀚与个体的渺小,在师生的互动中看到时光飞逝与岁月累积带来的成长,看到他对年轻人的希冀与对教育变革的尝试,以及寥寥数语勾勒出的生活体悟。“明确而合理的语文教育教学理念主张的生成,需要长时间的探索与实践,亦有赖于瞬间一万点的智慧暴击。”他在2021年8月7日的朋友圈里这样写道。

在前些年文学理论课程教学范式改革实践中,詹艾斌还会把教学相关内容上传于个人博客,同网友在线交流,解惑答疑。“这显然是经过慎重考量的”,詹艾斌说,“网络公开展示可以达到多重效应。”这一博客为同学们相互学习提供了一个敞亮的平台,也是詹艾斌积极寻求与学生对话的一种方式。如今,撰写课程学习心得体会已成为他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他也在倾听学生的思想与认识中做到更好教学相长。

希冀:新文科应践行生命教育

对于如何让人文课程“灵动地飞翔起来”,实现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詹艾斌认为,根本方法在于引领生命价值,课程思政形成了某种“共识”,就能有效抑制教育中的相对主义的蔓延。詹艾斌引用艾伦·布鲁姆《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一书提醒,美国教育正是在相对主义价值论思潮主导下“败坏了民主,空乏了当代学生的心灵”,从而使之“不能考察或观察他们的未来”。显然,他并不认可这种相对主义的教育观。

詹艾斌希望当下的教育符合“新人文主义”的旨趣。“新人文主义并不是两只手举着而单一地说要走人文主义道路,而是说左手讲人文、右手抓科学,左右手协调推进。”作为教育实践者,他根据自身求学和教学经验,总结了年轻人要十分重视的四个词:视野、理念、立场与方法。他希望年轻人看得更为宽广,这样才能拥有正确的理念,而这一理念的形成还有赖于立场和方法的助推,这样才能走得更远。

定下更高的标准,方能留下广阔的进步空间。詹艾斌坚信这一点,亦是这样做的。他说,我上的并非只是文学课,而更是关于文学的理论课程。理论的一个维度原本就是对经验和规律的总结和概括,而另一个重要维度则是对关注对象未来发展的合理的想象与建构。作为文学院院长,他也非常关注师范生培养。他提出“德”(文德+师德,“德”是支撑)、“志”(文志+师志,“志”为引领)、“能”(文能+师能,“能”乃内核)、“美”(文美+师美,“美”显趣味)、“行”(文行+师行,“行”在实践)双向的“五位一体”拔尖人才培养标准,为文学院师范生的成长明确方向。

在文学院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上,詹艾斌提出做“生命与灵魂趋于卓越的‘六’度兼备的时代新人”,期望同学们“明度”(科学精神)与“温度”(人文态度)共在,并以之为前提性要求,进而诉求“高度”(价值取向)、“厚度”(专业素养)、“风度”(日常面貌)与“气度”(人格力量)的并存及其一体化。文学院2021级新生开学典礼上,他再次阐述人文基础学科拔尖学生的培养方向,以四“讲”(讲政治站位、讲辩证法与唯物史观、讲全面发展、讲文化自信与综合创新)、四“好”(好的世界感知、好的哲学气质、好的艺术趣味、好的生命形态)、六“度”兼备勉励本科新同学,期待他们担当时代重任。

在这样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文学院近年成果斐然。在专业建设方面,2018年,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入选江西省高校一流专业;2019年,汉语言文学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20年,顺利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认证专家进校考查环节;2021年,申报教育部人文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在学科建设方面,2016年起,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入选全国高校四星级学科;2017年,入选江西省一流学科。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2021年申报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这些成果的背后,都离不开詹艾斌对学院治理理念的探索、对学科专业教育理念的坚持。

在记者采访的一周前的一个晚上,2020级卓越语文教师培养计划实验班文学概论课程第二组成员在硕士生助教赖欢的指导下,开展本学期第一次中篇小说讨论。

从名达楼侧面楼梯口下来后,夜已深了,同学们却无一例外地望向依旧灯火通明的3313办公室。大片漆黑里遇见守望月亮的窗棂,肃然起敬总多于见怪不怪。

有同学在朋友圈写道:“我们讨论弋舟中篇小说《而黑夜已至》,却亲眼看见《谈小说:而黎明将近》。”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