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刘三姐”,广西的“非遗”你还知道哪些?

刘三姐歌谣、粤剧、广西八音……这些一度进入我们记忆中的作品,都来自于那个神秘而充满魅力的地方——广西。
小艺君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图书便是《广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
现在,我们便走入这片土地的历史,从几个有代表性的例子当中,仔细观摩那些具有广西民族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片
“1
桂剧
图片
桂剧《打棍出箱》剧照
作为广西最早形成的剧种,桂剧是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戏剧种类之一,又称“桂林戏”,属于皮黄系统。它发源于桂林,以小旦、小生、小丑组合表演的“三小戏”见长,融会了广西特有的风土人情和人文特点,是桂林人民生产生活、思想感情的具体体现,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对于桂剧的起源,不同的学者秉持不同的见解。有的说是由徽调传入;有的认为桂剧是由汉剧、湘剧、祁剧传入;还有部分则认为是由昆曲、戈阳腔等分段式传入,并结合桂林当地的俚曲小调、山歌民歌而形成自己的特色。
“2
彩调剧
图片
彩调剧《王三打鸟》剧照
彩调最初源于广西农村民族歌舞,后逐渐衍化为对子调,是广西地方传统戏剧,也是民间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是广西特有的民间戏曲,由北向南,流传甚广,名称不一,旧称为采茶、花鼓、哪嗬嗨、咿嗬嗨。1955年正式命名为彩调,属灯戏系统,扎根于乡村民众,结合当地民族民间俚曲小调,反映老百姓的生活、爱情和劳动现实。彩调表演形式为“三小戏”,手抄本和口传剧本是现今剧目流传的主要形式,文本记录为中文和音调,唱出来的语言为桂柳话,舞美方面歌舞并重。
“3
长鼓舞(黄泥鼓舞)
图片
长鼓舞
黄泥鼓舞是坳瑶文化的根,在瑶族舞蹈中独树一帜,多在悼念盘王时跳。黄泥鼓在瑶语里叫“泥王宫”,是广西金秀坳瑶的一种膜鸣乐器,因用黄泥浆涂在鼓皮上调音而得名。黄泥鼓舞是很有地域特色的瑶族长鼓舞,主要分布在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的六巷乡、罗香乡等坳瑶聚居地区。
“4
盘王节
图片
欢庆盘王节
农历十月十六是瑶家人纪念始祖盘王、还愿于盘王的群体性传统民俗活动,是集古歌、舞、乐为一体的告祭仪式。瑶族人民在当天举行仪式纪念始祖盘瓠和庆祝丰收。广西瑶族地区盘王节活动十分盛行,主要流传于贺州市下辖的八步区、平桂区、钟山县、昭平县、富川瑶族自治县等区域。
“5
壮族织锦技艺
图片
壮族织锦技艺
壮族织锦技艺是壮族社会在男耕女织时代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条件下产生的,是壮族劳动人民在长期劳动实践中凝结而成的文化符号,具有民族性和本土性。壮族织锦采取通经断纬的方法,用手工织机巧妙编织而成,是壮族人民手工技艺的代表性创造。壮族织锦尤以广西百色市的靖西为主要产地,而靖西壮锦又以旧州的壮锦为代表。
“6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图片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是侗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非凡的建筑工艺水平。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主要流布于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
图片
《广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
程文凤、黄琪莹 编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本书以广西地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分为民间文学、传统戏剧与曲艺、传统舞蹈与音乐、民俗、传统技艺、体育与医药等章节展开叙述,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通俗易懂的写法,向广大读者推介广西国家级非遗文化。本书材料丰富,内容涵盖面广,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呈现出广西风土人情的独特气韵,既可供从事民族学、人类学、艺术学、民俗学等学科研究的专家学者参考,更可供海内外广大关心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读者阅读。
图片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
上海故事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上海咬文嚼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