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记者”有双犀利“新闻眼”

记者要做全才,也要做专才。因为对历史文化尤其是对桂中区域历史文化比较感兴趣,我采写过大量的文史题材新闻报道。在同事们眼中,我是南国今报的“考古记者”。
凭借一双犀利“新闻眼”,我多次成为柳州重大考古事件的独家、首发报道人;本地不少重大考古成果,也源于我的调查发现和积极推动。
图片
“考古记者”也擅长体育报道。
2011年初,原属鹿寨县的雒容镇被整体划入柳州市鱼峰区。当时,它是柳州市辖各城区里最“年轻”的一个镇。而在我眼中,明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就成为洛容县治,“洛”改为“雒”之后又历经清代、民国,做了370多年老县城的雒容镇,大有“古仔”可挖。
当年11月,雒容镇一住户在网上发布古屋转让信息,我看到后主动联系文物部门,一起去了解情况。其间,我探访到多处清末民初由旧桂系军阀沈鸿英斥资兴建的青砖大宅,以及明代洛容县仅存的古城墙遗址。
事后,我以《雒容古镇发现一批古迹》为题,撰写了2000多字的新闻报道。
为了保护好雒容老街的这批历史文化遗产,我还向柳州市规划局报告了走访发现的相关情况,引起该局的高度重视。后来,有关部门着手编制雒容中山街历史街区保护规划,我又多次提供文献资料,并为规划编制出谋划策。
目前,雒容镇中山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改造工程,已由柳东新区建设局牵头实施。
另外,在我的发现并推动下,柳州市金沙角古石墙得以挖掘、保护;明代“柳州八贤”之一的佘勉学墓葬,以及佘家多名重要历史人物的墓葬得以确认,一批珍贵文物相继出土。秦桂林郡治“象州说”,经过我的报道,也迅速得到广泛重视。 今报记者王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