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怀绝技”的她们,是家乡的金字招牌!

近日,福建启动女性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围绕女大学生、“宝妈”灵活就业群体、“顶梁柱母亲”困难妇女群体及女企业家群体,用三年时间推出百场宣讲会、千场招聘会、万人赋能培训、百亿授信额度等“四大措施”,进一步促进该省女性高质量就业创业。
近年来,在各地女性就业创业浪潮中,她们或外出务工,或就近就业,或抱团创业,催生出诸多“身怀绝技”的妇女特色劳务团体。
土族绣娘、丹霞妹、潜江裁缝……这些来自各行各业的女性劳务金字招牌,你都听说过吗?
青海:土族绣娘
土族盘绣,在青海历史悠久,农闲时妇女总爱绣上几针。这看似平常的个人爱好,如今成为了当地的特色产业。在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色彩明亮、栩栩如生的土族盘绣作品,一年的销售额能达到千万元。目前,全县从事盘绣手工技艺的绣娘达到5000余名。
绣娘多了,能力建设也要跟得上。传统创作虽然“天然去雕饰”,但也存在着技艺粗糙、主题不明等短板。为此,互助县以“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方式,加大绣娘团队高端人才培训力度,使产品规范化、产业规模化、团队专业化。
山西:繁峙绣娘
繁峙刺绣,素以花色繁多、色彩艳丽、粗犷豪放为主要特点,极具地方特色。“繁峙晋绣”2019年被省政府列为具有山西特色的工艺美术产业集群之一。
近年来,繁峙县依托“晋绣坊”“公司+培训基地+家庭绣坊”模式,通过县职教中心的培训平台让广大妇女掌握刺绣技能,让“晋绣坊”提供原料、技术指导、分等计价、统一品牌、统一装裱、统一销售的方式,把刺绣作品推向市场。
浙江:大同阿姐
建德大同位于浙江西部,家政服务业一直是女性就业创业的重要渠道。今年3月7日,“大同阿姐”品牌正式发布,聚焦家政服务小切口,为大同镇女性再拓就业途径,提升就业质量,助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
大同镇打造了一套专业的标准评价体系,通过对社会犯罪记录、个人诚信记录查档,镇村组织摸排、邻里走访,以及健康体检评估、专业技能分级、客户跟踪回访等方式,对“大同阿姐”的道德诚信、身体健康、为人品行、专业技能、评价反馈五方面进行综合评分。同时,还设立了准入机制,设置个人申报、资格初审、部门联审等流程,对从业意愿者进行资格认证,合格者才予以授权。
云南:蜻蛉巧手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在西汉时称为蜻蛉县,长期以来,大姚县的彝绣以家庭作坊为主,但随着外出务工人员逐渐增多,加之受机器绣冲击,这门老手艺一度濒临失传。
近年来,大姚县先后投入各类项目扶持资金500余万元,创建巾帼彝绣巧手脱贫示范基地5个,引领近万名农村妇女承接订单、居家就业。目前,全县有“蜻蛉巧手”3000余人,年收入在2万元以上的骨干绣娘200余人,彝绣文化产业销售收入超1亿元。
吉林:吉林大姐
2022年,吉林省妇联把做强“吉林大姐”家政服务品牌作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引导带动更多妇女在家政服务领域实现创业就业。
成立公益性社会组织“吉林大姐”专业联盟,为巾帼家政企业搭建助力成长平台、合作交流平台。组建“吉林大姐”志愿服务团,面向社区家庭常态化开展知识讲座、家居保洁等公益志愿服务。采取“家政公司+培训基地”模式,为家政企业和从业人员搭建对接平台,开展家政服务专场招聘推介活动。
甘肃:丹霞妹
2019年,甘肃省张掖建成当地首家巾帼家政服务基地,引领带动113名妇女在张掖城区从事月嫂、育儿嫂、养老护工等家政服务。2022年1月,基地成功注册“丹霞妹”巾帼家政商标,并积极推荐申报全省劳务品牌,助推“丹霞妹”做大做强。
在市级巾帼示范基地的示范引领带动下,张掖各县区培树建立巾帼家政服务基地14家,引领带动1400多名妇女在家政领域就业,家政服务员平均月收入在2000元到6000元之间。同时,市县区妇联还支持培训资金20多万元,在各县区广泛开展面向广大妇女群众的公益普及性家政服务技能培训,年培训妇女近万人次。
湖北:潜江裁缝
“编织人间美裁缝天下衣”,“潜江裁缝”是潜江的一张靓丽名片。“潜江裁缝”具有“看体裁衣”和“一刀剪”的高超技能,创造了“一把尺子丈量南北、一把剪子奔波东西、一腔实诚裁缝天下衣”的佳话。
今年上半年,“潜江裁缝”荣获“湖北省第四批十大劳务品牌”,从业人员达10.2万人,支撑起全市300多家纺织服装企业用工所需,服装产业年产值达117亿元。潜江市依托“潜江裁缝”劳务品牌资源,出台了“一总部、一核心、三基地”的服装产业规划,目前,招商引资进行得如火如荼。
甘肃:凉州巧嫂子
手工编织业投资少、风险小、吸纳就业多,如何让更多农村留守妇女从中受益,增收脱贫,是近年来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妇联一直探索解决的问题。
2018年以来,当地先后举办“陇原巧手”培训班20余期,培训妇女1000余名,假发编织培训妇女300多人,纳鞋底培训妇女500余人。还通过注册“凉州巧嫂子”手工产品商标,通过品牌效应和社会效应,做大做活凉州妇女手工编织产业,把指尖技艺变成指尖经济,拓宽农村妇女创业增收新渠道,进一步激发妇女群众参与产业发展热情。
安徽:望江织女
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把纺织服装作为主导产业,多措并举实施“凤还巢”工程,培育出大批纺织服装产业工人,全力打响“望江织女”特色劳务品牌。
当地制定《望江县企业人才奖励实施办法》,在外出务工人员聚集区设立农民工服务站,开展“引凤还巢”工作;建设“望江织女人才库”,积极推行“2+N”和“智慧招聘平台”组合“线上+线下”的招聘模式。预计到“十四五”末,纺织服装规上企业可达300家,容纳近10万名纺织服装产业工人。
贵州:锦绣计划
2013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贵州妇女特色手工产业锦绣计划,以刺绣、蜡染和民族服装服饰为重点,促进贵州传统民族手工业发展。
该计划实施以来,带动50多万名妇女实现居家就业,覆盖全省88个县(市、区、特区),打造了台江、榕江、丹寨、册亨等10个“锦绣计划巧手致富示范县”,创新了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模式,为贫困妇女实现脱贫致富铺设了一条锦绣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