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丨《千里江山图》荣获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表彰决定,对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组织工作先进单位和优秀作品进行表彰。著名作家孙甘露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千里江山图》入选
图片
图片
《千里江山图》是当代著名作家孙甘露的最新长篇小说力作。小说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打捞出隐秘而伟大的历史事件,用文学的方式去想象和呈现它的过程。作者捏土为骨,化泥为肉,将散落于历史尘埃中的理想主义者,重新聚起他们的精神和血肉,于焦灼乱世中躬身入局。他们是父亲,是爱人,是兄弟,他们在漆黑的夜里开始一段深不可测的航程。孤寂的至暗时刻,一个人看到什么,愿意看到什么,他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作者简介
图片
孙甘露,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主席团委员、上海文联副主席、上海作协副主席、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创意写作研究院院长、上海国际文学周总策划。著有《信使之函》《访问梦境》《呼吸》等,作品有英、法、日等多种译文,被收入海内外多种文学选集。他的写作和文学活动是当代中国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品特点
01
《千里江山图》弘扬先锋遗脉,
形成新的美学叙事
《千里江山图》打破了我们惯常对于“主题写作”的想象。它第一次实现了在当代纯文学作品中将“千里江山”的宏阔背景和“万家灯火”的微观视角融入主题创作。
作者以一场秘密会议和一次围捕行动开篇,疏密相间,层层推进,讲述了一个个关于明与暗、生与死、使命与阴谋、忠诚与背叛的惊险故事。
作者将重大使命的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与重点人物的人生观、成长史、恩仇记共冶于一炉,使读者感觉像在完成一幅“千里江山图”的拼图,把一块块故事严丝合缝地嵌入,解开最终的谜团。
除此之外,小说还赋予每个人物合理真实的人性逻辑,洞察极端环境下每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创造出真实、多样、复杂的情感世界,其中有兄弟情、师生情、战友情和恋人之间的情感,人物真实鲜活。
作者调动了多年的文学积累和经验,在小说结构、人物塑形和语言速度等文学性方面进行了探索,创新了主题小说的叙事范式,整部小说节奏快,情节密度高,语言动感强,在危机迭爆的惊心动魄中飞速推进,形成了一种激情美学叙事的动态结构。
最后部分的一封信、一份档案材料和一份烈士名单,也构成了与整部作品浑然一体的重要篇章,其中闪耀的浪漫情怀和浓缩的历史印痕,既让读者感受到“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的精神洗礼,又能充分感受到作者致力于文本创新和艺术探索所带来的文学之美。
02
《千里江山图》植根于真实地理环境,
建构沉浸式阅读氛围
作者创作时参考了当时的城市地图、报纸新闻、档案、风俗志等真实材料,力求靠近历史真实,重现了三十年代上海、广州、南京的社会环境、风物和生活,重点还原了当时上海的建筑、街道、饮食、风俗和文化娱乐等日常生活,一条马路、一件大衣、一出戏、一部交响曲、一道菜抑或穿街走巷的脱身路线,建构出了令人身临其境的小说空间感,给读者创造了沉浸式阅读氛围。
作者经过广泛考证力争做到史料与文本完美融合。比如文中一处“船进吴淞口”的表述,作者精确查证当时的上海水文资料后方落笔。
比如作为背景描写卡尔登戏院上映的电影,作家也是通过查阅当时的《申报》广告得来再化用,甚至有一处关于“寒假毕业班”的描写都是参考了实际的一手资料。
诸如此类细节,遍及《千里江山图》行文每一处。
03
《千里江山图》不停留于文本,
以更多的融合姿态呈现而出
《千里江山图》以精深的创作理念、精密的小说结构、精炼的艺术语言、精彩的文学故事在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群体中引起广泛关注,由阅读延伸发酵的关于“忠诚、信仰、牺牲”的讨论迅速在微博、B站、豆瓣、小红书等成为热门话题,新时代文学精品凝聚青春力量效应明显。
《千里江山图》“红色剧本杀”成功上演,把“沉浸式”表演、与作家零距离对话等形式结合起来,让艺术浸润思想。
图片
《千里江山图》“红色剧本杀”活动
《千里江山图》在融合出版、影视改编、多媒体产品开发、版权“走出去”等领域也均呈现出火热态势和喜人景象,这是当代出版界和文学界围绕一流作家一流作品展开深度合作的积极成果,也将成为一流主题出版物和重大现实题材文学作品跨界破圈,形成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实现两个效益“双丰收”的出版IP标志性样本。
图片
上海文艺出版社与侧耳合作,由知名主播印海蓉朗读《千里江山图》中的选段,把文本变成声音,传达更细腻的情感。
图片
获得荣誉
1
第十六届“五个一工程”奖
2
月度“中国好书”
3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中宣部出版局好书推荐
4
“新华荐书”推荐图书
5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月度优秀畅销书
6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好书品读月度书榜
7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读周刊》热荐书单
8
月度“光明书榜”
9
《中华读书报》月度好书榜
10
第二十四期解放书单
11
“世纪好书”半年榜
12
“行读图书奖-文学TOP10”年度短名单
13
“刀锋图书奖”夏季榜
14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2年第二季度影响力书单
15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月度严选好书
16
《深圳特区报》第二季度中文长篇小说十佳
17
月度“亚洲好书榜”
18
“新浪好书”月度推荐
19
《出版商务周报》45本重磅主题图书
20
《出版商务周报》月度重磅新书推荐
21
“腾讯好书”月度十大文学好书
22
“阅文•探照灯好书榜”月度十大中外小说
23
“华文好书”月度好书榜
24
月度百道好书榜《文学报》月度好书榜
25
月度百道好书榜
26
《界面文化》一周荐书
27
世纪朵云·云上书榜
……
《千里江山图》是硬核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又是极具故事强度的长篇小说,同时其叙述格调还葆有新鲜的、充满活力的、动人的、让人着迷的先锋意味。
——阎晶明(评论家)
《千里江山图》对历史的重述和重塑,也是对我们当下现实与历史处境的再思和重构,包含着作家对历史、现实与文学关系,对何谓文学、文学何为等问题的再思考。
——吴义勤(评论家)
小说铺陈奇崛的故事情节,点染复杂的世态人情,使得作品既以真实而传奇的故事引人入胜,又以人物性情的细致刻画、人性隐秘的深入挖掘,揭示出理念与信仰的支撑作用与重要意义,在启人思忖的同时引人回味。
——白烨(评论家)
《千里江山图》不得不让人惊叹笔法精湛,针脚绵密,机锋内敛。虽然故事危机四伏,分明是十面埋伏的狰狞;他却写得如宋明工笔般的秀丽。20世纪的惨烈,像里尔克的豹子被关进笼子,我们翻动书页,却看到豹子踱着精巧的步子,在那个笼子里,谨慎丈量自己的命运。
——陈晓明(评论家)
作者在《千里江山图》中调动了多年的文学积累和经验,在小说结构、人物塑造和语言节奏等文学性方面进行了探索。整部小说于冷静练达中书写生死较量,在历史激流中彰显信仰之光,动静相宜。
——胡平(评论家)
这是一部红色历史题材的小说,一部青春热血喷涌的小说,一部心怀国家民族锦绣江山的小说,也是一部在艺术上大胆探索、迎难而上的小说。
——孟繁华(评论家)
孙甘露在《千里江山图》中改变了他所习惯的叙事姿态,但一如既往保持了小说叙述语言的艺术品质:俭省、精确、优雅。
——陈福民(评论家)
《千里江山图》是“红色”的,又是艺术的;是“主题性”的,又是个性的,带来了一种别开生面的“红色叙事”。
——潘凯雄(评论家)
革命激活了人民内心沉睡的火山而喷发出的岩浆。在孙甘露绘就的“千里江山图”里,融入了革命者的身姿和灵魂,融入了革命史的一路风雨。
——贺绍俊(评论家)
《千里江山图》里程碑般的革故鼎新,隐现了再造经典的轮廓。雄心万丈,给长篇小说文体生长了长诗与大剧的血脉、莎翁式的哲学气质。
——施战军(评论家)
作家在历史题材和实现自我价值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实实在在地完成了一次身份认同。在这种感同身受的认同中,展开文学想象的翅膀,令各种奇思妙想如落英缤纷附丽于情节结构、细节描写和性格刻画之上。
——王纪人(评论家)
小说的语言简洁清晰,但清晰不是透明;说这样的语言及物、指实,但及的什么物,指向哪种实,还需要分辨;话里有话,旁敲侧击,声东击西,正说,反说,闲说,都需要琢磨。谍战小说嘛,这样的语言,才对路。就是简单的文字,也有复义、歧义、真义,也有玩味的空间。
——张新颖(评论家)
孙甘露的思想艺术转换的跨度之大,足以令人咋舌。他长期酝酿的如此一种巨变,直如乾坤大挪移一般,绝对称得上精彩绝伦。
——王春林(评论家)
作品参考了大量革命文献史料,内容力求贴近历史真实,人物、事件、地点与历史背景相符合,体现了虚构作品的历史真实性,也是作者的创新。
——刘统(学者)
这一次,孙甘露立地成佛般扔下了所有过往装备,所有过往的情和爱,他的新男主用截然不同的速度行走江山,逆流而上。这是孙甘露履历里的新人,忧郁的先锋派小说诗人突然变成了动词的巨人。
——毛尖(作家)
孙甘露标志性的文风曾过于夺目,甚至遮掩了他作为小说家的高超功力。而这一次,作者不动声色,读起来惊心动魄。时代激流中的信仰与牺牲,暗战中的悬疑与谋略,极端环境下的忠诚与背叛以及爱与离别……在冷静练达的叙事中栩栩如生,让人沉浸其中又回味无穷。
——刘擎(学者)
在一个完全公开的环境之下完成一个非公开的绝密使命,这个悖论本身就赋予了小说非常巨大的叙事张力。
——祝勇(作家)
《千里江山图》里的悬疑如埋在土壤深处的植物块茎,随着时紧时舒的叙述,才被一点一点拉出地面,似断还连,牵连不绝,由此形成“缓释”的烧脑效果,給读者带来别样的阅读享受。
——胡一峰(评论家)
小说的叙事让人欲罢不能。在孙甘露笔下期待光明的隐蔽战线,也是黑暗纠葛的人性战场,它塑造英雄,也呈现脆弱。善与恶,罪与罚,贪婪与恐惧,爱与信仰,在小说中得以叠加和蔓延——这是一种信念的考验。
——李舫(评论家)
气势磅礴、结构精巧,几笔勾画出一个时代的肌骨、几个理想主义者的魂魄。
——马伯庸(作家)
手指慢慢划过每一句话,停在每一条街道名与方位词下面,脑子里拼命想象当时街道的方位与场景。我不太关心人物的命运,他们的归宿早已注定,还是沿着文字冲进我脑海中的城市,有着更大的想象空间。可我就这样把小说读成了互动游戏。
——杨早(评论家)
孙甘露一方面成功地调配了革命历史题材创作、谍战题材的类型文学以及先锋文学等不同的写作资源,另一方面也改变了自己此前的文学创作方式,用无数严谨的细节描写,营造出浓郁的生活质感。
——李松睿(评论家)
《千里江山图》是一本烛照现实、细节满满的革命现实主义佳作,可谓久违了的“红色新经典”。
——祝淳翔(评论家)
媒体关注
《千里江山图》一经出版即获得媒体、榜单的高度关注,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光明日报、学习强国、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文艺报、中华读书报、工人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出版商务周报、文学报、东方网、新民晚报、澎湃新闻、北京青年报等广泛发布。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