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非遗邂逅云南】普洱茶——让世界茶树原产地誉满天下

图片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在彩云之南,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云岭儿女智慧的结晶,是融入血脉的文化印记,更是中华文化的灿烂瑰宝。
即日起,春城晚报—开屏新闻特别推出“当非遗邂逅云南”系列报道,和大家一起聊聊云南与非遗的故事,向世界展示云南精彩。
普洱茶制作技艺
【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6月7日,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正式将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申报的“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和“普洱茶制作技艺(大益茶制作技艺)”批准并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片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资料图
“云茶”制茶技艺成功申遗!
2022年11月29日晚,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已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
视频来源: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今年,我国唯一申报项目是“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项目所在地范围涉及福建、北京、浙江、安徽、云南、湖南、四川、江苏、广东、江西、河南、湖北、贵州、广西、陕西15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来自云南的普洱茶制作技艺(贡茶制作技艺)、普洱茶制作技艺(大益茶制作技艺)、黑茶制作技艺(下关沱茶制作技艺)、红茶制作技艺(滇红茶制作技艺)、茶俗(白族三道茶)、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艺列其中。
图片
时隔14年
普洱茶制作技艺
从国家“非遗”成为世界“非遗”
小编带你探秘——
这项技艺的“前世今生”
走进它的传承故事
图片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资料图
■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
清皇宫专立有普洱茶“贡茶案册”,并作为皇家档案留存。普洱贡茶是在普洱府所在地——宁洱的贡茶厂通过“五选八弃”。“五选”:选日子,选择谷雨前的吉日;选时辰,选在晴天、日出之前采摘的茶最佳,与《茶经》上“日出神散”之说同出一辙;选茶山,选择种植最好的茶地,客观上鼓励茶农种好茶;还要选茶叶、选茶枝。“八弃”是对采茶女操作上的具体要求,即:弃无芽、弃叶大、弃叶小、弃芽廋、弃芽曲、弃色淡、弃虫食、弃色紫等严格的程序精制而成。之后送官府衙门,由知县、知府等官员“恭选”“用印”、千总把关、举行隆重仪式、上架马背、起运贡茶、送省入京。普洱贡茶除清朝皇帝、皇室成员享用外,还作为珍品赐予有功之文武大臣、馈赠外国帝王和使臣。
图片
道光三年普洱茶采摘执照(白佳 摄)  来源:普洱日报、宁洱县融媒体中心
“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随贡茶的产生而产生,随贡茶历史的发展逐渐成熟、成型,经过无数代人的实践,约定俗成为相对固定的程式。大体分为:祭祀茶神、原料采选、杀青揉晒、蒸压成型4个程序。普洱贡茶分散茶、紧压茶、茶膏三种:散茶,即上述工序中免去第4道工序的茶;紧压茶,即上述4道工序后的茶;茶膏,即将茶叶熬成汁,再将汁液用文火慢慢煎熬数天,成为糊状,然后装入纱布袋中,再经过几个月的自然风干而成。
图片
贡茶制作中“杀青”(谭建国 摄) 来源:普洱日报、宁洱县融媒体中心
图片
贡茶制作中“揉”(谭建国 摄) 来源:普洱日报、宁洱县融媒体中心
图片
贡茶制作中“蒸”(白马辛荣 摄) 来源:普洱日报、宁洱县融媒体中心
“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以严格的程序、严肃的规程、严谨的态度、标准的技术要求、精细的制作方法,成为茶叶制作技艺的典范。2011年,作为普洱茶·贡茶制作原料主要产地的宁洱县困鹿山贡技茶场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目前,“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专指流传于宁洱县世代传承的作坊式的手工工艺不含机械制茶工艺和1970年代发明的人工后发酵工艺。其传承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家庭作坊生产的以代相传;二是茶商雇佣人员生产得以师徒相传,代表性传承人有省级传承人李兴昌。
图片
■普洱茶制作技艺(大益茶制作技艺)
“大益茶制作技艺”的核心是研配和发酵。
图片
图片来源: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1973年,普洱茶人工渥堆发酵技术在勐海茶厂研制成功,开启了普洱茶熟茶制作的先河。1975年,被业界公认为评判普洱生茶和熟茶的标杆产品7542、7572相继问世。40多年来,大益通过不断提升原料品质、完善制茶技艺,每年推出这两款产品的新批次,广被市场追捧。
图片
图片来源: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众所周知,大益作为中国茶行业的领军者,多年来在普洱茶研配方面作出了诸多的贡献,如:首创研配理论,丰富产品结构;健全研配体系,传承经典配方。开发了多元化的产品系列:经典系列、臻品系列、皇茶系列、传世系列,有别具一格的“生肖茶”:瑞虎呈祥、龙腾盛世、拱金耙银、洞天福地………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天地一流”,以此满足消费者找到适合自己的普洱茶。
图片
图片来源: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大益酵池”自1973年开始发酵至今,已不间断发酵近50年,经过这么多年的历史沉淀,“大益酵池”累积了发酵的优势菌群,形成发酵的特有小环境。同时,这一环境与高矿物质含量的弱酸性水源的完美结合,构成了大益普洱茶发酵的微生态环境,奠定了“勐海味”的基础。
历经十年科研积累,大益于2016年3月成功创制“微生物制茶法”(第三代发酵技术),揭示了普洱茶渥堆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其消长规律,掌握了适宜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子如温度、湿度、溶氧等参数;实现了优势共性有益微生物的可培养。并推出以科技为支撑、健康为导向的“益原素”方剂产品益原素A方、B方、U方,以及风味茶晶益原素玫瑰风味茶晶、益原素桂圆红枣风味茶晶……
图片
图片来源: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微生物制茶法继承了传统渥堆高温、需氧、多轮次发酵的工艺本质的同时,接种“大益酵池”稳定的、特有的微生物菌群,使其生产的“益原素”系列茶品具有脂溶性强、分子量较小、易于吸收等特点,成为新一代消费者便捷饮茶、健康饮茶的新选择。
图片
图片来源: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茶为国饮、身心大益。”
今天的大益,致力于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的融合,已成为经典茶品与健康品质生活方式的代表。
一盏“云茶” 誉满天下
视频来源:云南网
作为世界茶树的原产地
云南分布众多的茶树资源
成就了全球首屈一指的“古茶树王国”
茶叶种植面积、产量全国第一
有机产品认证数居全国首位
出产的普洱茶近70%漂洋过海
图片
图片来源:云南网
云南的茶叶
与千里之外的知音相见恨晚
与不同肤色的朋友相谈甚欢
图片
2021年
云南全省茶园面积740万亩
茶叶产量49万吨
全产业链产值1071亿元
图片
图片来源:云南网
广阔的市场、充足的产量、完善的产业链
也让这片“绿叶子”
成为了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叶子”
南方有嘉木,云岭出好茶
这片小小的树叶
饱含着云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许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综合自云南网、普洱日报、宁洱县融媒体中心、勐海发布、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责任编辑 吕世成
责任校对 猫恩泊
主编 何晓宇
终审 编委 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