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狩猎的“蝴蝶效应”

图片
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这是关于蝴蝶效应的初始定义。
一个小小的改变到底能够带来多大的变化呢?
猎人在打猎满载而归的那个瞬间也没有想到,非法狩猎竟然造成了这么极大地后果......
图片
图片
“嘣!”一声枪响打破了树林的平静,也带走了一只朱颈斑鸠的生命……那一天,猎人从树林里带走了11件战利品,满载而归,虽然他打猎的区域是禁猎区,但他不以为然,这么大的森林,怎么会因为他这样一个小小的猎人而发生什么变化呢?然而,他不知道的是……
图片
“妈妈,我好饿啊!”山林深处的一只小狐狸对空手归来的狐狸妈妈说道。
“孩子,上个月有猎人把山里的雉鸡猎走了,你再忍忍。”
狐狸妈妈含着泪水舔了舔小狐狸的头,因为缺少食物,上个月她刚刚失去了一个孩子。
图片
“山下的庄稼被老鼠啃了,看来山上的老鼠成灾了。”住在山下的守林人感叹。
图片
“唉,兔子、雉鸡被人类猎走了,狐狸、猞猁等以兔子、雉鸡为食的种群骤减,老鼠没有天敌,泛滥成灾了,你说说,怎么办啊?”树林里消息最灵通的猫头鹰先生内心充满了感慨和担忧。
图片
“蛇蛇没办法,蛇蛇吃不了这么多老鼠,蛇蛇要冬眠了。”
图片
故事的最后,狩猎人因为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构成非法狩猎罪,得到了法律的惩处。
但林中老鼠失去了天敌,迅速地繁衍,破坏了林中的生态环境,这样严重的后果已无法挽回。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第六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义务。禁止违法猎捕野生动物、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法第二十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在相关自然保护区域、禁猎(渔)区、禁猎(渔)期猎捕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未取得狩猎证、未按照狩猎证规定猎捕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猎捕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或者有关保护区域管理机构按照职责分工没收猎获物、猎捕工具和违法所得,吊销狩猎证,并处猎获物价值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猎获物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违反本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规定,未取得持枪证持枪猎捕野生动物,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四十一条第二款 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
第十五条第一款 猎捕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持有狩猎证,并按照狩猎证规定的种类、数量、地点、期限、工具和方法进行猎捕。
第十八条 禁止使用军用武器、气枪、毒药、炸药、地枪、排铳、非人为直接操作并危害人畜安全的狩猎装置、夜间照明行猎、歼灭性围猎、火攻、烟熏以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或者其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其他狩猎工具和方法狩猎。
大自然有自己的生态链,人类一旦破环其中任何一环,都会引发连锁反应,最终反噬到自己。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保护我们自己。
供稿:平谷法院
文字:贺依蓉 赵雪潇
漫画:贺依蓉 赵雪潇
编辑:赵雪潇 姚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