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一天就要奉献一天”的英雄做到了!今天,痛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张富清

74载党龄
60多年深藏功名
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
他在祖国需要时
选择了闯枪林弹雨,保家卫国
成长为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
他在和平年代
又选择了最艰苦的地方
为民造福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老英雄张富清
于昨晚在武汉因病去世
享年97岁
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
母亲曾以为张富清已经牺牲
1948年
24岁的张富清
离开陕西汉中洋县的家
光荣入伍
成为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
359旅718团2营6连的一名战士
矮小瘦弱不被“瞧得起”的张富清
加入部队后发生蜕变
最终成长为敢打敢胜的“战斗英雄”
图片
张富清年轻时的照片。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1948年8月,壶梯山战斗打响
担任突击组长的张富清
“攻下敌人碉堡一个
打死敌人两个,缴机枪一挺
并巩固了阵地
使后边部队顺利前进”
他因此荣立师一等功
被授予师“战斗英雄”称号
图片
1948年11月
发生在陕西蒲城的这场拼杀
是配合淮海战役的一次重要战役
“天亮之前,不拿下碉堡
大部队总攻就会受阻
解放全中国就会受到影响”
入夜时分,上级指挥员的动员
让张富清下定了决心
张富清所在的连是突击连
他主动请缨
带领另外两名战士组成突击小组
背上炸药包和手榴弹
凌晨摸向敌军碉堡
落地还没站稳,敌人围上来了
在双方密集火力交锋中
张富清逼近敌人的碉堡
战斗持续到天亮
张富清坚守到了部队进城
永丰城被收复
直到这时
张富清才注意到自己受了伤
那一夜
张富清接连炸掉两座碉堡
缴获两挺机枪
另外两名突击队员下落不明
突击连“一夜换了八个连长”
图片
张富清入伍后,几乎天天打仗
一直没有给家里写信
因为没有收到过儿子的家书
远在陕西汉中的母亲
以为张富清已经牺牲
直到1948年底
一张西北野战军寄来的
特等功报功书送到了母亲手里
她才知道儿子不仅活着
还成了战功卓著的英雄
他说
“我入党时宣过誓
为党为人民我可以牺牲一切”
主动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曾身先士卒让妻子主动下岗
1955年初
面临退役转业的他
没有选择留在大城市
或者回到阔别多年的陕西老家
而怀着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憧憬
从武汉一路向西
来到地处偏远、人才匮乏的
湖北恩施来凤县
图片
张富清与老伴相依相伴几十年,一起过着简朴的生活
他曾说
活一天就要奉献一天
“任何人都想在条件好的地方工作
可是困难的地方
我不去哪个去,党员不去哪个去?
党员应该带头
应该在艰苦面前迎难而上啊
我从没有考虑个人怎么样
死我都不怕,我还怕苦?
苦我就更不怕了”
因国家开展精简退职工作
为了带头示范
他让妻子孙玉兰
从自己分管的三胡区供销社下岗
让大儿子张建国
到卯洞公社万亩林场当知青
刚开始进驻生产大队时
为了让群众接受自己
他住进最穷的社员家
白天与社员一起干重体力活儿
晚上开完会后,帮社员挑水扫地
进驻卯洞公社高洞管理区
群众反映出行难、吃水难后
他带着社员四处寻找水源
50多岁的年纪腰系长绳
下到天坑底部找水
他还带着社员修路
与社员一起在绝壁上抡大锤打炮眼
任三胡区副区长、区长期间
他推动水电站建设
让土苗山村进入“电力时代”
1985年
他从中国建设银行
来凤支行副行长岗位上离休
从转业到离休
每一个岗位
他都脚踏实地,竭尽所能
三十年时间
这位曾经的战场排头兵
一直默默地做着一颗螺丝钉
图片
张富清一直保持着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自己动手做“针线活”
无论多少岁的他
仍然坚持学习
他说
“人离休了
政治上思想上绝不能离休”
当被问及还有什么愿望时
老人的回答很平实
“党叫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我还要发扬过去对党信念的坚定
和意志的顽强
我还要保持发扬啊!”
“我还有一条右腿,还可以站起来”
31步
是张富清从床头到客厅的距离
25级台阶
是张富清从家里二楼到楼下的跨越
这是张富清截肢后最熟悉的路线
88岁那年
张富清因左膝盖脓肿
被截去左腿
那是妻子孙玉兰
见过丈夫最低落的时候
他自嘲地说
“战争年代腿都没掉
没想到和平时期掉了”
图片
伤口刚愈合
他便用一条独腿做支撑
沿着病床移动
后来慢慢扶着墙壁
一遍一遍地练习走路
每一趟下来
汗水把衣服浸透
有时走不好
还容易把自己弄伤
至今家里墙上
还有他受伤留下的血迹
就这样
张富清在近90岁的年纪
又一次站了起来
在子女们的印象中
父亲一直用行动默默地影响他们
图片
“和牺牲的战友相比
我有什么资格张扬呢?”
2018年12月3日
张富清的儿子张健全
来到来凤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询问退役军人信息采集的具体要求
回到家中
张健全问
“爸,国家成立退役军人事务部
需要如实上报个人信息
你什么时间参的军
有没有立过功、立的什么功
都要讲清楚”
沉吟片刻,张富清说
“你去里屋,把我的那个皮箱拿来”
这只古铜色的皮箱
张富清带在身边已有60多年
锁头早就坏了
一直用尼龙绳绑着
依着父亲的要求
张健全小心翼翼地开箱
把存在里面的一个布包送到了县人社局
打开一看,在场的人都震惊了
一本立功证书
记录着张富清
在解放战争时立下的战功
军一等功一次
师一等功、二等功各一次
团一等功一次
两次获“战斗英雄”称号
一份由彭德怀、甘泗淇、张德生
联名签署的报功书
讲述张富清
“因在陕西永丰城战斗中勇敢杀敌”
荣获特等功
一枚西北军政委员会颁发的奖章
镌刻着“人民功臣”四个大字……
图片
张富清获得的奖章、立功证书及报功书
“哪里知道他立过大功哦”
妻子孙玉兰只见到他满身的伤疤
儿子张健全说
“平时父亲从来不说这些”
原县科委主任田洪立说
“我和他一起共事多年
张富清都不讲他当兵的事”
60多年来
张富清刻意尘封功绩
连儿女也不知情
当被问到
“这么多年
立功的事为什么不让大家知道
连孩子都不告诉呢?”
张富清看向房间的角落
思绪飘到远方,眼睛湿润了
“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士
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一个排、一个连的战士
都倒下了
他们对党忠诚,为人民牺牲
和他们比,我有什么资格张扬呢”
张富清哽咽了
“那些牺牲的场景
至今仍深深留在我的印象里”
图片
追忆牺牲的战友,张富清神情凝重,难以抑制内心的伤痛
这是战友对战友的思念
更是英雄对英雄的缅怀
他把这份情寄托在那些军功章上
每到清明时节
张富清都要把箱子里面的布包取出
一个人打开、捧着,端详半天
家里人都不知道
他珍藏的宝贝是个啥
多年来,他只是小心翼翼地
把1954年
“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
颁发的一个搪瓷缸
摆在触手可及的地方
这只补了又补、不能再用的缸子上
一面是天安门、和平鸽
一面写着:
赠给英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保卫祖国、保卫和平
图片
陪伴了张富清几十年的搪瓷缸子
2019年9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
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
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张富清成为“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2020年
张富清在电视上看到
战士们齐声高唱的画面
画面中还出现了他当年所在老部队
——“永丰战斗英雄连”的旗帜
老英雄眼含热泪
他让老伴儿用手机
录下自己对年轻战友的寄语:
“亲爱的战友们,你们辛苦了
老战士张富清,向你们致敬”
说完,他举起右手
隔空向边防战士敬军礼
2021年11月5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
94岁的张富清
作为全国退役军人的杰出代表
图片
张富清激动地说
“感谢总书记
感谢党中央
我是党培养的
我要跟紧党走
做一名党的好战士”
图片
24岁,永丰战役
为了战争胜利冲锋在前
在战火洗礼中
成长为“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
29岁,身在遥远边陲喀什
祖国一声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召唤
他和战友二话不说
打起背包就出发
31岁,因为祖国的需要
带着家人从武汉出发
一路向西
来到偏远的来凤县工作
为贫困山区奉献半生
88岁,张富清左腿截肢
为了不给组织添麻烦
更为了让子女“安心为党和人民工作”
他装上假肢
顽强地站了起来
老英雄张富清
很多认识他的人
只知道他是
湖北来凤县一名离休干部
他平日里看起来
和别的老人没有什么不同
其实却是一名
战功卓著的战斗英雄
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
如今
他却永远地离开了
但他的付出与牺牲
人民永远记得,祖国永远记得!
含泪送别!
老英雄,你慢慢走!
图片
编  辑丨廖文靖
校  对丨赵 宇
校  审丨孟诗琪
值班编委丨钟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