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法眼看天下》特别策划:治罪与治理并重 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

来源 | 虹口检察
近日,上海市人民检察院联手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法眼看天下》栏目,合作推出上海检察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媒体系列访谈节目,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完善公益诉讼制度”等重大部署,邀请上海检察机关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和检察官走进直播室,畅谈依法能动履职,以检察机关丰富的法治实践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检察力量的做法和成效。
第三期
治罪与治理并重
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
12月21日,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三级高级检察官赵丹、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黄春笑走进《法眼看天下》特别节目《检察官在线》栏目,围绕“治罪与治理并重 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话题与听众通过电波交流。
图片
检察机关如何积极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如何守护人民群众头顶上和脚底下的安全?如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如何回应社会关切,开展溯源治理?一起来回顾本期精彩内容。
第二检察部的业务范畴或具体职能是什么?
第二检察部又叫重大犯罪检察部,是负责办理危害国家安全、危害公共安全犯罪以及故意杀人、抢劫、毒品等重大刑事案件的职能部门。重大犯罪检察部门的核心职能是守护好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与人民生命健康安全。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作了专章论述,对国家安全和社会治理作了统筹谋划,检察机关是如何贯彻执行的?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社会稳定都与重罪检察部门的工作息息相关。检察机关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到检察履职中,在严厉打击重大刑事犯罪的同时要将治罪与治理并重的理念更好地融合到办案之中,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先预防转型,服务更高水平的平安上海建设,为上海人民城市的建设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要将维护国家安全贯穿于检察履职中,可以谈谈今年前11个月检察机关的履职情况吗? 
今年全市重大犯罪检察部门在战疫的同时,坚持检察履职,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和群众安全感的案件依法从严从快逮捕起诉。同时高度重视治罪与治理的结合,对办案中发现的危害公共安全的隐患加强溯源治理,积极贯彻落实最高检四号、七号、八号检察建议,一共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70份,保护人民群众头顶上、脚底下安全、维护寄递安全、促进生产安全。
道路安全问题治理一直是老百姓的操心事,检察机关是如何保障人民群众出行安全的?
虹口区检察院在办理一起驾车撞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犯罪案件的时候,发现驾驶人李某某是一名癫痫病患者。法律明确规定,患有癫痫病、器质性心脏病等八种疾病是不得申领驾驶证的,但癫痫病人开车上路造成重大伤亡的新闻仍然屡见不鲜,其中肯定存在监管漏洞。通过走访调研,得出症结主要集中在三个“难”,即对新申领人体检发现难、对持证人注销审核难、妨碍驾驶疾病认定难。于是,虹口区检察院向卫健委制发了检察建议,并牵头组建工作专班,明确职能分工,通过告知提示+强制抄录“双保险”、大数据赋能+分层注销“多步走”、细化疾病目录+设置复领标准“全覆盖”等一系列举措解决病驾治理的三大难题。目前,卫健委已采纳了全部建议,并下发通知,要求辖区内各体检医院加强宣传引导,严格审核把关,共计排查出200多名患有癫痫病的驾驶证持有人,已有46人正在办理注销手续。
“病驾”人群确实是马路隐患。对于道路安全的另一大问题超限,检察官又是如何作为的呢?
上海作为超大型城市,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也伴随着桥梁、建筑等大型物件的运输过程中的超限超载行为,这些行为不仅对道路本身具有极强的破坏力,而且稍有不慎,就容易发生车辆倾覆导致人员伤亡的危险。
宝山区检察院今年办理了一起超限超载重大责任事故案件,被告人系某运输公司法人,明知运输的车货总体外廓超限,仍采用虚报的方式,申领《超限运输车辆通行证》。车辆进入高速公路后,货物超高撞击道路上方绕城高速立交桥匝道,造成该匝道损坏。相关部门为修复受损路段,共支付费用人民币490万元。被告人因犯重大责任事故罪被追究刑事责任。宝山区检察院以此案为抓手,深入调查治理超限超载运输顽疾,发现存在车辆经过收费站时无法自动检测车辆信息,工作人员对超载车辆也无扣押、劝返等,向负责道路交通设施安全的公司制发检察建议书,提出了建议增加科学检测仪器,自动精准识别超限超载车辆,同时将入口称重信息与出口计重信息联动,纳入治超联网管理系统,及时将超限超载信息传送给行政执法单位,并建议收费站设立超限超载运输管理点,赋予收费站劝返、责令超限车辆卸载的职责。这些建议获得了采纳,企业在监测、培训、处置等方面制定了针对性的整改措施,成效明显。
除了道路安全,寄递安全也一直触碰着人民群众的敏感神经,检察机关如何筑牢寄递安全“防火墙”?
2021年10月,最高检向国家邮政局制发了“七号检察建议”,旨在打击利用寄递渠道实施违法犯罪的行为,堵塞管理漏洞。上海检察机关也一直积极主动地贯彻执行“七号检察建议”。以虹口区检察院为例,其在办理多个看似毫无关联的毒品案件中,通过物流信息的查询比对,迅速挖掘并斩断了一条精心打造的覆盖全国的毒品供应链。同时,对于案件中折射出的寄递行业问题,虹口区检察院积极与邮政部门、寄递企业和航空公司等多方进行座谈研商,从多个维度进行溯源治理,确保“七号检察建议”在辖区内落实落细。
上海是全国快递业务量和快递企业总部最多的城市,一年多来,上海检察机关从“治罪”和“治理”两方面着手,协同邮政管理等部门共同落实“七号检察建议”。一是严厉打击通过寄递渠道违法犯罪行为,闵行区检察院针对电子商务平台跑腿小哥代配精神药物后高价贩卖给吸毒人员的行为,加强证据收集和研判,精准打击集中公诉12件13人,均被法院以贩卖毒品罪判决,该案件被最高检评为2022年检察机关发挥协作配合机制作用提升案件办理质效的典型案例。二是通过检察建议方式向存在安全隐患的快递企业制发检察建议,促进整改。如松江区检察院在办案中发现某快递收发点利用工作便利为他人寄递管制枪械的拆零配件,通过公开听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同商议,向监管部门和快递企业制发了检察建议。闵行区检察院针对个人电商平台存在的监管漏洞,向C2C企业制发检察建议,提出拦截敏感词、运用大数据和监控技术手段核实从业人员身份信息等7项措施,并在寄递行业公开宣告,向8家快递企业发出警示,相关经验做法《推动寄递新业态问题综合治理》入选最高检落实“七号检察建议”典型工作事例。
近年来,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总体明显向好,但造成群死群伤的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仍有发生,如何织密安全生产“防护网”?
今年3月,最高检向应急管理部制发了安全生产溯源治理方面的检察建议——“八号检察建议”,从多个维度对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解决建议。虹口区检察院在深入学习了“八号检察建议”后,第一时间制作微视频进行解读,受到了众多企业和相关监管部门的欢迎。此外,还制发了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对企业进行合规考察。同时,召开新闻发布会,走访应急管理局等监管部门,共同推动“八号检察建议”落地落实。
上海是危险化学品运输和储存的聚集地,非法运输、储存的问题也相对突出,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请分享一些与危险作业有关的案例。
上海铁路检察院近一年受理了多起涉港口危险作业类案件,在本市危险作业类案件中占比近70%。一些港口堆场的负责人,明知该堆场不具备储存危险化学品的资质,仍允许将装有危化品货物的集装箱在上述堆场暂落储存。随后,上海铁路检察院落实最高检“八号检察建议”,向有共性问题的涉案小微企业制发7份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督促落实整改,并对部分企业开展合规考察,制发企业合规检察建议,服务“六稳六保”,助推企业健康发展。
2022年7月,徐汇区一家电子企业违规混放大量易燃易爆危化物并发生事故。经查,该起事故系由涉案公司长期不依法报备、违规储存的硝化棉发生自燃所致。该案暴露出非危化品从业企业擅自使用危化品原料的监管盲区。徐汇区检察院聚焦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邀请外脑评估调研,以专业可行的检察建议督促企业完成合规整改,助力芯片企业“芯芯”向荣。
检察机关的触角已经延伸到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相信“脚底下的安全”也离不开检察官的默默付出,我们聊聊这个话题。
2020年3月,两高一部共同出台《关于办理涉窨井盖相关刑事案件的指导意见》,并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发“四号检察建议”,聚焦窨井盖问题治理,今年又下发了再推进再落实的要求。重大犯罪检察部门深入学习并落实 “四号检察建议”,与应急管理、住建、城管执法、公安机关等单位会签《关于加强协作配合共同推进城市公共安全问题治理的意见》,积极开展专项检查。两年多来共发现社会治理问题47件,制发检察建议23件,并逐一推动问题解决,这项工作获评2021年度上海市“创新社会治理深化平安建设”十佳示范案例,被评定为上海市“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
检察官提醒
群众身边无小事。从寄递安全到企业生产安全,从头顶上的安全到脚底下的安全,正是这一桩桩“小事”,构成了国家、集体“大事”的“小细胞”。作为检察人员,我们将能动履职,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守护好小“细胞”的健康,让大“肌体”充满生机与活力,助推上海社会治理的法治化、现代化,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网友评论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