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宁,履新!

图片
日前,深圳医学科学院(筹)揭牌,颜宁获发聘书,正式出任院长一职。
作为知名度极高的青年女科学家,颜宁的一举一动,都被暴露在镁光灯下。
不管是离开清华赴普林斯顿大学任教,还是从普林斯顿归国,毅然加入深圳医学科学院(筹),她的每一个决定都会被放大解读。
图片
图| 颜宁对自己的定位,始终是一个纯粹的科学家。
“学术女神”的背后‍‍‍
30岁不到,成为清华“最年轻的博导”;37岁,率领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团队,用6个月的时间攻克下膜蛋白研究领域50年不解的科学难题;2017年,接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邀请,受聘该校分子生物学系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的职位;当选美国双院院士……
回看被赞为“学术女神”的颜宁的科研之路,不能不说是一帆风顺。但实际上,她也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沮丧时刻。
图片
图| 颜宁
1996年,来自山东章丘的颜宁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系。
从小就习惯了年级第一的她,一进清华,就被“同学都是各地的高考状元”给震住了。
大学的第一个学期,颜宁总是做同一个梦——考试不及格被劝退。
初到普林斯顿大学读博的颜宁,进了施一公教授的实验室。
比她早几个月进实验室的另一个中国学生已经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细胞》上发了一篇论文,而颜宁,“我是做什么,什么做不出来。”
顶着巨大的压力,颜宁一下瘦了30斤。
图片
图| 颜宁‍‍‍‍‍
颜宁直言,“以为自己是棵葱,才发现原来只是个小葱花。”
但葱也分很多种,在颜宁的故乡,山东省济南章丘,这里盛产大葱,高可过人,能生长到两米多。
天性好强的颜宁不服输,面前有100条路,一条一条的都试过之后,她终于找到了自己的那条路。
2000年,颜宁以“清华大学优良毕业生”的称号顺利拿下学士学位。
2004年,颜宁通过普林斯顿大学博士论文答辩,并于2005年获得由《科学》杂志评选的“青年科学家奖(北美地区)”。
图片
图| 颜宁
颜宁不相信运气,只相信实力。
科研要耐得住寂寞、要勤奋、能顶住压力,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在训练积累到一定程度,长期经验积累和严密分析形成的“科学直觉”,让科学探索的过程是如此的水到渠成。
归去来兮,不忘初心‍‍‍‍
2007年10月,受清华生物系老系主任、医学院常务副院长赵南明教授的邀请,颜宁回到清华大学,受聘为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并设立了自己的实验室。
当时的她,30岁,是全国最年轻的女性正教授之一。
白手起家,从零开始,从装实验台、订购仪器试剂、手把手教学生做实验,到最终实验室独立运转,颜宁花了将近大半年的时间。
自2007年回到清华大学独立领导实验室以来,颜宁发表学术论文40篇。其中,13篇发表在Nature、Science、Cell等顶级期刊上的论文,她是通讯作者,且成果两次入选《科学》评选的年度十大进展。
2016年,颜宁被《自然》评为十位“中国科学之星”之一。
图片
图| 颜宁,在指导学生做实验。
2017年4月,颜宁做出了让许多人大跌眼镜的决定——离开待了10年的清华大学,成为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首位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雪莉·蒂尔曼是世界著名分子生物学家、普林斯顿大学建校200多年来的首位女校长,这样的头衔在美国教授序列里被认为是独一无二的。
颜宁出走普林斯顿的消息迅速在国内引起轰动,「负气出走」、「人才流失还是人才流动」等等众说纷纭,科学家的一次个人职业选择甚至被放大为中美科研发展水平的对比。
为何离开?
颜宁用“居安思危”解释:“我生怕自己在一个环境里待久了,可能故步自封而不自知。换一种环境,是为了给自己一些新的压力,刺激自己获得灵感,希望能够在科学上取得新的突破。”
颜宁坚定的认为,生命如此短暂,要努力去扩展生命的宽度,多去经历和体验。
科学家颜宁
对于国内公众来说,颜宁的名气早已从科学家群体中“破圈”,而被舆论所熟知。
无论外界如何流言蜚蜚,颜宁对自己的定位始终是一名科学家。
科学研究,只有第一没有第二,颜宁始终有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她每天差不多能有 14 个小时 “宅” 在实验室里;如果在攻坚阶段,她甚至可以工作到凌晨五六点。
在别人看起来繁琐、沉重的科研工作,于颜宁而已更像是一种快乐的游戏。
对很多人来说略显枯燥无聊的做实验、写论文,颜宁却觉得科研像“打游戏上瘾”一样让她着迷。
图片
图| 颜宁
从普林斯顿回到清华组建实验室不久,同事刘国松教授曾对颜宁说过做科学家的三个境界:第一重是职业,第二重是兴趣,第三重是永生。
颜宁被“震”住了,“从事基础科研的科学家何尝不是有这么点虚荣心呢?神龟虽寿,犹有竟时;你的发现留在历史上,作为你的一个标志一直传下去,确实是某种意义上的永生。”
一旦进入实验室,自己就有可能成为人类知识的创造者、科学史的缔造者。有了这种认知,颜宁的追求目标也逐渐演化为:发现某些自然奥秘,在科学史上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迹。
做探索性研究的感觉,就像在黑夜中摸索,科学家的面前是一片迷雾旷野。
宇宙大无边际,任何方向都有可能通向不可知知的迷途和死路;宇宙大无边际,也意味着任何一个研究方向都有无数可能等待你去探索。
朝闻道,夕死可矣。
这是颜宁的野心:“把人类的边缘稍微扩一点点……科学也是一样的,做的问题不论多小,它是something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