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稿|2022年,中亚毒品治理日趋艰难

图片
者按
近年来,阿富汗毒品问题一直备受国际社会关注。原产阿富汗巨量毒品通过所谓“北方路线”流入邻国和其他国家,给这些国家和地区造成了实质性危害和各种社会问题。为了帮助大家了解目前中亚地区毒品形势,我们特邀在此领域颇有研究的李昕玮老师撰写了《2022年,中亚毒品治理日趋艰难》一文,现予发表。
图片
作者简介
图片
李昕玮
丝路新观察智库成员
陕西师范大学阿富汗研究中心讲师,博士
中亚地区是阿富汗毒品外流的主要通道之一,经中亚国家将阿富汗毒品贩运至俄罗斯和欧洲的路线被称之为“北方路线”。中亚国家不仅是阿富汗毒品外流的通道,同时也是毒品的消费市场之一,毒品滥用和犯罪问题给中亚国家的安全、稳定与发展造成了威胁。在中亚国家独立之初由于普遍存在的贫困、政局动荡、社会发展水平面临严重困难等情况,导致毒品滥用和贩运问题成为了严重问题,而疏于防范的阿富汗-中亚边境也给了贩毒集团极好的贩运条件。
近年来,随着中亚国家的发展纷纷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就,各国政府都加大了对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边境安全、毒品查缉等工作都得到了极大提高,同独立初期相比毒品问题的治理取得了进步。但随着国际毒品犯罪形势的复杂化,中亚国家毒情近年来也出现了复杂化的趋势,给禁毒工作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困难。
根据中亚国家公布的数据,近年来各国禁毒部门查获的毒品犯罪情况有明显特点。从缴毒量来看,缴毒量是衡量一个地区毒品犯罪形势的重要数据之一,一般而言,一个地区的缴毒量较大,一方面可以说明该地区的禁毒部门对禁毒工作的重视以及对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另一方面则也能说明该地区毒品犯罪形势的严峻程度。
近年来中亚国家的缴毒量居高不下,数量惊人。如2022年7月,塔吉克斯坦内务部发布信息显示,仅2022年上半年塔吉克斯坦便缴获了约1吨毒品。其中,有54.011公斤海洛因,402.652公斤鸦片和531.718公斤大麻。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缴毒量也并不低。并且,中亚各国缴获的毒品种类也在增加,过去中亚国家流行的毒品品种主要是阿片类毒品和大麻,但现在合成毒品及新精神活性物质在中亚国家日趋流行,尤其是哈萨克斯坦。
2022年6-10月,在哈开展的“卡拉卡拉-2022”禁毒专项行动中,哈禁毒部门便查获了113公斤的合成毒品。至于新精神活性物质则在中亚国家扩散很快,2013-2014年中亚国家仅仅报告了1例涉及新精神活性物质的犯罪,到了2016年便增加到了48起,并涉及了几乎所有中亚国家。
可以说,无论是从缴毒量和查获的毒品种类来看,中亚地区的毒情日趋复杂已经是现实,并且还出现了“外部输入”和“本土制造”双重叠加的情况。一方面阿富汗毒品形势恶化给中亚国家禁毒部门的压力不断增大;另一方面在部分中亚国家出现的合成毒品和新精神活性物质非法制造和贩售问题也提高了禁毒打击的难度,中亚国家已经不是单纯的毒品过境通道,若形势继续恶化,中亚国家也有可能成为了跨国毒品犯罪组织的市场和生产地之一。
一、阿富汗毒品外溢压力巨大
当前,中亚地区受自阿富汗非法贩运的毒品威胁非常大,根据UNODC的最新数据,现今阿富汗毒品种植面积增加了近三分之一,总面积达到了23.3万公顷,比塔利班上台前增加了5.6万公顷,预计可生产350-380吨纯度为50-70%的海洛因。
如此大量的毒品必然要外流,中亚地区是阿富汗毒品外流的主要方向之一,同时中亚地区毒品犯罪组织的贩毒活动并未因阿富汗局势变化而停止,仍然十分活跃。如2022年10月27日,仅乌兹别克斯坦苏尔汉河州执法部门便破获了一个跨国毒品贩运组织,查获了11.44公斤毒品,共逮捕了11名贩毒组织成员,该贩毒组织的活动方向就是“阿富汗-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图片
资料图源网络
中亚国家中受阿富汗毒品影响最大的是塔吉克斯坦,塔吉克斯坦总检察长优素福 ·拉赫蒙在10月18日举行的“国际与区域边境合作安全”国际研讨会上表示,2020年塔吉克斯坦查获了约2.5吨来自阿富汗的毒品,2021年则查获了约4吨,逃过了查缉流入中亚地区的毒品则远高于此数量。
国外学者在对阿富汗毒品与中亚恐怖主义暴力关联性的研究中曾提出,中亚国家中海洛因缴获量最大的是塔吉克斯坦的南部地区,而该国正是阿富汗阿片类毒品的主要过境通道。可见,中亚地区在阿富汗毒品外流通道中具有重要位置,并且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对中亚地区经济的影响并未削弱中亚地区毒品犯罪组织的活跃程度,对中亚各国毒品犯罪防控工作造成更大压力。
二、合成毒品与新精神活性物质成为中亚毒品“新贵”
合成毒品,主要指的是苯丙胺类物质等由化学合成的精神物质。此类毒品能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 , 产生较强的兴奋或者致幻作用,有些合成毒品还具有中枢抑制作用。
现在市场上最为流行的合成毒品主要是苯丙胺类物质,包括“冰毒”等类型。合成毒品的特点是成瘾性强,带有较强的致幻等副作用,同时其生产不需要依赖毒品原植物,因此能从根本上改变流行地区的毒品生产和贩运模式。
新精神活性物质则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类成瘾物质, 最早是由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于 2013 年发布的  《世界毒品报告》中提出此概念。
在这份报告中,联合国将其界定为“没有被联合国国际公约管制的,但无论以纯净物还是制剂的形式被滥用都将给公共健康造成危害的物质”。
新精神活性物质则指的是化学合成,对人体神经系统,尤其是中枢神经起到直接刺激作用的物质。新精神活性物质同传统毒品相比,其兴奋、致幻、麻醉等效果更强,并且极易在实验室中制造并改变其化学结构和性状,又被称为“策划药”或“实验室毒品” 。
图片
资料图:2021年,乌兹别克斯坦国安局开展专项行动,捣毁一个互联网销售合成毒品的犯罪集团,该团伙成员年龄在21- 29岁之间。
中亚地区传统的毒品消费种类是鸦片类毒品和大麻 , 尤其海洛因是中亚毒品消费市场上的主流。但是近年来 , 合成毒品与新精神活性物质日益在中亚地区流行开来 , 这一趋势同合成毒品及新精神活性物质在全球流行的总趋势完全一致 。合成毒品与新精神活性物质的制造、贩运和滥用给中亚国家禁毒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
中亚地区的合成毒品市场具有一定特点。首先,中亚地区同一些合成毒品的主要消费市场和流行地相接壤,比如俄罗斯、西南亚地区等。其中,俄罗斯是合成毒品的主要市场之一,同时近年来俄罗斯的新精神活性物质缴获量,也在不断增加。另外应当注意的是,近年来阿富汗、伊朗 、巴基斯坦等西南亚国家的苯丙胺类合成毒品消费形势日趋严峻因此 , 中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贩毒集团经常将其作为贩运通道和消费市场。并且俄罗斯、伊朗等国家的亚文化对中亚地区影响较大,在其影响下,吸食合成毒品以及新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等亚文化现象在中亚地区流行开来。
2022年,中亚国家毒品犯罪形势出现的明显趋势是合成毒品和新精神活性物质犯罪呈现上升趋势,同日趋严重的阿富汗毒品威胁相叠加,极大地提高了中亚国家面临的毒品威胁。
在中亚国家当中,哈萨克斯坦是中亚地区合成毒品与新精神活性物质犯罪较为严重的国家。2022年2月,哈内务部门公布数据显示,2021年该国共查获1400多起合成毒品犯罪案件,查获127公斤合成毒品,捣毁了17个合成毒品加工点。2022年,第一季度哈内务部门便查获了42公斤合成毒品。
合成毒品已经呈现在中亚国家蔓延的趋势,2022年7-10月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开展了36次联合缉毒行动,共捣毁了4个合成毒品及新精神活性物质的地下生产厂,查获了60公斤合成毒品、861粒摇头丸及3吨多精神药物前体。
2022年,中亚国家禁毒部门查获的案件表明,中亚国家已经从合成毒品和新精神活性物质的贩运过境通道、消费市场向制造国转变。
图片
资料图:乌兹别克斯坦执法机构集中销毁在禁毒活动中缉获的毒品。
近年来,在中亚国家破获的合成毒品及新精神活性物质相关案件中,非法制造和贩运本土制造的合成毒品及新精神活性物质的案例日趋普遍,尤其是哈萨克斯坦。
2022年4月1日,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内务局发布信息,在该市破获一起非法合成毒品制造案件,查获了价值1.5亿坚戈的制毒原料。这起重大合成毒品制造案件的主犯仅有23岁,从2021年10月起在阿拉木图租赁了一所私人住宅,同其5名同犯共同从事毒品生产,通过互联网接受订单,每周生产2-3公斤合成毒品。
从这个案例中就能看出,现今中亚国家的合成毒品及新精神活性物质相关犯罪呈现出犯罪人员年轻化、涉毒数量和涉毒金额巨大化、销售渠道网络化的特点。
在近年抓获的涉及合成毒品及新精神活性物质相关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多集中在18-35岁年龄区间,青年群体是骨干。同时,合成毒品及新精神活性物质的滥用群体年龄也普遍偏小,学生群体中滥用现象在蔓延。犯罪分子和滥用群体都在年轻化甚至低龄化,使他们极易使用互联网、智能手机、移动支付等手段来进行毒品犯罪。
中亚国家禁毒部门在查缉涉及到合成毒品及新精神活性物质犯罪时,多次发现贩毒分子通过建立购物网站、在网购平台上进行虚假商品销售、在社交媒体群组中用暗语进行交易、通过虚拟货币支付货款等方式来逃避打击。同时这也是青少年群体熟悉的生活方式和常用的网络行为,也使毒品犯罪和滥用与中亚国家青少年群体深入嵌合,提高了毒品在中亚国家青少年中扩散的风险。
应当说,中亚国家对毒品犯罪还是采取了严格的打击态度,禁毒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绩,破获了多个跨国毒品犯罪组织和多起毒品犯罪案件,每年都缴获了大量毒品,为维护中亚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稳定付出了努力,做出了贡献。
但是,现今中亚的禁毒形势面临着内外交困的格局,阿富汗毒品外溢与中亚本土的毒品犯罪“双重叠加”,无疑加大了中亚国家禁毒工作的难度,提高了中亚国家安全面临的风险。
中亚地区的毒品治理不仅需要各国自身提高禁毒工作能力,更需要中亚国家与中国、俄罗斯等相关国家进一步加深在上海合作组织、联合国等区域和国际组织框架下的禁毒合作,共同努力以应对中亚地区面临的毒品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