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康”后是否还需要佩戴口罩?北京疾控专家:仍需佩戴

为帮助市民解答抗疫过程中遇到的困惑,近期,北京青年报在腾讯新闻发起“抗疫有问题 我们帮您问”栏目。有网友提问,越来越多的感染者已经康复,那么这些“阳康”人员是否还需要佩戴口罩呢?北京市疾控中心传染病地方病控制所所长张代涛表示,“阳康”后的人员还是要佩戴好口罩,一是避免重叠感染包括流感等其他的一些细菌和病毒来加重吸吸道的症状;二是可以保护周边的包括老年人、患有慢性基础病等在内的脆弱人群,减少其被感染的风险。“按照第九版诊疗方案,‘阳康’的标准首先是症状要好转,体温正常三天以上,呼吸道的症状已经消失或者是明显缓解了;如果是有肺炎的,在CT上看肺部的病变也开始吸收有好转。另外是两次核酸检测阴性或者是说核酸的CT值大于等于35,这样就符合转阴条件了。对于‘阳康’人员仍要做好佩戴口罩等的个人防护,原因在于人体感染新冠病毒之后,其呼吸道黏膜在机体的免疫系统通过细胞免疫和炎症反应来清除病毒的过程中会充血、血肿甚至有出血点的这样一些损伤,这样对于新冠之外的比如流感等其他的一些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的抵抗力就非常脆弱。所以,这个时候我们更需要通过佩戴口罩来保护呼吸道,避免重叠感染其他的一些细菌和病毒来加重吸吸道的症状。”
同时,张代涛说,现在大部分人判断“阳康”的标准是通过抗原阴性和自我认为症状减轻来判断,但实际上抗原的检测的灵敏度是要低于核酸检测的,可能会导致一部分自认为“阳康”人员并没有达到CT值阴性标准,还有一部分少量的病毒残存,“因此佩戴口罩还可以保护周边的包括老年人、患有慢性基础病的脆弱人群,减少其被感染的风险。”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解丽
编辑/彭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