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古蔺:留着“彝韵”文化的根

泸州市古蔺县石屏镇中心幼儿园坐落于美丽彝乡,2017年迁入新校舍,学校占地面积3900平方米,现有教职工32人,教学班级7个,在园幼儿257名。
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大投入,创新管理举措,全力打造“彝韵”文化,创建“彝韵”师资,培育“彝韵”童萌,先后创建为县级、市级示范园,2022年接受省级示范性幼儿园评估验收,同年被古蔺县人民政府命名为古蔺县示范创建特色学校。
图片
彝韵文化,浸润童心
建园以来,学校秉承“屏育童萌,彝韵童享”的办园理念,以“建高品质幼儿园,用快乐的方式让孩子茁壮成长”为办园目标,结合地方彝族民俗,全力打造彝韵文化,积极倡导“民族团结一家亲”。学校以“萌·享”文化统领园所课程,形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彝族文化,有效助推了彝汉文化融合可持续发展。
图片
同时,学校着力打造“彝族文化和民间游戏传承”办园特色,通过早操、环境创设、游戏活动等方式,营造富有彝族人文气息的育人环境。将彝族风俗、服装、饮食等特色融入园本、班本、特色课程,为幼儿提供形式多样、趣味性强、育儿效果好的教育教学活动,充分体现了“环境为课程服务,环境追随幼儿发展”的教育理念。
“萌·享”课程,育童之基
为抓实课程管理,学校秉承“回归儿童,回归生活,回归传统,回归自然”的课程理念,构建了“萌·享”课程,课程包括“萌德、萌智、萌体、萌美”四大内容,将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作为课程资源,将彝族文化和民间体育游戏有机融合,让儿童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图片
萌幼之德,享童蒙之正。学校将幼儿品德启蒙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中,开展升旗活动、童心向党红歌演唱、我是中国娃等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爱党爱国,爱集体,爱家乡,爱老师等情感。
图片
萌幼之智,享智慧之光。学校认真解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通过主题教育活动,区角游戏,为孩子提供探究、体验、感知的材料,支持幼儿探索与发展,激发其好奇心和创新思维,帮助孩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
萌幼之体,享运动之乐。学校通过户外体能大畅游、早操活动、运动会、户外远足等活动,保证幼儿每日户外活动2小时、体育活动1小时。不断挖掘民间传统体育游戏,将跳街坊、跳皮筋、陀螺等融入体能课程,让孩子们在运动中释放天性,在运动中健康成长。
萌幼之美,享创造之灵。学校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打造“谐、趣、序”的育人环境,培养孩子审美能力,通过三色美工房、彝族风情体验馆,让幼儿感受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提升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图片
幼小衔接,学乐启航
幼儿园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和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精神,落实“多方协同”工作机制,制定科学有效的幼小衔接计划,开展形式多样的幼小衔接活动,帮助幼儿为入学做好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及学习准备,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图片
学校始终坚持“责任引领,共同发展”管理理念,实行园长负责制,建立了园务会、支部委员会、教代会、工会、家委会、膳食管理委员会等,按标准配备各类人员,所有教职工秉承对幼儿的身心成长负责、对教师的事业发展负责、对社会文明进步负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潜心工作,全域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
图片
为抓好学校示范创建,近2年来,学校先后投入70余万元,铺设塑胶场地、添置了大型玩具,修整沙池水池、购置教学设备等,进一步改善育人环境,提升办园水平。
幼儿为本,安全第一。为强化安全管理,该园建立健全了《石屏镇中心幼儿园安全管理守则》,坚持安全隐患排查,加强多部门联动,每期开展防火、防震、防暴、防拐等安全应急演练,提高师幼安全防护意识,增强幼儿自我保护能力。自开园以来,幼儿园从未发生安全事故,为幼儿打造了一个安全的良好生活学习环境。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近年来,学校接受各级幼儿园观摩学习20余次,承办县级赛课5次、镇级赛课18次,开展结对帮扶、送教下乡等活动50多次,定时或不定时组织骨干教师督导辖区民办园各项工作,促进了乡镇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均衡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经过不懈努力,石屏镇中心幼儿园彰显了彝韵文化办园特色,未来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优化育人环境,提高办园质量,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共同谱写幼有善育、学有优教的新篇章。”石屏镇中心校校长陈鸿说。(汪玉梅 徐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