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杨桥古镇古老而神秘,这里自古商贾云集,被誉为“太湖首镇”

图片
你可能不知道在江苏省常州市南门外藏着一座古老而又神秘的古镇,它地处常州、无锡、宜兴三地交界处,距离西太湖不到三公里。它拥有千年古村落、600年古街市,身居江南,却未被完全商业化开发,它藏在深闺而不被外人熟知,它就是杨桥古镇。
图片
顾名思义,这座古镇的得名一定是与桥有关了。在今天古镇的中心有一座南杨桥,这是一座单拱环洞桥,横跨古南运河,是连接杨桥古镇南北街的必经之桥,在历史上曾是武进县和宜兴县的分界桥,全长14.4米,宽2.72米,环洞直径5.05米。
图片
这座桥始建于元末明初,据说因为这里三面环水,古人为了出行方便,就把河边一棵大杨树砍了下来,锯开树干之后,就将杨树木横放在了河道之上,当起了桥面使用,于是这座古镇也就得名“杨桥”。后来这座桥在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重建,慢慢地木桥也就变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石桥了。
图片
谈起杨桥古镇的历史,它最早建于南宋,相传在宋高宗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著名理学家朱熹的子孙中有个叫朱慥的,他由于受到徽商影响,走上了经商致富之路。有一次当他途经杨桥太平庵时,认为这里是一块“金钩扎月”的风水宝地,于是就落脚此处发展。后来又有常州的唐姓、苏州的徐姓以及蒋、刘、华姓等商界人士迁居到此,共同开发杨桥。
图片
到了元末明初的时候,这里已经成为江南行省常州府的重镇,它东西分别通达常州府的太湖和滆湖,以及镇江府的金坛县,是北上常州府城,南下宜兴县城及浙江湖州府城的必经之地。
图片
你可能不知道,在明末清初的时候,著名的红莲教大本营红莲寺就曾经坐落于此。我们都知道,中国第一部武侠神怪黑白影片《火烧红莲寺》曾风靡一时,它是1928年香港摄制的,而当时这部影片的背景就是杨桥古镇的红莲寺。
图片
到了清代中期,杨桥镇成为常州府阳湖县和宜兴县交界地区的集市贸易中心,大批商贾云集于此,筑园造第,楼宇毗邻,其繁华一度超过宜兴县城,被称为“太湖首镇”。
图片
由于历史上这里相对较为偏僻,因此受战乱影响比较小,太平庵、保丁寺、白虎堂、关房阁等大部分古迹以及唐代古刹“万福禅寺”都保存完好,历经沧桑的整个南杨桥古街基本保持古色古香的原貌。
图片
走入这座古镇,满目所及全是悠长的青砖路、深不见底的小巷、傍水而建的古屋、形式各异的古桥,处处都透着温婉娴静的江南柔情。
图片
站在南杨桥上眺望两岸的民居,这里有现代重建的新屋,也有沧桑古朴的老屋,古今交织的感觉不禁令人错愕,唯一没有改变的也许就是脚下流淌了千年的南运河水了,在水路运输发达的年代,这里一定是船来船往的。我想如果当初的这里没有拆旧建新,也许此时此刻我的视觉感受一定会更加美好吧。
图片
今天的这里也是常州市现存最大的古村落之一,至今仍然居住着很多寻常人家,他们千百年来枕河而居,过着小桥流水人家般的惬意生活。这里的节奏非常慢,走在老街上,我们看不到多少游客,偶尔会在古桥上看到几个年轻人在此直播,而住在这里的也大多都是老人家了,年轻人也许都已离去,为了自己的理想外出奋斗了。
图片
总体而言,虽然说这里并没有非常知名的景点,但下面这几个地方还是值得看一看的:
图片
1.关房阁。这座建筑位于南杨桥北桥桥垛东侧,临河而建,建造于明朝洪武年间,整个阁楼为木结构,正门朝北,阁内正中安放着关公塑像,两旁是周仓和关平的塑像。
图片
2.新四军南杨桥地下交通站旧址。抗日战争时期,南杨桥是新四军太滆根据地的重要窗口,中共太滆地委就设在杨桥南4里处的邵家祠堂。
图片
3.洪家大院。这个家族的代表人物叫“洪保和”,他被杨桥的后人倍为推崇,认为杨桥的发展是他奠定的。洪保和据说是杨桥最大的“老板”,杨桥五条老街其中的“东街”,整个街面上的店铺都是他家的。洪保和还出资修建了连通杨桥东西两个方向的“虹桥”,南杨桥重修时,他赞助的钱财最多。
图片
今天当我走在这里的时候,满目所及都是古街、古河、古桥、古井、古宅,它们丝毫没有被破坏,仿佛时间在这里静止了。这里的每一砖和每一瓦,都透着独属于江南水乡的灵动和温婉。可以说,这里虽然非常小众,但却是非常值得过来走一走的。
图片
Tips:这是一座免费景区,大家可以直接导航前往,游览时间大概在两个小时。由于这边的建筑都保存完好,所以说可以穿上一些民国的衣服过来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