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要“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营造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河南、法治河南的浓厚舆论氛围,省委政法委“中原盾”开设“深化‘三零’创建 建设平安河南”专栏,深入报道全省各地各部门坚定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统领全局、统揽工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具体推进“三零”创建工作,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激发出的热情干劲,转化为忠诚担当、履职尽责,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生动实践。
《河南日报》(2022年12月30日)
防住小纠纷
促进大和谐
12月26日,经过林州市人民法院河顺人民法庭庭长张长勇的不懈努力,一份饱含温情的调解书送到了环卫工人老路手中,使一桩3000余元的买卖合同纠纷得以妥善化解。
今年65岁的老路,曾经开办养殖场,欠下李某3000余元饲料款。因家庭遭遇变故,养殖场也因猪瘟被迫关闭。老路无力偿还这笔钱,被起诉到了法院。张长勇了解到老路生活确实困难,便对二人进行调解。经过苦口婆心的引导,双方态度都有了转变。老路同意还钱,李某主动放弃部分欠款,并同意老路半年内分三次付清。该案画上了休止符。
“群众利益无小事,这虽是一起简单的小标的纠纷,但判决与调解的社会效果却大相径庭。为了彻底实现案结事了,我们麻烦点值得!”张长勇说。
林州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新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三零”创建活动,扎实开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排查“小事”、化解“小事”、防范“小事”,促进社会大和谐。
该市划分1863个网格,建立巡查走访、工作例会、协调联动等机制,汇聚2363名网格员和村“两委”干部、“五老人员”、行业组织等力量,拉网式开展矛盾纠纷排查,第一时间发现苗头隐患线索,确保群众有了问题有人管、有人问、有人办。
临淇镇居民王某雨中骑电动车回家途中,不慎跌入村里安装天然气开挖的大坑内,造成手机遗失。满身污泥的王某来到村矛盾纠纷调解室,要求施工方赔偿手机。第二天,调解员找到施工方负责人,摆事实、讲法律,王某得到了赔偿。
“从婆媳关系、邻里矛盾,到交通事故、借贷纠纷,都是我们的工作范围,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就是我们的工作目标。”调解员王文学说。
为了从源头上防范矛盾纠纷,林州市完善全面协同作战的工作机制,组建了人民调解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政法委书记任组长,成员涵盖公检法司及教体、民政、自然资源、交通等多个部门,定期对重点行业领域及复杂疑难矛盾纠纷进行会商、研判、分流、跟踪、督办。依托市(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访调对接多元化解平台,强化访调对接、警调对接、诉调对接,对各类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在11个派出所进驻专职人民调解队伍,建立调解工作室,规范调解归档和调后跟踪回访,做好“小矛盾小纠纷”的排查调处,最大限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深化“三零”创建 建设平安河南】“125”工作法促案结事了人和
◆【深化“三零”创建 建设平安河南】“法律风险防范指引”守护农民钱袋子
◆【深化“三零”创建 建设平安河南】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绘就平安“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