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奥密克戎的正面较量 ,新的武器在何方? | 2022抗疫记忆

前言
在过去的三年中,整个人类世界被笼罩在新冠病毒的阴影之下。毫不夸张地说,这种细微到连光学显微镜都不可见的病毒,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历史进程。
具体到中国,这一年,奥密克戎从远在异国中的报道,到出现在我们每个人身边,使每个人直面新冠带给我们直接或间接的各种影响。
新冠如何造成人群之间的撕裂以及对抗?诸如此类极为复杂、深刻的社会问题,都不是本文所能讨论的,甚至要到多年以后,经过不断的反思、沉淀,我们才可能找到若干答案。
本文尽量从客观、理性的角度,梳理过去一年时间,自奥密克戎诞生以来,以中国为主线,在公共卫生政策、科研成果等方面的大事件;记录奥密克戎在时代留下的痕迹,以期探寻对抗新冠的新解法,或许离我们已不再遥远。
正文
奥密克戎被发现
2021年11月9日,一种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B.1.1.529在南非被检测到;11 月 24 日,南非首次向世卫组织报告了 B.1.1.529 变体;11月26日,世卫组织将其命名为奥密克戎(英文名:Omicron)[1]
图片
奥密克戎时代就此拉开序幕。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份报告中,世卫组织将奥密克戎定义为Variant of Concern, 即“关切变异株”,简称VOC。
VOC是目前病毒监测系统中最高级别、最危险的变异株;在奥密克戎之前定义的VOC包括Alpha(阿尔法)、Beta(贝塔)、Gamma(伽马),以及危害巨大的Delta(德尔塔)。
在接下来一年多时间里,奥密克戎给人类世界带来的巨大灾难,印证了世卫组织的判断。
中国香港首次发现奥密克戎
2021年11月24日,中国香港检测出第一例奥密克戎携带者,成为继南非和博茨瓦纳之外,最早发现奥密克戎病例的国家或地区之一。[2]
全球首篇关于奥密克戎的研究论文发表
2021年12月1日,南非Stellenbosch大学的Juliet R.C. Pulliam等在bioRxiv发表了题为“Increased risk of SARS-CoV-2 reinfection associated with emergence of the Omicron variant in South Africa”的论文。这是第一篇关于奥密克戎的研究论文。
研究指出,奥密克戎增加了重复感染的风险,且免疫逃逸能力更强。[3]
全球第一个奥密克戎血清中和研究数据被公布
2021年12月7日,非洲健康研究所公布了第一个奥密克戎血清学研究数据,报告显示:针对奥密克戎,辉瑞-BioNTech疫苗接种者的抗体中和活性比原始毒株降低了41.4倍。
图片
也就是说,相比原始毒株,辉瑞-BioNTech疫苗针对奥密克戎的防感染能力降低了。[4]
清华大学张林琦教授领衔研发的中国首个抗新冠病毒特效药获批上市
2021年12月8日,由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张林琦教授领衔研发的的新冠单克隆中和抗体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此前称BRII-196/BRII-198联合疗法)获得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上市批准,用于治疗新冠病毒检测结果为阳性,同时伴有进展为重型新冠危险因素的成人和青少年患者。
此获批标志着中国拥有了首个全自主研发并经过严格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证明有效的抗新冠病毒特效药。[5]
图片
针对奥密克戎,国内疫苗公司迅速做出反应
2021年12月9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首席科学家、副总裁张云涛介绍了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应对变异毒株的科技攻关情况。其中,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研究院已启动奥密克戎株基因图谱设计,正在构建细胞株。国药集团所属中生复诺健也启动了奥密克戎株疫苗研发。[6]
12月11日,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发布信息称,已于12月5日获得新冠病毒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鼻咽拭子标本,并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秦川教授团队合作开展了病毒分离和全基因测序工作,目前已成功分离出奥密克戎变异株并获得测序结果。[7]
中国内地首次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株
据12月13日新华社报道,2021年12月9日,一位境外输入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在天津被确认检出新冠病毒Omicron突变株(B.1.1.529进化分支)。这是中国内地首次发现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8]
图片
针对该事件,天津市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天津市卫健委主任顾清认为:虽然这个病毒株会不断出现变异株,但是对于这种疾病的预防方法措施都是基本一样的。作为我们广大社会的群众应该配合政府、配合当地各个管理部门,落实防控措施,这是最关键的。[9]
奥密克戎引起美国CDC警惕,称可能导致卫生系统不堪重负
2021年12月10日,美国疾控中心(CDC)公布了美国43例确诊为奥密克戎感染者的症状。报告显示,大部分感染者症状较轻,最常见的症状包括咳嗽、疲劳、鼻塞、流鼻涕等。但是,鉴于奥密克戎极强的传播能力,可能会产生大量的感染病例导致卫生系统不堪重负。[10]
图片
辉瑞公布Paxlovid临床研究结果
2021年12月14日,辉瑞公布了抗病毒药物Paxlovid的关键分析结果:
Paxlovid将高危新冠患者的住院/病死率降低到了89%;
将病毒载量降低了10倍;
对于非高危新冠患者,服用Paxlovid后住院/病死比例达70%;
实验室研究显示,能够有效抑制奥密克戎突变株。[11]
接种灭活疫苗第三针后,针对奥密克戎的中和活性研究发布
2021年12月18日,上海瑞金医院在medRxiv报道了接种第三剂BBIBP-CorV灭活疫苗后血清对Omicron的中和滴度。
研究显示,接种第二剂BBIBP-CorV的8-9个月后,血清对原始毒株完全失去了中和活性。接种第三剂后,中和滴度水平显著增高;第三剂接种后28天时中和GMT比第二剂接种28天时GMT增高了6.1倍。
研究者也检测了疫苗接种者血清针对新冠病毒原始毒株和Omicron突变株的中和滴度,显示第三剂BBIBP-CorV接种后,对原始毒株的中和滴度为295,对Omicron仅为14.7。[12]
奥密克戎迅速占领美国
根据美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数据,截止2021年12月18日,美国新冠病例中奥密克戎感染者比例已达到73%。[13]
图片
科兴灭活疫苗针对奥密克戎的研究发表
2021年12月26日,中国学者在bioRxiv发表了科兴疫苗加强接种后针对奥密克戎的免疫应答研究结果。
论文显示,针对奥密克戎,3剂科兴灭活疫苗接种者的NT50比原始毒株下降了16.5倍;而针对Delta突变株仅比原始毒株降低了3.3倍。[14]
美国单日新增100万新冠病例
2022年1月3日,美国报告新增的新冠病毒感染者达到1017376例。[15]
图片
福奇博士称:Omicron会“找到每一个人”
2022年1月11日,美国传染病专家、白宫首席医疗顾问福奇博士表示:随着奥密克戎迅速在全美蔓延,很可能几乎所有人都会暴露于该病毒;但不是所有人都会发病;接种了疫苗的人预后会更好。[16]
图片
经济日报:欧美强行“躺平”难过抗疫关
2022年1月17日,经济日报发文评论美国抗疫政策:在新冠病毒仍不断演变,比流感更加难以预测的情况下,类似欧美一些国家摇摆不定、牺牲更多民众健康的“掩耳盗铃”式抗疫,既不科学,也极其危险。试图不计后果地以“躺平”姿态“闯”过疫情高峰,恐怕只会带来更加恶劣的后果。[17]
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辉瑞新冠口服药物Paxlovid进口注册
2月11日,国家药监局根据《药品管理法》相关规定,按照药品特别审批程序,进行应急审评审批,附条件批准辉瑞公司新冠病毒治疗药物Paxlovid进口注册。[18]
图片
福奇博士:美国正在走出新冠大流行
2022年2月9日,美国传染病专家、白宫首席医疗顾问福奇博士在最近接受金融时报的采访中表示:“新冠大流行的大流行阶段(pandemic)已经接近结束,(将转变为地方流行病 endemic)不久就会恢复正常生活。”[19]
图片
美国加速恢复正常生活:超过70%人口处于新冠低或中危区,室内可以不用戴口罩
2022年2月25日,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公布一项新的指南:70%的美国人现在可以不用戴口罩,不需要保持社交距离或避开拥挤的室内空间。而之前的建议中,99%的美国人需要室内戴口罩。[20]
中国香港疫情病例数再创新高
2022年2月26日,中国香港政府新闻网发布,新检测到17063名新冠感染者;另外报告了66人病死。[21]
图片
上海保卫战
2022年2月28日,一位56岁女性因发烧前往同济医院发烧门诊就诊,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并于3月1日覆盖确诊,成为本轮疫情以来的首个确诊病例。本轮疫情感染源为入境人员隔离酒店华亭宾馆由境外输入病例,因管理疏漏引发本土感染并导致社区大规模传播。
自3月28日起,上海全市分两批封闭筛检,浦东、浦南及毗邻区域率先封,之后再封闭浦西。这种分批封锁方式也被网友比作“鸳鸯锅”。
3月30日,上海举行全市领导干部大会,市委领导在会上指出,要坚定坚决实施好这一轮面上核酸筛查工作,采取全域静态管理、全员核酸筛查、全面流调排查、全民清洁消杀等综合防控措施,分批实施、无缝衔接,真正把风险人群管住,尽早实现社会面清零。
该次事件亦是2020年1月针对湖北省的全域封锁之后,我国首次对一个一级行政区进行严格的全域封锁。
4月2日晚10点,首批共计2万件、800万盒连花清瘟胶囊载满20余辆专业配送车辆,经过20小时千里急送,抵达上海康宁路的国药物流仓储库区。这是上海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医药企业完成了最大规模的抗疫药品跨省急送任务。
5月中旬起,上海开始逐步放松封控措施。
6月1日起,上海全市进入全面复工复产复市、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阶段,6月初全市学生陆续回到学校。
由于疫情对经济造成的巨大影响,上海为此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政策。
6月25日,上海市委宣布打赢了大上海保卫战。
自2022年3月1日第一例病例确诊,至2022年6月26日,上海共计确诊个案627110例(其中无征状感染者568973例),死亡个案 595(截至2022年7月21日)。
上海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吴寰宇表示,上海市疾控中心对疫情中的阳性感染者进行了病毒基因测序,结果显示,病毒基因分型主要为奥密克戎BA.2.2变异株。[22]
图片
上海保卫战期间的新冠确诊数据
深圳特区报:“动态清零”是打赢疫情防控硬仗的必由之路
2022年3月20日,深圳特区报发表署名为沈仲文的文章称:
疫情当前,是“动态清零”还是“与病毒共存”?
如何选择,表面上看是抗疫的理念之争、策略之争、方法之争,本质上则是制度之争、国力之争、治理能力之争,甚至是文明之争。[23]
中国三叶草的蛋白疫苗2/3期研究发表
2022年4月18日,中国三叶草公司的美国麻省剑桥分部在Lancet ID发表了其研发的COVID-19蛋白疫苗SCB-2019预防再感染的的2/3期临床试验结果。
研究发现,相比安慰剂(包含既往感染者),一剂SCB-2019接种预防有症状感染的保护力为49.9%(95%CI 1.5-75.6)。
两剂疫苗接种保护力为64.2%(95%CI 26.5-83.8),对中重度COVID-19保护力为67.5%。[24]
美国官宣:已经走出新冠大流行
2022年4月27日,美国主流媒体CNN、FOX、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等口径一致发布消息:
美国抗疫总指挥福奇博士说:
美国已经走出新冠大流行。(US is out of pandemic phase.)
图片
高福等在Cell报道了新型重组蛋白RBD疫苗
2022年4月27日,中国疾控中心(CDC)主任高福等在Cell上发表了一篇重要文章,报道了基于智飞疫苗ZF2001改造的新型重组蛋白RBD疫苗,这一疫苗基于Beta突变株的RBD + 原始野生型RBD设计的二聚体疫苗。[25]
中国学者开发出了一个高活性口服抗新冠病毒药物
2022年4月27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香港大学医学院在Nature Microbiology上报道了一种全新合成,高活性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 Mpro蛋白酶抑制剂,这一抑制剂和辉瑞开发的Paxlovid中的主要成分Nirmatrelvir作用于同一靶点蛋白酶Mpro。[26]
首项发表于NEJM的中国产新冠疫苗3期试验:智飞疫苗接种表现出了良好的保护力
2022年5月4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发表了来自重庆智飞和中国疾控中心关于智飞疫苗ZF2001三剂接种的3期临床试验(NCT04646590)结果。
这个疫苗也是目前公布数据的国产疫苗中保护力最好的疫苗之一,3剂接种预防Alpha/Delta突变株有症状感染的保护力为75.7%、预防重症、危重保护力为87.6%(国药在VOC突变株出现之前保护力为78.1%)。[27]
全国逐渐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
2022年5月9日,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强调,要提升监测预警灵敏性,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拓宽监测范围和渠道。
四个一线城市率先开展常态化核酸:深圳于4月5日启动;上海于4月26日公布了首批常态化核酸采样点。北京、广州多区分别于5月5日、5月14日起开展常态化核酸。
其后,全国各省市先后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
复旦大学发表研究:若中国取消清零或可导致155万人死亡
2022年5月10日,复旦大学余宏杰团队在国际顶尖医学期刊 Nature Medicine 上发表研究论文。
研究显示,截止2022年3月,国内疫苗接种水平所形成的免疫屏障不能有效防止奥密克戎感染高峰,如果中国取消当前的动态清零政策,可能会引发大量奥密克戎感染,造成约155万人死亡。[28]
图片
美国CDC确认:已有100万人死于新冠
2022年5月16日,美国CDC正式宣布:依据死亡证明的统计数据,确认美国因为新冠死亡人数已经超过100万人。
图片
Nature论文:奥密克戎毒力低于原始毒株
2022年5月16日,权威科学期刊Nature发表了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和日本东京大学的著名病毒学家、全世界最顶级的流感病毒专家,美国科学院院士Yoshihiro Kawaoka组的研究。研究确认:奥密克戎BA.2毒株的毒力低于原始毒株。[29]
图片
柳叶刀:中国雾化吸入新冠疫苗作为加强针,诱导出极高的中和抗体!
2022年5月20日,柳叶刀-呼吸医学杂志发表研究显示:作为加强接种疫苗,中国康希诺研发的雾化吸入Ad5-nCoV疫苗展示出非常强的免疫活性和良好的安全性。[30]
Omicron BA.4/5将在美国成为主流毒株
根据美国疾控中心(CDC)统计,截止2022年6月4日,美国的奥密克戎BA.4毒株占受检样本的5.4%,BA.5占7.6%,二者相加为13%;其增长幅度高于BA.2.12.1。
由于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致病性,奥密克戎BA.4/5将成为主流毒株。[31]
首个超大型真实世界研究:奥密克戎感染者病情严重程度大幅减弱
2022年6月8日,Nature Med发表了美国最大私立医疗机构Kaiser Permanente的大型回顾性研究,证明了与Delta突变株相比,奥密克戎感染者(BA.1/BA.2/BA.1.1)的病情更轻,且在没有接种过疫苗的患者中对比更为显著。[32]
北京采取综合措施防控涉天堂超市酒吧疫情
新华社北京6月15日电,6月15日0时至15时,北京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7例。自6月9日出现涉天堂超市酒吧聚集性疫情以来,截至6月15日15时,北京市累计报告327例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均与天堂超市酒吧相关。
北京市正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阻断病毒传播链条。北京市公安部门表示,对天堂超市酒吧及相关负责人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的行为,警方已依法刑事立案侦查。[33]
谢晓亮团队Nature发文:奥密克戎BA.4/5具有更强的逃逸免疫能力
2022年6月17日,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谢晓亮/曹云龙课题组联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肖俊宇课题组、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王祥喜课题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王佑春课题组、南开大学沈中阳课题组,在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BA.2.12.1, BA.4 and BA.5 escape antibodies elicited by Omicron infection"的研究论文。
研究发现,奥密克戎突变株BA.2.12.1、BA.4、BA.5新亚型呈现出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并且对Omicron BA.1感染者康复后血浆出现了显著的中和逃逸现象。[34]
图片
阿兹夫定,第一款获批的国产新冠口服药
2022年7月,阿兹夫定获得国家药监局紧急附加条件批准,成为中国紧急批准授权使用的唯一一款国产新冠口服药。
阿兹夫定(Azvudine)是由郑州大学常俊标教授作为发明人研发的抗HIV病毒的创新药物,于2013年获批开始进入临床试验。2021年,阿兹夫定作为抗艾滋病药物获批上市。
全球首款吸入型新冠疫苗获批紧急使用
2022年9月4日,中国疫苗厂商康希诺生物晚间发布公告称,由康希诺研发的吸入用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经国家卫生健康委提出建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论证同意作为加强针纳入紧急使用。这也是全球首款吸入式新冠疫苗。
谢晓亮团队发现:新毒株XBB的免疫逃逸远超奥密克戎BA.5
2022年10月4日,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谢晓亮团队在BioRxiv上传其最新研究结果,确认了多个更具免疫逃逸的新毒株,其中以XBB最为突出,远超奥密克戎BA.5。[35]
图片
柳叶刀发布抗新冠病毒口服药的真实世界研究
2022年10月8日,香港大学医学院Gabriel Leung团队在柳叶刀发表了迄今最大的新型冠状病毒抗病毒药Paxlovid和Molnupiravir对于奥密克戎有效性的真实世界病例对照研究。
研究发现,与未用药对照组相比,使用Molnupiravir将死亡风险降低24%;Paxlovid将死亡风险降低66%。[36]
图片
JAMA发布:对120万新冠患者的长期后遗症研究
2022年10月10日,JAMA杂志发表一组包括120万新冠确诊患者的长期后遗症研究论文。
论文包括:有6.2%的新冠病人自报出现至少一种长新冠症状;住院病人长新冠的比例更高、ICU患者最高;长新冠症状不是新冠病毒感染独有的,其他病毒和细菌感染后也会出现类似症状;奥密克戎毒株有长新冠的可能性是德尔塔毒株的24-50%。[37]
Nature Communications发布:新冠无症状感染者没有后遗症
2022年10月12日,Glasgow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最新的大型新冠长期后遗症研究,研究显示,新冠无症状感染者没有后遗症。[38]
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
2022年10月12日,仲音在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
文章表示:
一些国家选择“躺平”,采取“与病毒共存”政策,不是因为不想防控疫情,而是无法防控也没有能力防控。这些国家经过多种尝试后,找不到一种理想的控制新冠疫情策略,干脆选择“躺平”,这恰恰是由于前期未能及时有效控制疫情,已经失去了动态清零的机会。
相比较而言,由于防控政策得当、措施有力,我国本土疫情状况总体上完全可以做到也能够实现动态清零。[39]
图片
柳叶刀强调“老年人、患有多种疾病的人”需要额外的疫苗接种
2022年10月14日,柳叶刀发表了一篇大型研究论文。研究指出:年龄超过80岁、患有多种基础疾病、使用免疫抑制剂、慢性肾病等因素,是新冠病毒感染后发展为重症的高危因素,因此柳叶刀建议这些人群需要额外接种疫苗。[40]
上海启动吸入用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加强免疫接种
2022年10月26日,上海市起启动吸入用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加强免疫。[41]
图片
BQ.1.1和BQ.1取代BA.5成为美国奥密克戎主流毒株
2022年11月19日,美国疾控中心(CDC)更新了美国新冠病毒流行株的检测结果。显示BQ.1+BQ.1.1已上升到了49.7%,BA.5%下降到了24%。
二十条优化措施发布
2022年11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听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汇报,研究部署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1日公布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的二十条措施,要求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42]
图片
新英格兰杂志研究证明:新冠疫苗4剂疫苗保护时间可达半年以上
2022年11月10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大型研究,研究证明:打3剂BNT162b2 mRNA疫苗诱导的抗体水平可以维持很久;打4剂BNT162b2后,抗体滴度、中和抗体滴度和疫苗保护力均可高水平维持半年以上。[43]
图片
Nature:中国如何既逐渐放开、又将新冠病死人数降至最低?
2022年11月30日,国际顶级科学期刊Nature杂志的解说版面发表了对于中国疫情的分析文章,提出了“加强老年人疫苗接种、储备抗病毒药物和加强医院设施”等建议。
文章认为,如果停止清零策略,中国将可能有130万-210万人死亡。[44]
图片
持续提高防控科学精准水平——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解读“新十条”看点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12月7日公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对风险区划定和管理、核酸检测、隔离方式等工作提出十个方面进一步的优化要求。当天,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就“新十条”出台的背景、防控措施优化重点、药品和疫苗等热点问题作出权威解读。[45]
剑桥大学发表熊去氧胆酸预防新冠的研究
2022年12月5日,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发布了英国剑桥大学领导的一项研究,称发现了一款可用于预防新冠感染的药物。该药物或将无惧病毒变异,对未来所有的新冠变异株都可作用。
这是一款已获临床应用批准,用于肝相关疾病的老药——熊去氧胆酸 (UDCA),研究人员发现该药还可通过一系列体内调节,最终减少人细胞上的ACE-2受体数量,让新冠病毒难以入侵人体。
图片
北大曹云龙入选Nature 年度十大人物,被称“新冠预测者”
2022年12月14日,Nature杂志发表了年度十大人物,也就是于2022年重塑科学的领军人物;来自中国北京大学的曹云龙博士入选。
在报道中,曹云龙被称为新冠预测者(COVID-predictor),他的研究帮助追踪新冠病毒的演化,并预测了导致新变异株产生的重要突变。[46]
图片
中医药管理局:感染者居家康复中还可以试用艾灸、推拿等疗法
2022年12月10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其中指出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康复过程中,可以使用以下这些中医非药物疗法:1.艾灸疗法;2.经穴推拿;3.耳穴压豆;4.拔罐;5.其他方法,如八段锦、太极拳等中医传统功法适当锻炼。[47]
卫健委:第二剂加强针接种实施方案
2022年12月1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发布《关于印发新冠病毒疫苗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实施方案的通知》。
方案指出:现阶段,可在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基础上,在感染高风险人群、60岁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较严重基础性疾病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中开展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48]
卫健委停止公布每日疫情信息
防疫政策调整后,国内多个地区暴发大规模新冠感染。
2022年12月14日,国家卫健委宣布即日起不再公布无症状感染者数据。12月25日,卫健委宣布不再公布每日疫情信息。
中国疾控中心专家预测奥密克戎感染率
12月7日,中国疾控中心原副主任、国家新冠病毒肺炎联防联控机制专家组成员冯子健预测,当第一波奥密克戎大规模冲击达到最高峰时,人群中的感染率可能达到60%左右,随后会逐步回落到一个平稳期,最终可能80%-90%的人都会经历感染。
12月17日,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对今年冬季疫情的流行趋势做了研判,他认为从2022年12月中旬到2023年3月中旬将出现“一峰三波”,感染率大约在10%-30%,病死率大约在0.09%-0.16%。
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总体方案的通知》
2022年12月26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总体方案的通知》。
主要内容包括:
自2020年1月20日实施的乙类甲管管理措施,调整为乙类乙管;
另外,将自2020年2月7日命名的新冠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49]
图片
国产抗新冠口服药VV116研究发布
2022年12月28日,中国研究团队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多中心、单盲(研究者保持盲态)、随机、对照Ⅲ期临床试验,内容为国产抗新冠口服药VV116对比尼马曲韦-利托那韦用于新冠的口服治疗。[50]
图片
研究方管理人员表示:“我们是国内新冠小分子口服药物当中唯一‘头对头’PAXLOVID的III期临床研究国产药物,从数据来看,我们的VV116有效性不弱于辉瑞的PAXLOVID,安全性还更好一些。”[51]
人民日报评论:为战胜疫情贡献中医力量
2022年12月30日,人民日报白剑锋发表名为《为战胜疫情贡献中医力量》。
文章评论:抗击新冠疫情以来,我国通过临床筛选出“三药三方”,拓展了中医药的治疗领域。其中,“三方”(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均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
目前,对于所有病毒性感染,西医都没有理想的所谓“特效药”。而中医根据其长期的理论和实践,坚持扶正祛邪、辨证施治,在病毒性感染治疗方面展现了独特的优势。
虽然新冠病毒不断变异,但病毒的特性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实践证明,从预防、治疗到康复,中医药都有显著的效果。因此,面对病毒变异的不确定性,中医药“以不变应万变”,具有不可低估的战略价值和实际作用。[52]
Covid-19仍在变异
从阿尔法、贝塔、伽马、德尔塔,到奥密克戎。
从BA.2、BA.5、BF.7、BQ.1,到XBB,单奥密克戎的突变就多达300多种。
图片
到目前为止,病毒仍未停止变异。
后记
我本打算在一些事件后加上自己的评论,但后来打消了这个念头。
真实、客观地记录历史,本身就很有意义。
这些被记录下来的事件,哪些是昙花一现,哪些改变了世界?
也许尚未有答案。
有些事情,只看一天、两天,甚至一个月、两个月,是得不到答案的。但是,如果我们把时间跨度拉长,就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比如我在整理这一年多来发生的事件时,就看明白了很多当初不明白的道理。
时间越久,我们能明白的就更多。
这就是记录和回顾的力量。
我知道有人会说,你为什么写这件事?为什么写那件事?我不爱看。
可是,你不爱看,不代表事情没有发生过,更不代表,真实的历史会因你个人的喜好而改变。
我知道很多人会想,如果在某个历史节点,自己做出了另外一个选择,事情会不会变得更好?
可惜的是,生活不是游戏,我们没办法读取存档,让一切从头再来。
我们能做的,就是从历史中汲取教训,如果今天犯了这个错,以后就不要再犯了。
我们常说,科学的伟大之处,不在于永不犯错,而在于犯错之后,能够勇于纠错。
但是,如果不能真实、客观地把事情记录下来,我们就失去了纠正的机会,当下一次遇到同样的问题,我们还会犯错。
永远正确,等于无法永远正确。
参考资料
[1] https://www.who.int/news/item/26-11-2021-classification-of-omicron-(b.1.1.529)-sars-cov-2-variant-of-concern
[2] 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10238113/New-Botswana-variant-32-horrific-mutations-evolved-Covid-strain-EVER.html
[3] 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1.11.11.21266068v2.full.pdf
[4] https://www.nbcnews.com/health/health-news/pfizer-vaccine-may-less-effective-omicron-early-lab-data-finds-rcna7938
[5]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8663749468423924&wfr=spider&for=pc
[6]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8751783033190486&wfr=spider&for=pc
[7]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8906991225736220&wfr=spider&for=pc
[8] https://mp.weixin.qq.com/s/Nl3b6q8EHdFyF2RP7OUOZg
[9]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9105969797153420&wfr=spider&for=pc
[10] https://www.cdc.gov/mmwr/volumes/70/wr/mm7050e1.htm?s_cid=mm7050e1_w
[11] https://www.pfizer.com/news/press-release/press-release-detail/pfizer-announces-additional-phase-23-study-results
[12] 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1.12.17.21267961v1
[13] https://www.wsj.com/articles/omicron-variant-accounts-for-73-of-u-s-covid-19-cases-cdc-says-11640040586
[14]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1.12.24.474084v1
[15] https://www.nbcnews.com/news/us-news/us-reaches-1-million-daily-covid-cases-spread-omicron-variant-rcna10866
[16] https://edition.cnn.com/2022/01/11/health/us-coronavirus-tuesday/index.html
[17]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2143816685496229&wfr=spider&for=pc
[18] https://www.nmpa.gov.cn/zhuanti/yqyjzxd/yqyjxd/20220212085753142.html
[19] https://www.ft.com/content/3800e619-3404-4e57-a9eb-dab311405c2a
[20] 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your-health/covid-by-county.html?CDC_AA_refVal=https%3A%2F%2Fwww.cdc.gov%2Fcoronavirus%2F2019-ncov%2Fscience%2Fcommunity-levels.html
[21] https://www.scmp.com/coronavirus/article/3168513/hong-kong-housing-minister-says-3000-isolation-units-ready-go-city
[22] https://zh.wikipedia.org/zh-hk/2022%E5%B9%B43%E6%9C%88%E4%B8%8A%E6%B5%B7%E5%B8%822019%E5%86%A0%E7%8A%B6%E7%97%85%E6%AF%92%E7%97%85%E8%81%9A%E9%9B%86%E6%80%A7%E7%96%AB%E6%83%85#cite_note-55
[23] 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7211936
[24]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inf/article/PIIS1473-3099(22)00144-X/fulltext
[25]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9286742200527X
[26]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4-022-01119-7
[27] https://www.nejm.org/doi/pdf/10.1056/NEJMoa2202261?articleTools=true
[28]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2-01855-7_reference.pdf
[29]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4856-1
[30]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res/article/PIIS2213-2600(22)00087-X/fulltext
[31] https://deadline.com/2022/06/ba-5-omicron-winning-covid-variant-u-s-1235039866/
[32]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5675841/
[33] http://bj.news.cn/2022-06/16/c_1128745221.htm
[34]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4980-y
[35]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2.09.15.507787v3
[36]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2)01586-0/fulltext
[37]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fullarticle/2797443
[38]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33415-5
[39]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6473426971244444&wfr=spider&for=pc
[40]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2)01656-7/fulltext
[41] https://m.yicai.com/news/101572741.html
[42] http://www.gov.cn/xinwen/2022-11/11/content_5726144.htm
[43]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c2211283
[44]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2-04235-w
[45] http://www.gov.cn/zhengce/2022-12/08/content_5730631.htm
[46] https://www.nature.com/immersive/d41586-022-04185-3/index.html
[47]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1884886264836969&wfr=spider&for=pc
[48] http://www.nhc.gov.cn/xcs/yqfkdt/202212/acd8ba68d934488983909e81642dc337.shtml
[49] http://www.nhc.gov.cn/xcs/zhengcwj/202212/e97e4c449d7a475794624b8ea12123c6.shtml
[50] https://www.nejm.org/doi/pdf/10.1056/NEJMoa2208822
[51]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22-12-30/2614010.html
[52] http://health.people.com.cn/GB/n1/2022/1230/c14739-32596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