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呼吸” ,共抗疫——湖南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守护生命不停歇

“呼吸科所有医生服从医院工作安排,克服困难,为患者做好服务。”湖南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蒋永亮在医院工作群里表态。

12月以来,新冠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各地迎来奥密克戎感染高峰,危重症患者随之增加。为全力做好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湖南省人民医院放开所有临床科室收治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由呼吸内科医师分片区承担其他临床科室所需会诊任务,医院上下一盘棋,举全院之力保障患者救治。

一个医生“承包”几个科室,做好了打硬仗的准备

▲蒋永亮主任指导患者的救治工作

▲张卫东主任检查患者的恢复情况

▲为一名气道重度狭窄患者紧急置入支架

▲江刚主任医师床旁查看病人

呼吸科医生会诊科室“包干”,每个医生负责3到6个科室的会诊,建立会诊专属群。

疫情三年,何其艰难,呼吸人有着最直观的感受。呼吸一病区护士长胡艳军记得科室是第一个从门诊收治阳性病人的,由于病情危重,病人虽然没有24小时核酸,科里还是将其安排在了隔离病房。凌晨4点多,胡艳军接到电话,病人核酸阳性,她立即“调兵遣将”,做好各项应急处理,以保障其他病人不被感染,同时不影响正常的诊疗工作。

随后,仿佛被按下了某个开关,确诊的病人源源不断,“阳性”病区逐步扩大,陆续有医生被感染。别的人感染了能躺几天,医护则带“阳”上岗。

12月21日,呼吸一病区的彭敏恋医生一直觉得浑身不适,测了下体温:39℃,吃了药睡了一觉,第二天坚持到科室,因为总住院此时已经支撑不住倒下了,她这一天做“代总住院”,忙得起飞,饭都顾不上按时吃,根本不记得自己还“阳”着。

12月23日,在蒋永亮主任的要求下,她才休息了一天。

12月24日,又接上总住院的夜班。“把孩子送到了奶奶家,这样就没有后顾之忧,全心全意管理病人。”带着浓重的鼻音,彭敏恋如今管着20个病人,还“承包”了6个病区新冠病人的会诊,投入到舍小家为大家的救治工作中去。

作为呼吸内科的带头人,蒋永亮、张卫东、李建民、胡瑞成几个主任想的更多的是既做好呼吸内科新冠患者的救治,又配合全院做好感染高峰的应对。呼吸一病区、呼吸二病区、呼吸五病区由普通病房转为重症治疗病房,与原来的呼吸三病区(呼吸重症监护病区)一起,扩充了重症床位。所有医生按片区承担其他临床科室所需会诊任务,组建重症专家组指导救治各专科ICU收治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

“这意味着每个医生都身兼数职,要管理科室的病人、完成全院的会诊、坐门诊收治病人,包括支气管镜等手术操作,每一项都很重要,一个都不能落下。”蒋永亮坦言压力很大,但越是困难的时刻,越能体现学科的担当。他在交班晨会上与大家交底,有困难可以提出来,但是必须无条件完成医院的任务,全体医生要站出来,共产党员要亮身份,科室上下一心,确保全院新冠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接下来就是紧锣密鼓地建立会诊微信群,掌握全院的情况,制定“湖南省人民医院重型和危重型新冠肺炎救治方案参考”“新冠肺炎入院记录模板”“新冠肺炎首次病程记录模板”“新冠肺炎-普通型-临嘱-长嘱-重型新冠肺炎用药模板”……人员统一调配,开展院内培训,为这场攻坚战备好“武器”。

“我们已做好准备要打一场硬仗,也坚信我们会赢得胜利,迎来春暖花开。”蒋永亮主任如是说。

身经百战,扛过去就是胜利

▲李建民再次担任湖南省高级别专家组组长,负责张家界危重症患者的会诊和指导

▲李建民主任与李建群护士长查看一位气管插管的新冠危重症患者

▲为病人清理呼吸机管路积水

▲为危重病人做气管插管

从2020年2月支援湖北黄冈,到数次作为医疗专家赶赴常德、郴州、怀化,呼吸重症监护病区(RICU)主任李建民与新冠病毒多次交手。2022年12月,李建民再次担任湖南省高级别专家组组长,负责张家界危重症患者的会诊和指导,线上线下24小时开展工作。

与此同时,所在病区承担了新冠危重症的救治任务,李建民主任与护士长李建群感觉到了身上的重担。病区病人长期满床,病情都很重,目前有8个病人插管,7名医生(包括1名总住院)、27名护士连轴转,每一天都在超负荷工作。

由于人口基数大,老年人口和患有基础疾病的人数多,新冠感染的病人数量和危重程度都超过了预期。全面放开带来了病人量3-4倍的增长,这周三的门诊,李建民主任看完了原本的预约挂号,又不断地加号,“不记得加了多少号,病人等着,我就一直看诊到了极限。”一边是病人量剧增,一边是医护的非战斗减员。

这两周,科里的人都“阳”了一遍。与普通型患者不同,危重症患者往往伴有呼吸衰竭,需要高要求的呼吸支持,还有许多病人要插管,一般来说,插管的病人与医生的比例为1:1,但现在,一个医生往往要管5-6个病人。

病情就是责任,大家形成默契,“阳”了也很少休息,前赴后继地赶回工作岗位。曹君副主任医师家里2个小孩、老公、妈妈,还有她自己都发烧了,但她硬是一天都没有休息,天天泡在病房。杨欢副主任医师的父亲感染了病毒性肺炎,她把父亲安顿在呼吸二病区,自己却转身回到了岗位上,父亲直到出院,都没有享受过她一天的照顾。李建民主任很庆幸自己发烧的两天是周末,没怎么耽误事儿,接下来的工作也更好开展。护士谢燕芝是第一批感染的,她心里着急,顾不上多休息,没发烧了,就赶紧回到科里,顶替前面护士的工作。

排班已经没有一线、二线、三线的明显区分,就是一个个顶上,谁能上就谁上。同样也要承担全院的会诊任务,总住院陈江川切实体会到了什么叫忙得团团转,有时候一天的会诊就超过了50次,他也一直坚持到了全身疼痛、讲不出话,才休息。李建民主任和曹君、杨欢、陶寅组成重症小组,负责全院几个ICU重症病人的救治,“找的人太多,接不了电话,线上回复线下查房相结合解决问题。

目前在给全院做培训,包括新冠重症的早期识别、分型和规范治疗,对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患者实行分层分类救治,确保患者收治在不同科室也能获得同质化诊疗。”李建民介绍到。

他们的努力给了很多病人希望。肝胆外科一名肿瘤患者新冠感染后病情迅速进展,4天左右就出现呼吸衰竭,李建民主任团队指导治疗,通过加强氧疗、短期小剂量激素、抗病毒药物治疗等,加上清醒俯卧位通气,患者的感染最终得以控制,为下一步的手术赢取机会。一位医疗届同行在糖尿病、冠心病支架术后等疾病基础上发生新冠感染,进展为危重型新冠肺炎,氧合指数掉到80mmHg,情况危急,在呼吸重症监护病区经过治疗,情况好转,氧合指数也上升到200mmHg。

李建民主任表示,民众无需太过恐慌,如果感染新冠病毒,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严密检测生命体征,科学地进行防控,严格按照诊疗标准治疗,携手共同逾越这个寒冷的冬天。

“白肺”老人出院了,尽力让每个病人都得到救治

▲查看患者的检查结果,制定救治方案

▲给患者做俯卧位通气

▲“白肺”患者情况好转,很快可以出院了

“快,病人心跳呼吸都停了……”

73岁的赵奶奶刚被送到呼吸五病区电梯口,就发生了这惊险的一幕,医生护士闻讯赶来,立马组织抢救。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上呼吸机一气呵成,赵奶奶暂时被抢回了一条性命。

医生查看赵奶奶的肺部CT,发现了让人心惊的结果,双肺90%都已经变白,为新冠病毒导致的重症肺炎,I型呼吸衰竭,高浓度吸氧时血氧分压只有54.3mmHg,病情危重。在呼吸机辅助呼吸、俯卧位通气、床旁支气管镜、抗病毒、抗感染、免疫支持等一系列治疗下,赵奶奶的情况开始好转,成功撤掉呼吸机。80%的“白肺”吸收转黑,低流量吸氧时血氧分压达到了90.5mmHg,达到出院标准。

新冠病毒感染者病情发展中出现了肺炎,甚至“白肺”,可能是重症预警,重症的白肺患者,死亡率在40%以上。位于马王堆院区的呼吸五病区,也是最早用于收治新冠重症患者的病房,科室挂牌老年呼吸内科,在老年呼吸疾病及重症救治方面有丰富经验。用于收治新冠重症病人以后,由原来的5张重症病床,变为一半床位用于重症救治,收治的病人80%是大于65岁的老人,目前有创机械通气的病人10余人,无创呼吸机及经鼻高流量氧疗20余人,每天都面临繁重复杂的抢救和插管治疗。

管理重症病人医生压力大,护理难度也不小,在科主任胡瑞成和护士长姚小玲的带领下,17名医师、46名护士,科室上下绷紧一根弦。胡瑞成主任表示,呼吸科在当下责任重大,看着病人和家属渴望救治的眼神,加上其他收治科室需要指导,大家都不敢有一丝的松懈,疫情冲击下,惟有用尽全力,共克时艰。

(编辑ZS。)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人民医院 吴靖 图/申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