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蒙脱石散是谣言,但先囤为敬永远是对的

图片
撰文 | 张明扬
新年第一天,丈母娘打电话来,焦急地让我们帮忙囤点蒙脱石散和脉动。我当时还没太当回事,直到发现“蒙脱石散”居然登上了当天的新浪热搜第一。
图片
图/网络
事情的缘起出自12月31日晚的一张朋友圈截图,惊悚地提醒“XBB1.5毒株在美国登顶,大家要屯点蒙脱石散、整肠生、诺氟沙星、电解质饮料”。截图疯传的结果是:新年前两天,国内多地药店蒙脱石散卖断货,运动饮料一度脱销,甚至带动了相关药企的股票涨停。
这张截图想必很多人都看到了,视野宏大,言之凿凿,不由得人不信。
图片
图/网络
昨天(1月2日),事情又有了反转。网友发挥了福尔摩斯的才华,发现这张截图的原发者竟然只是一个“厂里修打印机修理工”,细节还挺丰富,是“一个黄头发小伙”。
这名黄发男看到自己莫名其妙爆火之后,吓得有点魂不附体,后来又发了条朋友圈“辟谣”:“我真的啥都不知道啊”,“XBB1.5主攻拉肚子没有任何论文依据,我只是猜测啊,再说一遍概不负责”。
图片
图/网络
至此,真相大白,舆论痛呼:“2023年的第一件大离谱,全国被一个修打印机的忽悠了”。
水落石出之后,很多大V和媒体都冒了出来,批判群众不热爱科学却热爱传播谣言,义正词严地说“假出天际的谣言怎么还有人信?”、“无意义的恐慌”。
但有趣的点在于,几乎所有的辟谣都是集中在1月2日和今天(1月3日)。
而在12月31日和1月1日。高冷的科学医学大V和各路媒体,都谨慎地保持着观望态度,并未“及时”出来辟谣。1月1日傍晚,有一个医学号发了一篇《蒙脱石散没啥用,真正该储备的是补液盐》,小心翼翼地说“先别太紧张了”,但也表示理解抢购冲动:“谁都怕个万一嘛”。
很明显,在12月31日和1月1日,大部分媒体自己也懵了,不知XBB1.5和最初发帖者是何方神圣,远没有他们之后声称的那么轻松:“假出天际的谣言怎么还有人信?”
回过头来看,“谣言”盛传的责任当然不在这些媒体和大V身上,这段时间各种事实告诉我们一定程度的审慎是必要的,很多“谣言”在之后都被证实事出有因。
责任甚至也不在那名黄发小伙身上。人家没有假托医学专家之名,只是根据自己的理解,且没有任何利益关连的发了一条朋友圈而已,有那么大的传播影响力根本不在他的预期之内,相反,我还有些“佩服”他,他这些并非抄袭而来的“原创”看起来是那么的逻辑自洽以假乱真,以至于 “迷惑”了上亿中国人。
那么,责任就在于那些传谣的群众了呢,比如,我的丈母娘?
那就更不是了。
在我看来,他们的“传谣”及之后的抢购是高度理性的,即使传言最终被证实是谣言,责任也不在他们。
黄发小伙的一帖风行,媒体和大V在前两天的过度谨慎,群众的传谣与抢购,背后的原因都是一致的。过去这一年特别是这一个月的现实证明了:囤货屯药几乎都是正确的,很多谣言都有“平反”的一天,相反很多辟谣本身因为带有各种利益诉求走向了谣言化。
当辟谣丧失了公信力,谣言也就有了公信力。
今年3月底,上海封控之前,不少媒体和大V“劝告”群众不要“非理性”囤货,冷嘲热讽这是“无意义的恐慌”,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囤货才是高瞻远瞩烛照千里,相信辟谣的不囤货者反倒成为了笑话。
因此,当之后各地都传来囤货的“谣言”时,上海群众总是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们:谣言也好辟谣也好,先囤着总没错。当时,很多人嘲笑上海人是“惊弓之鸟”,很快,他们就把上海人视作“先知”。
有心人应该还记得美国大使馆11月底发过的“囤货”预警,然后再反思下,当时,我们是不是也嘲笑美国人大惊小怪了。
进入12月,“囤货(药)党人”更是一次次的战胜了“辟谣党人”。
先是囤退烧药之争。我记得12月初就有人开始呼吁囤布洛芬,当时很多辟谣党人也是嗤之以鼻,而后的几周他们就在朋友圈中求告无门:万能的朋友圈,谁有买布洛芬的渠道啊?
我很尊敬的缪晓辉医生,12月初也曾加入辟谣阵营,劝人不要囤药,他前一段抓门发了一条“自责”的朋友圈:我对那些信任我而没有囤药的同胞表示深深的歉意!鞠躬90度,永不抬头!
图片
图/网络
类似的囤货故事在12月中反复发生:抗原检测试剂、测氧仪、家用呼吸机、辉瑞特效药、阿兹夫定……每一次辟谣党人都唾面自干,每一次囤货党人都是“勿谓言之不预”。
于是乎,2022年的最后一天,当一则真正的“囤货谣言”出现,已经没有人有底气站出来辟谣,一次次被打脸的媒体和大V也在第一时间选择了观望,群众则高度理性地选择了“传谣”和囤货。
在事后,我们当然可以高冷的说囤“蒙脱石散”是则谣言。但在那个时刻,抢购才是站在了常识的一边。
更何况,那些抢购蒙脱石散的人,他们为此损失了什么么?多花了几十元上百元冤枉钱?谁能保证之后蒙脱石散就真的没有用,即使真的没有用,买在家里做“战略储备”又有什么真实损失?那些没囤货的,又有什么真实收益?
但万一,就像之前那个医学号说的“谁都怕个万一嘛”,蒙脱石散真的被证明有用,不囤货的则又成了“代价”和笑话。
怎么解决这个“困局”?
“重建公信力”这些大词说了很多年,似乎也说了白说。更切实的方案是,当市场上各种货物都充足,各种药物都应有尽有,“谣言”自然就没了发酵空间,群众无谓的抢购囤货了几次,发现自己正沦为家人的笑话,也就迅速改投“辟谣党人”阵营了。
再怎么说,只要不是囤积居奇,“囤货”也是一种刺激消费需求吧,又有什么可以妖魔化的呢?
当囤货被妖魔化,只能说明,市场上真的缺乏足够的货物和药品,既然真的缺乏了,该怪责的应该是造成“匮乏”的人吧,又何必去追着囤货者不放呢?
或许还还有人说,无论如何,囤货者造成了“挤兑”,这话当然没错,但作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每个个体出于无奈匮乏的恐惧,有些过度反应又有什么奇怪的呢?
市场本就千人千面,面对危机每个人的反应本就有不同的偏好,你非要要求每个人都“遵守购物秩序”,那就只有回到配给制了。
面对谣言,面对匮乏,最值得关注的永远是“谣言发生的环境”与“造成匮乏的原因”。
缪晓辉医生,在反思自己劝人不要囤药时曾有一句很有趣的话:如同“空气怎么可能缺”这么成熟的问题,出乎意料还真成熟的缺了。
空气本不会缺,但一旦缺了,我们怎么能去责怪抢购氧气瓶的人呢?
对于囤货的普通人,我只能说,在特殊的大环境之下,不假思索的囤货几乎总是每个个体的最优解,不必自责,要有基本的理论自信。
至于批判和攻讦,永远都会有。无非是,你囤对了,就被说成“加剧了挤兑”;你屯错了,就是“非理性的传谣者”。
作为一个“囤货党人”,下次再有类似“谣言”时,我的建议还是:先囤为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