暌违八年,他以《家山》回馈故乡和伟大的文学传统

暌违八年有余,王跃文的最新长篇小说《家山》由人民文学出版社联合湖南文艺出版社推出。54万字的《家山》,描写南方乡村沙湾在上世纪上半叶的社会结构、风俗民情、耕织生活、时代变迁,它包含了王跃文的经历、思考和情感的人生积淀,凝聚了王跃文全部的生命体验和感悟。
12月30日,“生生不息的民族史诗——王跃文长篇小说《家山》发布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敬泽、《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刘琼、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从治辰、中国作协小说委员会副主任潘凯雄、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主任何向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大先等,与作家王跃文一起,围绕《家山》一书展开热烈的探讨。
图片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在致辞时表示,《家山》是“一个巨大的惊喜”。他说:“《家山》这部小说写到的‘人情美’、山水田园的美、耕织劳作的美,这些美学特征,让我们很容易联想到王跃文的前辈作家沈从文,不知道流经沙湾的万溪江与沈从文心心念念的母亲河沅水会不会在哪个支点汇合,这留待文学研究者的进一步考证。王跃文的写作同样离不开屈原开创的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传统,乡土和文化的双重滋养对一个作家的养成值得我们研究,王跃文以一部《家山》回馈了故乡和身在其中的伟大的文学传统。”
呈现一部社会生活史、乡村民俗史
《家山》主要写了沙湾陈家五代人远字辈逸公、达公、放公,扬字辈扬卿、扬高,修字辈修福(佑德公)、修根、修权(四跛子)、修碧、修岳,齐字辈齐美(劭夫)、齐峰、齐树、齐岳,有字辈有喜、有仙(五疤子)等。
这些人物个个精彩、事迹彰明。另外如女性人物刘桃香,人称“乡约老爷”,一个女人家独自上县公堂替村里打赢了官司;十五六的少女贞一向县长呈文解除缠脚陋习,单纯勇敢稚嫩;童养媳来芳聪慧能干隐忍顺服,让人心生怜爱。这一方水土养育着这一股人脉,香火承继,绵延不绝,如流经村子的万溪江,浩浩汤汤,奔流不息。在这样一个族群社会里,乡邻都知根知底,一家几代人是什么门风,村里人都有口碑。德高之人为大家所敬重,村人行事都会向他看齐。
而将族群凝聚在一起的则是“识好歹、知善恶”,这是《家山》展现给我们的乡村伦理和乡风民俗。《家山》是一部表现、描写乡村文化、乡村伦理下人性善恶自然消长的文学作品, 反映了上个世纪上半叶特殊历史阶段中,乡村在动荡中仍然保持了恒定的伦理秩序,无论是大洪水后的互相救济,还是自建水库村民一呼百应,还是集体掩护红军家属;当国民党政府不顾民生强行征税,村人在共产党人齐峰振臂之下,踊跃投入人民武装。王跃文写出了让一个族群凝聚起来的精神纽带,《家山》是一部生生不息的民族史诗,写出了一个族群甚而是整个民族繁衍生息的蓬勃的生命力量。
图片
作家王跃文
在王跃文看来,乡村是最大意义上的中国,真正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脉在乡村,而不是在城市。文学表现好了广大乡村,就真正表现好了中国和中国人。“所以这个小说创作过程中,我刻意要回到原生态,回到日常,回到真实的生活本身,呈现一部我所熟悉的社会生活史、乡村民俗史,同时也是一个时代的变迁史,用一个乡村去展示一个时代的风云际会、一个民族的生生不息。”
对乡土传统做出新的审视、新的书写
李敬泽认为,《家山》是一个作家王跃文的生命的根底,他的人生的根底,为这个根底写一部书,跃文在这上头花了大功夫,倾注了感情,倾注了心力。
他说:“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作家,当他如此重返他的家乡,重返时间深处和历史深处的家乡的时候,他的参照系是什么?我们经历了二十世纪的革命,经历了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一个作家重新去看待,重新对家乡、对我们的乡土、对我们乡土中所蕴含的那个古老的传统,传统的生活、伦理,做出新的书写。作家如何重新建构他对家乡的记忆和情感,这一定是一个包涵着我们这个时代新的关切,新的认识角度,新的眼光的书写行为,值得我们领会和认识。”
图片
《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刘琼
刘琼盛赞《家山》的叙事方式,认为《家山》的叙事“密处不透风,疏处可跑马”。比如写桃香进县衙门打官司,描写得非常细致:“桃香站在法官面前不开腔,等扬高把老虫皮放在凳上铺好,她才慢慢坐了上去。她果然看见扬高进退都躬着腰,心上就想平日在沙湾高声大气的高叔,进了县衙门人就矮了。”这一笔,写活了桃香和扬高两个人,桃香虽是大字不识的村妇,却活得理直气壮,身为保长的六尺男人扬高,却骨子里怕官畏怯。小说里细针密脚,布满了一个个细节。而写到家族中的子弟在外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王跃文就以书信来往的方式高度概括。
刘琼评价这种叙事方式“非常生动、流畅,运筹帷幄,像一个将军在战场指挥打仗,既有令人感佩的历史眼光和历史思考,同时兼具审美的浪漫与诗性,又有中国式白描的特点,让我们充分感受到文字的巨大魅力。”
图片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丛治辰
丛治辰认为,《家山》给人最直观的第一印象就是小说里的地方特色。小说中绚烂的自然风物、方言俚语、时令节气、婚丧嫁娶、风俗人情,是湖湘文学作品的传统底色。从沈从文到周立波到茶子花派,再到《家山》,是一脉相承的。
此外,小说浓墨重彩写到乡村结构,实际上是以家族制度基础上的乡间人情往来为基本情感基调。丛治辰说:“这个小说特别精彩的是在大历史中写出乡村文化,可以说农村两千多年来维系的基本社会结构,就是靠这种乡村文化。我们的行政机制不可以到乡一级,我们最底一层是县一级,自古以来都是这样。乡村很长一段时间是以人情往来为基本的情感基调,形成的乡村文化,在这个小说当中写得非常非常充沛、具体、复杂而动人。”
来自于中国小说的雅正传统
潘凯雄评论道:“这部以湘地乡村风云和风土人情为题材的长篇小说的确具有某种史诗品格,也是跃文长篇小说中最为出色的一部,那不动声色、从容而有意味的书写为这些年长篇小说创作中所罕见,是一部十分难得的优秀长篇。”
图片
中国作协小说委员会副主任潘凯雄
潘凯雄将《家乡》总结为“一次望乡寻根之旅”、“一幅田园风情长卷”、“一曲乡村社会的牧歌”。和王跃文从前的作品不同,《家乡》的节奏较为舒缓。“这里慢慢悠悠写田园风光,慢慢悠悠写乡村文化的美感,这个过程也没有很强烈的情节,也没有很充分的故事,完全是靠语言慢慢的编织出来,这不容易,这是真正的文学。”潘凯雄说。
《家山》大胆使用方言俚语作为叙述语言。何向阳对此感受颇深,她盛赞小说中地道方言俚语的运用,同时注意到王跃文行文中的民间语文,例如对联、书信、报刊、官府告令、口号标语等特殊文本在小说中俯拾即是。她认为,“民间语文的运用,既传达了百多年来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也传达了自近现代以来中国的语言之变,前者着重史的部分,如社会生活、乡村民俗、时代变迁,后者则着意于诗的部分,如诗、文、语言的变化,其实也是人文之变、思想之变、情感之变。”
图片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大先
刘大先则认为,《家山》虽写乡土,但并不局限于乡土文学或寻根文学之中,这部作品实际上通达更为广阔的关于中国的叙事。他指出,《家山》“从中国本土的叙事传统里面找到我们的腔调,找到我们的声音,找到我们的语言表达方式。即来自于中国小说的雅正传统。”
“中国人的性情,在小说中体现得特别明显。从古典中国到现代中国,再到革命中国、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中国,我们的叙述中往往是现代和传统二元式的模式,但事实果真如此吗?《家山》中一再提及时代变了,人们穿的服装变了,发型变了,不裹小脚了,但是核心稳定的东西没有变,这就是我们薪火相传的文化传统。”刘大先说。
南都记者 黄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