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蚝”有来头!钦州的每只大蚝都不简单

在钦州,假如让人们选择一种最离不开的海鲜,大蚝必将高票胜出。据说,没有一只大蚝能活着离开钦州,因为它们不是被困在餐桌上,就是被困在烧烤摊里。
图片
这大概就是作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的魅力体现吧。
是美食,迟早要做成菜的
没见过蚝排,也吃过蚝肉。蚝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新奇,但没尝过钦州大蚝的朋友,千万别好奇它有多鲜美,不然年年秋冬季时,味蕾会催促你又该去钦州吃大蚝了。
图片
是美食,迟早要做成菜,即使钦州大蚝试图用略显磕碜的外壳,伪装成并不好吃的样子。据《钦州地方志》记载,早在350多年前,钦州湾一带的渔民已开始采蚝、制蚝、吃蚝。
图片
经过几百年的饮食发展,你能在今天的钦州找到烤、焖、蒸、炸等无数种不同形式、不同口味的大蚝美食。食蚝成为钦州饮食文化的璀璨一脉,庞大的食蚝菜谱仍在不断开发中,无论在高级酒店,还是在苍蝇小馆,亦或是家庭餐桌,都绕不开这一缕飘着淡淡海水味的烟火气。
一口一个大蚝,吃出“蚝”情壮志
千万别低估钦州人对大蚝的热爱,他们能一口一个大蚝,“吃”出个“中国大蚝之乡”来!
图片
据当地渔民说,祖辈曾靠“氽水”采蚝营生,费力又低产。新中国成立后兴起人工养殖,几十年的摸索与努力交出了高分答卷——全市15万亩以上养殖面积、15个标准化大蚝吊养基地、钦州大蚝品牌价值46亿元、钦州蚝苗繁育全国占比70%,每一个数字都让钦州“蚝”有幸福感!
图片
在以七十二泾海域为中心的连片万亩大蚝养殖基地上,蚝排绵延数十里,自成别样风景线,这都是钦州人“吃”出来的江山。
钦州大蚝并非一顿成名,从默默无名到城市名片,历经了很多个阶段:
从“中国大蚝之乡”到区域品牌百强,品牌价值不断攀升,钦州大蚝已经成为吸引力极强的城市新名片,令无数食客慕名前来钦州观光、吃蚝。
图片
在七十二泾、茅尾海和大风江中下游一带,连片的万亩蚝排一望无际,在这里能品尝到刚从海水中“出浴”的鲜美大蚝,软滑饱满、清甜回甘。只要胃够大,整片海都可以是你的厨房。
图片
钦州是养蚝的“天然牧场”,得天独厚的咸淡水资源,为大蚝育苗提供了绝佳的自然环境。
钦州大蚝采用浮排式人工养殖,即人工采集种苗之后,再将种苗移到宜养海域。大蚝在养殖过程不用药、不投喂,靠吃海水里丰富的天然浮游饵料繁育,是名副其实的绿色食品。
图片
观最美内海,品蚝情美味
钦州不仅是“中国大蚝之乡”,还是驰名中外的海港工业城市,大蚝虽与机械轰鸣的港口同属一个家园,但大蚝养殖场集中在风平浪静的内海区域,丝毫不受工业建设的影响,所以污染是不存在的!
图片
相反,在七十二泾海域,你还可以实现一边观最美内海,一边品鲜美大蚝,一边感工业发达的多重体验——七十二泾附近海域既是钦州大蚝的重要养殖基地,也是钦州有名的风景名胜区,从七十二泾码头坐渡轮去往龙门港镇,会途径遍满海面的蚝排,和被誉为“海岸卫士”的茅尾海的红树林,以及繁忙的码头作业区。
近年来,钦州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致力于协调好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在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下足功夫,交出了一份令人感动的环境保护成绩单。
图片
良好的生态资源,为钦州发展向海经济奠定了更好的基础,这里的大蚝以品质优、原生态而闻名远近。在大蚝的重要产区七十二泾,“观最美内海,品蚝情美味”已成当地脍炙人口的宣传标语。
吃蚝、赏景正当时!这个冬季,不如来钦州品尝鲜美大蚝,感受钦州大蚝的独特魅力吧!
✍️来源:发现广西、钦州发布
编辑:李芷睿
审核:莫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