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乌海建设提档升级

图片
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巡礼
聚焦“1+9”政策体系
图片
近年来,在乌海市委、市政府的强有力领导下,经过各区、各部门共同努力,社会各界和全体市民积极参与,全市健康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在健康环境、健康保障、健康服务、健康文化等领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健康乌海建设阶段性成果在疫情防控中得到充分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
记者了解到,根据近期出台的《关于推进全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及相关实施方案(简称“ 1+9”政策体系),乌海市将进一步推进健康乌海建设落实落细,加强健康服务能力建设,形成健康促进合力,着力提升群众健康水平。
到2025年,全市健康促进政策体系基本完善,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有较大提高,健康生活方式基本普及,居民主要健康影响因素得到逐步控制,重大慢性病发病率上升趋势得到有效控制,重点传染病、严重精神障碍、地方病、职业病得到有效防控,重点人群健康状况显著改善,人均健康预期寿命稳步提高。
图片
提升健康影响因素干预能力
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促进全社会健康观念转变。落实《乌海市健康科普发布和传播机制》,完善健康科普专家库,充实健康知识科普资源库,开办健康科普类专栏。深入开展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健康促进与教育行动,持续开展“健康巡讲”等主题宣传活动,争创全国健康促进区。2022年,全市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已达到30.6%。到2025年,力争每年上升1个百分点。
加快实施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建设。实施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建设国家试点,推动将健康融入各项政策。初步建立健康影响评估技术方法和路径后,2023至2024年,评估试点工作将提质扩面,政府所属各部门均至少开展1项公共政策健康影响评估,全市开展2—3项政府投资的重大工程项目评估工作;从2025年起,探索全面实施重要公共政策和重大工程项目健康影响评估工作。
持续推进健康乌海17项行动。建立健全健康乌海行动监测评价机制与考核框架。合理确定评价考核方法与细则,充分考虑指标的可获得性和考核的可操作性,突出重点问题和年度任务要求,增强针对性和导向性,及时发现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确保如期完成2030年行动目标。
健全医疗卫生综合监管制度。持续提升卫生健康监督执法能力,加强医疗执业资质和秩序监管。进一步推进“机构自治为主,执法监督为辅”的监管模式。严肃查处非法行医等违法违规和违反医德医风的执业行为,将医疗卫生行业行政许可、处罚等信息纳入全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接受社会监督。坚决打击销售假冒伪劣药品、保健食品等违法行为。
图片
强化重点疾病防治能力建设
加强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服务。推广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机制,提高规范化诊疗能力,做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多渠道管理服务,全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检出率达到5.5‰。加强专职心理健康教师配备和心理援助热线的建设与宣传。突出抑郁症、焦虑障碍、老年痴呆等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干预,建成有利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提高农区人群、城市居民、在校学生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
强化癌症防治。聚焦全市癌症防治需求,加快科技创新2030——“癌症防治研究”等技术的推广应用。扩大高发癌症筛查范围,开展重点癌症机会性筛查。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制定实施方案,成立工作专班,分解细化任务目标,推进“两癌”筛查标准化实施。启动区级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中心建设。
推动国民营养计划和合理膳食行动。建立健全营养工作和营养人才制度,壮大营养健康人才队伍。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三减三健”等为重点,持续开展营养干预和膳食指导,针对青春期、超重肥胖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和干预。全面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 
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和超重肥胖防控。强化家校“合力共管”模式。引导家长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禁止手机带入课堂。每学期开展2次视力监测,做到早发现、早预防。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每年下降0.5%;学生在校期间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体育活动,鼓励体质较差、肥胖问题突出的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类体育活动,形成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一体化促进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到2030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良率≥60%。 
加强艾滋病、地方病、职业病等重大疾病防治。继续将艾滋病疫情控制在低流行水平,突出重点人群和重点环节,有效落实综合防治措施。2030年,艾滋病全人群感染率控制在0.2%以下,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率达到90%。保持消除碘缺乏病状态。积极争取自治区级职业病防治院建设项目,目前,乌海市职业病防治院已加挂内蒙古自治区职业病防治院第三分院牌子。谋划建设职业健康保护大数据智能分析及可视化平台。2022年底已实现三区尘肺病康复站建设全覆盖。
图片
拓展和增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推动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构建涵盖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全面推动医养结合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推进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签约合作。促进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重点为社区(镇)失能(含失智)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实施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有效提升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和质量。
加大托育机构建设力度。加强公办托育机构项目建设,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2022年底前已申报公办托育机构建设项目3个。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扶持引导民营机构开展托育服务,逐年增加托位数量,改善托育服务质量。到2022年底,全市新增托位数超过700个。到2025年,每千人口拥有托位数达到4.5个,全市总托位数达到2500个。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深入推进国家卫生城镇巩固和创建。2022年起推进健康区、健康镇和健康细胞建设。统筹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强化以环境治理为主、以专业防制为辅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推动爱国卫生运动与传染病、慢性病防控等紧密结合。加大科普力度,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推动爱国卫生运动融入群众日常生活。
按照国家《关于加强村(居)民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的指导意见》,加强公共卫生委员会机制、队伍和能力建设。2023年底前,基本建立起常态化管理和应急化管理动态衔接的基层公共卫生管理机制,能够组织居民做好环境卫生工作,并协助提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殡葬管理监督、居民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
2022年,全国爱卫办依据《全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18版)》,对全国地级行政区划的407个市(区)2021年度健康城市建设工作开展评价。自治区12个盟市均参评,根据评价结果,乌海市被评为自治区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同时在全国健康城市建设自治区内排名第一,为健康乌海建设再添一张金色名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