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直击新冠感染冲击下的梅州医院:他们用生命守护生命

2023年的第一周,梅州市各大医院发热门诊迎来“下坡”拐点,发热患者人数平稳下降。然而,对于医务人员来说,寒冬尚未过去,急诊、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和重症监护室等科室的收治数仍在小幅攀升中。
图片
“保健康、防重症”,急诊是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之门”,重症监护室则是守住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新年新月万象始新,在中山三院粤东医院,医务人员在这场“退无可退”的生命战场,争分夺秒、全力救治,牢牢守住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底线。
图片
急诊科:24小时不停歇 急诊人冲锋在前
近半个月以来,中山三院粤东医院急诊医学科接受着最严峻的挑战。
晚上10时,急诊科副主任毛常青一刻不停穿梭在急诊抢救室和急诊监护室之间,“在急诊没有下班的概念,很多医护人员这几天都是直接住在科室里,随时待命。”
图片
急诊科副主任毛常青在一线奔忙。
由于急诊量激增,医院高度重视,从各临床科室抽调力量积极支援急诊,医护人员始终保持着高强度的运转。
在急诊内科,一名医生一个班次基本问诊量达到百余人次,“不夸张地说,别说吃饭、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而在抢救室内,时间更是按照秒来计算的,所有的危急重症抢救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几十多张床位满了又满,我们不仅要保障第一时间的抢救,还要在各临床专科的协助下,高效调度,减少抢救室内患者积压滞留。”毛常青说。
图片
抢救室里,每一位医务人员都像是踩着风火轮在高速运转。有的医生顶着发烧的身体,脸面通红地坚守在岗位上;有的护士因为嗓子病痛却又不得不多说话,熬了两三天后发不出声音;有的在箭步中突然停住脚步,靠墙倚着,和病人家属说“我回一回神,你先去窗口交费,等下回来找我”……
他们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与生命共舞,但同时更要抵抗住病毒的侵袭、忍受住高烧的“辣”、累瘫的“酸”和全身的“苦”。
图片
“咬牙坚持的不只有我们,还有其它科室的医护兄弟姐妹们。”毛常青说,“急诊人”三个字自有千钧重量,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使命,“疫情就像是一场考验,我们急诊人甘愿成为永远冲锋在前的那群。”
重症监护室:咬牙坚持 全力以赴
为了迎战重症患者高峰,在医院统一调度下,中山三院粤东医院重症监护室在人员上、床位上都进行了扩容。
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周向军表示,重症患者收治数量的大幅度增加,对ICU来说压力和挑战无疑是巨大的。
图片
ICU副主任周向军带领团队查房。
冲锋在前的情况下,不可避免地,十几名ICU医护人员生病“倒下”了。“一般刚病的时候,他们都在坚持着,直到高烧、体力不支才开始请假。”在ICU没有片刻的轻松,他们时刻在与死神打起拉锯战。
图片
ICU医生丘伟杰为病人做治疗。
“不敢多休息一天,这里全部都是危重症,气管插管比例高,呼吸机没有一台是空闲的。”还没有阳过的医生丘伟杰,已经连续上班半个多月。“我们是重症的守护人,是退无可退的最后一条战线,我们能做的就是守住自己的地方,守好我们的病人。”
新年到来,周向军说今年他的心愿是给科室里的医护人员轮流放个假。“也许也不用太久,也许就是春天到来的时候。”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连轴转的“救火”队员
“科室里很多同事都自愿带病工作,还常常连轴转,真的让人很感动。”说起战友们,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先既自豪又心疼。
图片
呼吸科主任李先查看病历。
“就拿我来说,几乎就住在医院里了。很多科室收治的患者都合并有呼吸道问题,所以要随时去会诊,去抢救……”记者见到李先时,他刚从消化内科抢救病人回呼吸科,一边看着病例,一边聊着。
中山三院粤东医院常务副院长魏波到呼吸科指导工作。
“为了保证新冠收治工作的顺利进行,院长魏波十分重视,经常一大早就过来科室指导工作,帮忙组织协调人力物力等,让忙碌的我们倍感安心。”李先说,重症病人最主要的表现就是缺氧,患者来到呼吸科后,医生会对其进行抗病毒治疗、激素治疗,对一些相对低氧的患者需要进行吸氧,甚至用一些高流量氧疗、无创呼吸机,个别呼吸衰竭的病人需要气管插管。
图片
目前,很多年轻医护仍是带病工作,尽管很累很辛苦,但他们总说自己还年轻,让年纪大点的同事去休息。
图片
图片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虽然任务非常艰巨,但只要我们齐心努力就没有翻不过的山,只要我们心手相牵就没有跨不过的坎。”望着忙忙碌碌的同事,李先感慨地说。
【全媒体记者】张柳青
【通讯员】粤东医院
【作者】 张柳青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