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放开,广州检出XBB:保外贸,防二次感染,两手都要抓

自今天(2023年1月8日)起,根据《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要求,中国正式取消了针对入境人员的核酸检测以及集中隔离措辞,也取消了“五个一”及客座率限制等国际客运航班数量管控措施等。
1月8日,来自南航的多伦多至广州的CZ312航班,于0:16落地广州白云机场,成为新规实施后的第一个入境航班。
图片
放开入境之后,二次感染的风险依然存在
但是与此同时,在开放入境前一天(1月7日),广州也在入境感染者中检测出XBB BQ .1等毒株,但尚未有社会面传播。这与上海类似,上海监测到的25例XBB家族中,有3例XBB.1.5,同样都是境外输入病例,未造成本土传播。
图片
从全面放开入境的信号来看,随着目前不再对入境人员进行大规模核酸检测,病例活动轨迹和密接也已经不做统计,在这种情况下,境外输入的毒株在社会上的扩散情况是比较难监控的。开放入境以后,已经不可能彻底阻断外国变异毒株进入我国了。
因此,对于XBB发生本土传播的可能性,依然值得关注与警惕。目前广州检测出XBB,但未在本土面传播,这或源于在开放入境之前,依然保留了核酸检测与入境隔离,这使得变异毒株被迅速排查出来。因此,在入境隔离期间获得的统计数据不能反应未来实际社会传播的特征。
尽管国内大部分人目前已经阳过,体内产生了抗体,但对XBB的防御效果还有待观察,并不排除二次感染的可能性。从新加坡卫生部消息来看,新加坡的XBB感染在2022年11月达到峰值,在二次感染方面,11月上报的新增病例中,23%的患者为二次感染。
图片
23%的比例放到中国内地,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据。
根据广州市八医院传染病研究所副所长李锋的说法,国外公开发表的基础研究数据显示,感染奥密克戎BA.5或BF.7后,从中和抗体角度来分析,对BQ.1的交叉保护效果会因为病毒产生的突变而降低;XBB是从BA.2演化而来,属于奥密克戎的另一个分支,交叉保护能力会降低,但并没有完全消失。
从免疫学原理来说,感染后中和抗体类似身体的“守门人”,会把认识的病毒“拒之门外”,病毒变异幅度较小,还是会被认出,继而对人体进行保护,但当病毒突变越来越多的时候,往往就识别不了,二次感染就此产生。
简单来说,目前阳康群体产生的抗体对XBB也依然有一定的交叉保护能力,但相对奥密克戎,抗体对XBB的入侵的交叉保护能力降低了,依然有二次感染的可能性。
这意味着,群体免疫对于预防BQ.1和XBB新突变株感染的作用较弱,新突变株会逃逸之前疫苗接种和自然感染所建立的免疫屏障。
降低国外变异毒株风险:有效疫苗依然关键
因此放开入境之后,一切还有待观察,当然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密切监控外国毒株的传播情况,尽量把风险控制在较低水平,毕竟,我们刚刚经历了一轮BA和BF毒株的感染,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正在逐步感染过峰,按照抗体产生的时效来看,国内人群基本具备了短期的针对奥密克戎的免疫力,至少在半年内感染数量会比较平缓。
但国外的变异毒株种类多,传染性越来越强,防止境外变异毒株输入已经成为许多民众的呼声。
尤其是从当前XBB的传播特征以及对抗体的突破力来看,如果不加重视的话,是否会在不远的将来发生一波XBB的疫情,目前还很难说,但如果短时间内的二次感染,对人们的信心与消费的打击都是很大的,医疗系统也将面临又一次冲击。
而要避免二次感染带来的风险, 疫苗的防护研究依然要加强。
但从目前来看,国内聚焦点都在辉瑞 Paxlovid药,但Paxlovid只是针对部分重症病人有一定的效果,并非面向全人群的新冠治疗药物,并且有不少副作用,它只是适合部分高龄高危人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未来对抗病毒的进化,基于中国人口的庞大基数,在特效药之外,有能够建立免疫系统的有效疫苗始终才是关键。
日前有消息指出,日前武大科学家,发现了病毒进化规律,设计新光谱疫苗对抗病毒突变,并表示“未来或许五到十年打一针广谱疫苗就够了”。而广谱疫苗可覆盖XBB变异株。
图片
根据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徐可教授介绍,这款疫苗有别于传统的单序列疫苗,采用这种方式 做出的广谱疫苗比过去我们追着病毒跑要好了很多,已经走到了病毒的前面。
图片
基于国外流行的优势株XBB.1.5和BQ.1.1在国内引发的关注,该研究团队分析,Span抗原所包含的6个共性突变位点,在这些最新的奥密克戎变异株中仍有很大程度保留。针对最新变异株的疫苗中和抗体试验正在进行中。
当前,武大的研究尚在实验室层面,距离广谱疫苗的真正应用还有一段距离。在当前,许多人开始奔赴中国香港、澳门接种复必泰疫苗,复必泰是可在两剂灭活疫苗的基础上加用的mRNA疫苗“异种疫苗”,在两剂灭活疫苗的基础上,加用mRNA疫苗等异种疫苗,预防效果会明显提高。因此,从当前入境放开,许多内地人去香港澳门打疫苗的风向来看,国内的有效疫苗的研发与引进无疑是需要加快进度了。
保外贸与防二次感染,两手都要抓
当然,入境全面放开,其实更多是源于外贸经济上的严峻形势,我们等不起了。
全面放开入境的好处,一方面是人流、物流将更加顺畅,经济社会生活各领域都有望加快恢复,经济活力将得到有效释放。可以有效拉动包括航空、旅游、中介服务、会展等相关行业快速回暖。另一方面是可以重振外贸业务
外贸形势现在有多严峻?数据显示,去年下半年以来国有企业出口总额下降超35%,很多外贸厂家反馈春季订单普遍下滑40%以上。而美国在中国的制造业订单下降了40%,美国不仅仅是减少了中国的外贸订单,对越南、印度等国家的外贸订单也在减少。11月份,中国大陆对欧盟的出口数据环比10月份也出现了下降,而东盟是11月当月中国大陆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增速中唯一录得正增长的经济体。
有消息指出,上海港,宁波港,广州南沙港,深圳盐田港等沿海港口目前大量集装箱空置,无单可接,与过去集装箱一箱难求形成了鲜明对比。大量集装箱空置意味着上游的交通运输、销售、生产制造都不好做,而这些环节又牵扯到大量的就业。
简单来说,目前包括广州内在的一二线城市,外贸业务的严峻形势已经到了不得不重视的程度。
全面放开入境,本质是为外贸业务的提振创造更好的条件,现在国内的需求疲软,也与外贸出口业务在过去两年的低迷状况相关,毕竟,从广州来看,许多涉及到制造业的产业链没有赚到的出口的钱,对内循环的拉动作用也因此力度不够,总的来说,内需的改善与刺激,也需要外贸业务的恢复与提振,因此,外贸业务已经等不起了。
但是如何在放开入境的情况下,确保民众的健康以及避免国外变异毒株在国内的流行,其实是保护我们这一次艰难过峰、形成群体免疫的成果。
在今天的情况来看,保外贸与防病毒需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现在国外一众国家对中国入境都开始收紧防疫,国内对国外入境全面放开,风险并不对等。放开之后,降低外部输入的变异毒株对国内目前相对安全的环境的冲击,这事关国内经济消费的反弹以及外贸业务未来的持续正常运转。
在目前的情况下,在特效药之外,有效的疫苗、有效的病毒监控措施,或许依然是不可忽略的手段,我们过于偏重于保外贸保经济,但对变异毒株的输入有效阻断能力、防御能力与经济外贸的恢复是呈正相关的,不可偏废其一,这或许需要我们对此有足够清醒的认知与准备。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