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商标之争,中国红牛胜诉!

千亿功能饮料江湖,王者红牛的中泰商标之争,始终牵动着业内外人士心弦。
鏖战六年,诉讼大战,中国红牛连吃败仗。如今,凭借着一纸50年协议书,六年中泰红牛之争,终于迎来一个历史性转折点。
中国红牛,赢了!
中国红牛胜诉
日前,中国红牛(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发布声明,正式宣告了其胜诉的消息。
声明显示,其已收到深圳前海法院判决书,法院支持了其全部诉讼请求。其中最核心的点便是,1995年11月10日合资四方签订的50年合作《协议书》第一条有效。
即“只有中国红牛有权在中国境内生产、销售红牛饮料。未经书面同意或许可,泰国天丝(泰国红牛)不得在中国境内生产或承包给其他公司生产或销售红牛饮料同类产品。”
图片
▲ 图源:中国红牛官网
这一判决,无疑是对中国红牛自1995年始享有在中国境内独家经营红牛饮料50年的合法性进行了确认,也对泰国天丝及其他任何第三方在中国生产销售红牛饮料行为的非法性进行了确认。
连吃败仗后,中国红牛终于凭借50年协议扳回一城。
广东省食安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表示,这一纸判决,将给中国红牛六年来胶着的系列纠纷和市场战带来深刻影响和实质性的重大转机。
事实上,尽管在此前连战连败,但此次中国红牛的胜诉并不突兀。
自2016年起,中国红牛与泰国红牛之间便围绕“品牌授权”打了一系列的官司。纷争6年,互发诉讼20多起,中国红牛多数处于势弱一方。
纷争之中,中国红牛口中的“50年协议书”成为最关键证据。
不过,由于中国红牛始终未能提供这一50年品牌授权原件,最高法还曾在2020年以“50年协议”存疑为由,做出了红牛商标属于泰国红牛的终审判决。
图片
▲ 图源:红牛RedBull微信公众号
直到去年9月份,这场系列诉讼案中的关键证据“50年协议书”终被司法鉴定为真。一旦该结果被司法机构采信,局面或将迎来重大逆转。
这场逆转,则在如今诞生。
当然,六年纷争已过,即便中国红牛如今胜诉,泰国红牛也并不愿就此罢手。在中国红牛发布声明次日,泰国红牛也回应称,该判决是一审判决,存在重大错误,目前已启动上诉程序。
这场中泰红牛纷争,或许还要持续下去。
中泰红牛之争,缘起何方?
这场旷日持久的中泰红牛大战,起于中国红牛诞生20年后。也是在那一时刻,一年能卖出55亿罐的中国红牛,开始顶峰转折。
2015年,中国红牛诞生20周年,但与此同时,其经营时间也到期了。
事实上,红牛并非中国本土饮料,而是由泰国华人许书标在1966年研制成功,并相继引入东南亚、欧洲等市场。
1995年,许书标遇到了另一外泰国华人严彬,后者自告奋勇,前往开拓中国市场。而他,便是后来的中国红牛之父。
图片
▲ 图源:红牛微信公众号
按照中国红牛的说法,在当年许书标给严彬进行红牛品牌授权时,授权期限是50年,这50年间,中国红牛拥有红牛品牌在中国的独家经营权。无论是泰国红牛,还是其他第三方,未经允许都无权在中国境内生产或销售红牛饮料。
但是,按照当时的中国法律,50年协议无法进行工商备案。
彼时,中外合资企业合营年限一般为10年至30年,还没有“50年”的先例。为此,双方选择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即中国红牛先登记20年的经营期限,待到期后再依据双方签订的“50年协议书”重新续约即可。
只可惜,这样的折中方案,为如今中泰红牛之争留下了伏笔。
2012年,距离中国红牛20年经营期限还有3年之时,许书标高龄病逝,其偌大商业帝国留给了自己的11个子女。
图片
▲ 图源:网络
2015年,许氏子女掌管的泰国红牛不再承认所谓的“50年协议”,不仅不与中国红牛续约,还罢免了严彬的中国红牛公司董事长职务,要求其停止使用“红牛”商标。
严彬当然也不愿让步,于是,自2016年起,双方便就“品牌授权”一事打了一系列官司。纷争六年,互发诉讼20多起,中国红牛品牌到底属于谁,成为了最大的罗生门。
泰国红牛声称从来没有所谓的50年协议,中国红牛则据理力争,但一度因年代久远,拿不出具体“协议书”而处于劣势。
直到如今,“50年协议书”被法院判决有效,中国红牛终于占到上风。
功能饮料市场已变天
中国红牛赢了,但市场早已变天。
在中泰红牛忙着商标大战之时,也意味着“红牛”自身陷入品牌内耗,给了后来者可乘之机。挑战者开始不断出现,东鹏特饮、乐虎等一批功能饮料新锐开始抢占市场。
2013年,也就是许书标与世长辞的第二年,达利集团推出“乐虎”,布局功能饮料赛道。同年,东鹏特饮也找到谢霆锋代言,二者无论是包装还是广告语,都以红牛作为标杆,竭力汲取行业老大的精髓。
图片
▲ 图源:乐虎官方微博
在外观上,乐虎、东鹏特饮都采用金色包装;广告语上也全部主打抗疲劳,前者是“喝乐虎,提神抗疲劳”,后者则是“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
到了2015年,中国红牛失去经营权之后,这东鹏和乐虎更是加大了营销力度。
后来者们通过塑料包装等方式降低成本,进而打出低价策略,在营销上也大力赞助各种体育活动,走红牛曾经走过的路子。
这般穷追猛打下,仅仅在2019年,红牛的市场份额便从巅峰时期的80%下滑至57%,可谓是硬生生被后来者们割去了大片的肉。
相反,东鹏特饮和乐虎则分别以15%和10%的市占率成为中国功能饮料江湖的老二和老三,成为市场新贵。
当然,除了东鹏特饮和乐虎之外,还有一名极其特殊的后来者,战马。2017年,战马功能饮料横空出世,就连广告语都直接套用红牛的“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
究其原因,战马正是严彬所创立。彼时的严彬,为防范泰国红牛威胁,一边与其进行着红牛商标大战,另一边则是推出了战马,为自己留一条退路。
图片
▲ 图源:战马广告截图
就这样,在红牛自身忙于品牌内耗之时,一鹏、一虎、一马,乃至许多不知名品牌纷纷踏进功能饮料战场,市场进入混战。
此外,泰国红牛自2019年所推出的红牛安奈吉饮料、红牛维生素风味饮料等,外包装与中国红牛所生产的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极其相似,毫无疑问,这对红牛品牌而言更是一种伤害。
品牌内耗、后来者冲击,或许“红牛”品牌才是这场纷争的最大牺牲品。
*编排 | 又耳  审核 | 又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