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主题!高质量打造滨城核心 “于响”:滨城之“心” 滨城之“欣” 滨城之“新”

不久之后的一天,当你搭乘高铁来到滨海新区,走出滨海高铁站的一瞬间,你会邂逅一座蓬勃发展的现代商务区。这里河海相拥、环境宜人,海河两岸绿色走廊为市民提供了优美休憩空间;这里高楼林立,鳞次栉比的现代化建筑和错落有致的天际线映入眼帘;这里产业兴旺,大批企业聚集于此,日益成为滨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这里便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于家堡金融区和响螺湾商务区(以下简称“于响”片区),也是滨城的核心。
图片
“于”无声处“响”惊雷。1月9日,滨城核心区“于响”片区向外界开展高质量推介,递出十余年发展打造的响亮“名片”,标志着滨海新区落实天津市“津城”“滨城”双城战略,举全区之力全面推动“于响”片区规划建设和跃升发展。
进入新时代,“于响”片区被赋予滨城城市客厅、现代金融中心和新经济总部基地三大功能定位。站在发展拐点,如何爬坡过坎、再闯出一片艳阳天?为此,滨海新区及天津经开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倾力破解体制上的障碍、机制上的梗阻、结构上的矛盾,持续激发城市活力。天时、地利、人和,围绕全面建设滨城之“心”,推动滨城之“欣”,创造滨城之“新”,“于响”片区跃升发展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图片
塑滨城之“心”
滨城城市客厅聚“人气”
在滨海新区新一轮体制改革后,天津经开区以“开发区+自贸区”新模式为泰达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于响”片区的空间格局和功能定位实现了重构,经过对城市功能的不断提升,为天津经开区全力打造美丽滨城核心区,贡献了“最美一公里”。“于响”片区虽蕴藏巨大潜力,但烟火气不足的问题仍在。因此,天津经开区将大力发展会议会展、大力发展消费经济、大力激活文旅资源、大力健全设施配套,充分塑造亮点,打造高品质滨城城市客厅。
在会议会展方面,天津经开区将不断强化载体支持,充分发挥“于响”片区周边10余家星级酒店、50余幢楼宇资源作用,为各类行业峰会、高端论坛提供优质举办场所。同时,不断强化政策支持,给予总额不少于1亿元的专项资金,为在“于响”片区举办各类高端会议的,予以办会经费、人员费用等方面实实在在的补贴支持。积极承办筹办高峰会议,持续办好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中国商业保理行业峰会等“永久会址”行业峰会。积极承办各类国家级会议、科学技术论坛、商业商务论坛等各类高端会议,逐步扩大“滨城”会客厅品牌效应。
为大力发展消费经济,天津经开区将着力打造“于响”片区街区商业体系,形成由塘沽南站特色商街、TOD轨道商业节点、滨河商业、沿街商业组成的,分级合理的商业布局体系。有力引入优质消费品牌,汇聚层次多样、覆盖“衣食住行游娱购”全生态的商业资源,提供高品质的商业服务。全面释放商用空间资源,对租用“于响”片区的楼宇底商、地下商业街的经营者,天津经开区制定了鼓励政策,给予专项补贴。为促进消费,天津经开区还将持续推出“泰划算”消费券,每年拿出5000万元,让居民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补贴。此外,天津经开区还将精心组织办好泰达龙灯会、夏日艺术季、泰达马拉松、工业旅游节等特色活动,有力活跃消费氛围。
“于响”片区文旅资源丰富。为进一步激活区域文旅资源,天津经开区将围绕塘沽南站,投资80亿元,启动城市更新,协同天津茱莉亚学院,打造文化创意和艺术培训商业街区。同时,联通外滩公园和滨河公园,打造海河后十公里世界级滨水名片。依托M0新型产业用地,经开区还将导入智能科技和医疗健康类高端项目。经开区还将围绕潮音寺,联动关帝庙,“打造一个中心公园,一条民俗商业街,一座禅文化潮音里”,以此为核心,拥河发展,形成传统与现代相交融的滨河文旅产业带。围绕大沽船坞,进行系统策划,打造天津近代工业博物馆,让近代工业发祥地焕发新活力。此外,放大天津茱莉亚学院影响,扩大与国内外顶尖音乐院校的合作,打造国际知名音乐教育和培训基地。
天津经开区还将大力健全设施配套,未来三年全面补短板、强配套、提品质。据了解,天津经开区将强化完善交通配套,加快安阳桥、于新桥建设,2024年竣工通车;打通洞庭路、新华路、上海道等断头路,3年内核心区主干路网全部连通;构建智慧交通体系,扩充智慧停车场资源,建设更多智慧充电设施,使“于响”片区出行更便捷、更智慧。天津经开区还将强化完善教育配套,年内启动和平保育院滨海分院建设,全面加速泰达岳阳道小学、耀华中学滨城学校、华东师大泰达学校建设进度;支持楼宇内设置多轨制幼儿园及托幼机构,新引进1—2家全国知名学前教育机构,加快形成从学龄前到高中阶段“全体系”的基础教育优质示范区。天津经开区将强化完善医疗配套,积极引进国际化医疗康养机构,大力引入妇儿医院,设置区域健康管理中心,打造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泰达样板。
一座令人惊艳的现代化城市“会客厅”,正呼之欲出。
助滨城之“欣”
现代金融中心聚“财气”
作为国家首批产融合作试点城区,天津经开区“包揽”了天津市大半的创新型金融产业,而大部分金融创新就发生在“于响”片区。因此,打造现代金融中心也是该区域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
天津经开区将打造北方基金资管行业聚集区,依托滨海基金小镇,构建基金资管行业生态圈。天津经开区将大力培育和引进创投基金、股权投资基金、证券投资基金等各类基金,围绕“募、投、管、退”全流程,搭建各类平台,开展专业化服务。积极争取天津OTC开展区域股权市场创新试点,全力推动S基金(二手份额转让基金)落地,为投资者提供新的退出方式。同时,做深做实自贸区跨境投融资综合服务中心,推动QFLP(合格境外投资合伙企业)基金投资一级或一级半定增市场,争取QDLP(合格境内投资合伙企业)试点政策,为企业高效利用国内外资金提供便捷通道。此外,启动“泰达上市预备板”,建立梯次培育机制,出台专项激励措施,三年内挂牌企业达到100家,实现上市企业数量和公司市值倍增。
保理产业更是天津经开区领跑全国的一块“金字招牌”。目前,天津经开区保理企业近200家,资产总额超1500亿,占全国20%,发行全国首单保理公司债券,开展全国首笔跨境人民币保理业务,实施全市首单ABS业务差额征税,在全国商业保理行业发展中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
下一步,天津经开区将打造“中国商业保理之都”,着力巩固和强化商业保理优势,在政策上持续创新,推动未来收益权、非融资性票据保理等政策落地;在模式上持续拓展,推动跨境保理、碳保理等业务发展;在标准上持续完善,推动业务规则、合同规则等不断更新;在司法保障上持续强化,推动商业保理专业法庭、专业仲裁委员会、金融纠纷调解组织建设;在融资服务上持续深化,扩大“商业保理融资服务联盟”主体数量,提升保理企业银行授信规模。“十四五”期间,区域保理企业资产规模翻一番。  
一座产业澎湃的现代金融中心,正蓄势待发。
创滨城之“新”
新经济总部基地聚“商气”
随着天津自贸试验区、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战略的落地实施,“于响”片区产业愈发聚集,区域发展源动力越来越多地被释放。为了加速新兴产业发展,天津经开区将着力推动新经济总部加速聚集,带动产业发展提质升级。
为招引全国资源,承接首都资源,聚集“津城”“滨城”资源,天津经开区将下大力气吸引央企、国企、民企以及外企的各类型总部,拿出实实在在的硬核政策支持项目落地。依托优质楼宇资源,发挥便捷交通优势,打造总部办公聚集地。
与此同时,天津经开区还将全力推动平台经济新升级。依托现有优质平台企业基础,重点发展交通出行、生活服务、网络货运、泛娱乐、互联网医疗、灵活用工、教育培训等类型平台经济,制定针对性政策,支持平台经济探索新的应用场景,开发新的业务模式。我们将加快建设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搭建公共平台,助力创新发展。天津经开区还将打造滨城工业品直销平台、城市消费品免税店等新平台,携手区内企业展示形象,直销滨城产品,实现“买全球、卖全球”。
天津经开区还将用足用好天津港的战略资源,提升港航服务能级,打造航运服务聚集区。如制定航运经济专项支持政策,大力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推动航运经济、航运金融、海事法律服务加快发展。打造“航运大厦”,着力吸引国内外航运领先企业区域总部,理货公司、货代公司、船舶经纪公司等市场主体聚集。支持设立特色航运金融机构,提供船舶租赁、航运保险、信用评级、海损理算等专业化服务。
一座厚积薄发新经济总部基地,已开始发轫。
“于响”片区“二次创业”的发令枪已经打响,新一轮大发展的热潮已经掀起。下一步,在滨海新区《关于支持滨城核心区于家堡—响螺湾片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黄金十条”的基础上,天津经开区还将出台四大方面相关实施细则,在招商引资、楼宇资产、人才引进、融资促进、企业服务等方面,拿出有力措施,与各界企业一道,推动“于响”实现全新跃升。
转载须注明来源滨海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