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尼廊道及其周边地区资源环境基础与承载能力考察研究

图片
南亚通道建设以青藏铁路—拉日铁路—中尼铁路沿线及其周边地区为核心,辐射整个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国家和地区,对青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和“美丽中国”之西藏2035目标实现和2050愿景绘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图片
▲ 南亚通道及其周边地区示意图
南亚通道资源环境基础与承载能力考察研究”隶属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是任务十“区域绿色发展途径”专题研究之一(专题编号:SQ2019QZKK1006),旨在解决南亚通道建设的人居环境基础“底线”问题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上线”问题,为南亚通道建设和“美丽中国”之西藏2035目标实现、2050愿景绘就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2018~2019年,“南亚通道资源环境基础与承载能力考察研究”科考分队,根据任务书部署,赴西藏拉萨市、那曲市、阿里地区、日喀则市、林芝市与山南市共6地/市、37区/县(含16个边境县、5个口岸)开展了为期31天、行程超过7000km的中尼廊道及周边地区综合科学考察
图片
▲ 考察路线及主要科考区
科考分队重点考察研究了中尼廊道及其周边地区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供给与消耗特征以及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
建立了中尼廊道及其周边地区资源环境基础与承载能力评价基础数据库和专题数据库;
完成了中尼廊道及其周边地区人居环境基础考察与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
完成了中尼廊道及其周边地区的土地资源、水资源与生态承载力基础考察与分类评价。
科考主要成果反映在《中尼廊道及其周边地区资源环境基础与承载能力考察研究》(封志明等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2.10)一书中。
图片
本书共分为8章。
第1章概述了科考方案与科考活动,特别就科考背景、科考内容、科考方案和考察路线作了相应说明;
第2章基于开展的118户入户访谈和调查问卷,分析了中尼廊道及其周边地区农牧户的农牧业生产与消费特征;
第3章基于统计数据与调研资料,多尺度探讨了人口分布及其聚疏变化;
第4章基于地形、气候、水文、植被与土地利用/覆被,从分类到综合,定量评估了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与限制性;
第5~7章,分别从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等视角,从南亚通道地区(主要包括拉萨和日喀则两市)、中尼廊道及其周边地区和重点口岸地区(普兰县与普兰口岸、吉隆县与吉隆口岸、聂拉木县与樟木口岸、定结县与日屋–陈塘口岸、亚东县与亚东口岸)三个不同空间尺度,定量评估了南亚通道不同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及其承载状态;
第8章全面阐明了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规范,以供相关研究者、决策者参考和使用。
书末附有“南亚通道资源环境基础与承载能力考察日志(2018~2019年)”。
亮点成果如下:
1. 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表明,中尼廊道及其周边地区人居环境以临界适宜与不适宜为主,近2/5人口集聚在占地不足3%的人居环境适宜地区;其中,重点口岸县(普兰县、吉隆县、聂拉木县、定结县和亚东县)人居环境普遍以临界适宜为主,口岸地区人居环境普遍优于所在县域平均水平。
图片
▲ 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分区
2. 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表明,2000~2015年,中尼廊道及其周边地区耕地资源承载力整体呈现波动上升态势,土地资源承载力平衡有余。草地资源承载力受气候影响波动显著,整体处于临界平衡状态。受人口集聚的影响,重点口岸地区耕地资源承载力普遍下降,人粮关系多由平衡状态转为超载状态,个别地区土地资源超载严重。
图片
▲ 耕地资源承载状态
3.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表明,中尼廊道及其周边地区在可利用水资源条件下,都具有较强的水资源承载力,但在现状供水条件下,水资源承载力相对有限,目前多数县域水资源承载力处于盈余或平衡状态,人口集聚的城区水资源承载力已经处于临界超载状态。重点口岸县水资源量及可利用水资源量都较为丰富,水资源仍有较大的承载空间。
图片
▲ 可利用水资源承载力
4. 生态承载力评价表明,2000~2015年,由于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中尼廊道及其周边地区生态承载力有所下降,但多数地区生态承载力处于盈余状态,超载状态主要发生在人口富集的地区。中尼廊道口岸地区所在县域生态承载力处于富富有余或盈余状态,但作为连接境内外的通商要道,流动人口带来的生态压力不容忽视。
图片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未来在推进中尼廊道建设、口岸优化布局与边境发展战略时建议
依据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与限制性,突出边境特点与口岸特色,避免重复发展、同质发展与临界发展;
协调土地利用各方利益,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探索建立节约集约用地的新机制;
现状供水能力已经不能满足区域不断扩大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模对水资源的需求,中尼廊道及周边地区供水能力亟待提高;
从生态供给侧与需求侧两端,制定中尼廊道地区生态保护措施,加大重点口岸生态脆弱区生态保护力度,以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
本文摘编自《中尼廊道及其周边地区资源环境基础与承载能力考察研究》(封志明等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2.10)一书“前言”“亮点成果”,有删减修改,标题为编者所加。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丛书)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ISBN 978-7-03-073280-4
责任编辑:石 珺 李嘉佳 朱 丽
本书基于2018~2019年中尼廊道及其周边地区资源环境基础与承载能力考察研究,从人居环境适宜性到资源环境限制性,建立了中尼廊道及其周边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从南亚通道地区、中尼廊道及周边地区和重点口岸地区等三个尺度,系统评估了中尼廊道及其周边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及其超载风险,定量揭示中尼廊道及其周边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时空格局与变化规律,以期为南亚通道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本书可作为地理科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等专业科研用书,也可供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区域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科研、管理人员参考使用。
(本文编辑:刘四旦)
一起阅读科学!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