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反导试验画面公布:用于进攻的福建舰,有了更坚固的“盾”

央视播出的军事节目中,我军某部正在试验某款新型防空导弹,从画面中可以看到新型防空导弹的标靶,是以不到10米高度,超低空掠海高速飞行的导弹,而防空导弹在这样的状态下,精准将标靶击毁。
图片
(超低空掠海飞行的靶弹)
通常情况下,导弹的标靶是静止状态或者低速移动状态,而这次新型防空导弹试验,是在高速掠海飞行的状态下进行,想要拦截成功,难度非常高。有不少网友猜测会不会是我国的海红旗9防空导弹?
这种可能性不大,为什么呢?海红旗9防空导弹虽然有能力进行打击超低空飞行的导弹目标,但是海红旗9防空导弹是2000年左右,就随着第一艘052C驱逐舰一起服役的防空导弹,已经过去二十年了,现在央视没有必要将其描述为“某新型防空导弹”。
所以这次防空导弹的掠海拦截试验,很可能是海红旗9的后续版本,比如海红旗9B;也有可能是未公开的、更先进的型号。
在茫茫的大海中,超低空飞行的反舰导弹无疑是舰艇最大的威胁,原因是什么呢?首先舰艇上的雷达探测有盲区,反舰导弹在贴近海面十几米,甚至几米的高度飞行。
图片
(052C/D桅杆顶部的球,就是近防雷达,但055取消了这个球)
受地球曲率的影响,一般的近防雷达,对海面超低空飞行目标的探测距离在40公里左右,按最坏的情况,即使舰艇雷达第一时间发现反舰导弹,在这样的距离下,对高亚音速的反舰导弹而言,三分钟就能够飞到,超音速反舰导弹几十秒就能飞到,留给舰艇反应的时间很短。
为了克服海面曲率影响,驱逐舰雷达位置越高,视野越好,看得越远。052C/D桅杆顶部的球,里面是近防雷达,站得最高,看得最远,专门对付来袭导弹。但055有了更先进的设计,取消了这个球。
图片
(海红旗9防空导弹装备在052C型驱逐舰上,起飞点火后迅速拐弯)
其次就是舰载防空导弹有最低射高,很多防空导弹都有自己的最大射高限度,如果攻击的反舰导弹贴海飞行,低于防空导弹最低射高,那么防空导弹无法拦截飞来的反舰导弹。
我国早期服役的海红旗9防空导弹,采用高抛弹道,能够以俯冲的方式拦截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这也是一般垂直发射的防空导弹的常用弹道,比较节省燃料、增加射程。
图片
(防空导弹高抛弹道拦截靶弹动图)
海红旗9防空导弹装备在052C驱逐舰上,现在海红旗9防空导弹已经有了多种新改进,性能大幅度提升,可以拦截高速机动的飞行目标,而且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射程,能够为水面舰艇提供远距离的保护,同时对低空飞行目标有很强的识别和拦截能力。
反舰导弹贴海飞行的难点在于反舰导弹如何与海面保持几米的距离,而且遇到海浪还能及时调整自身高度。法国“飞鱼”导弹做到贴海飞行,是在“飞鱼”导弹上安装能够控制飞行高度的高度表,通过运用脉冲或者连续波技术发出电磁波,计算出导弹距离海面的高度,从而保持导弹与海平面的距离。这是一种很经典的技术,不算先进,但仍只有不超过十个国家掌握。
图片
(导弹掠海飞行并不容易,受到海面的影响很大)
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还有可能遇到另一个问题,那么就是反舰导弹飞得那么低,会不会撞到鸟类或者露出海面的鱼类呢?其实这种概率非常低,反舰导弹以高音速甚至高超音速飞行,会产生强烈的激波,这种激波能够对靠近的鸟类和鱼类造成致命的伤害,如果离得较远,激波也能够提前吓退它们,大大降低反舰导弹被撞的概率。同时,反舰导弹体积本来就很小,被撞的概率就更低了。
图片
(垂直冷发射的海红旗9改进型防空导弹)
央视公布的新型防空导弹打靶训练视频,说明三件事:
一是我国海军能够模拟敌人的攻击导弹,可以说明不仅我国的反舰导弹具有贴海高速飞行的能力,就连打靶的靶弹,也能全面拟真。
二是海军用防空导弹成功拦截“敌人”的攻击导弹,也说明我国海军具有拦截高速贴海飞行导弹的能力。
三是我国海军雷达能够及时发现贴海飞行的反舰导弹,说明我国海军的雷达具有很强的探测能力。
图片
(此前国外研判照片,认为是解放军潜艇发射鹰击18)
这次的训练是我们自己模拟敌人的导弹攻击,然后自己再拦截敌人的导弹,很像金庸小说里周伯通的左右互搏术,用自己的左手和自己的右手打架。在没有真正敌人与之较量的情况下,用自己最坚固的盾去拦截自己最厉害的矛,这样的方式是最能够检验自身实力和提升自身实力。
这次罕见公开反导拦截的实战画面,向外展示我军的雷达在发现高速低空飞行目标后,果断启动防空导弹进行拦截,拦截速度之快,打击目标精度之高,也是一种自信和进步。
图片
(未来福建舰服役后,需要驱逐舰远海保卫)
解放军海军不断进行反导拦截攻防演练,说明我们不仅拥有厉害的矛,也有坚固的盾。这对于保护解放军航母编队,增强远海战斗力,都有极大的意义。福建舰是完全用于机动进攻作战的武器,新型防空导弹,也是构筑航母编队“盾牌”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