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了”10天还没转阴?转阴慢的人有这5个特点!教你这几招

一般来说
感染奥密克戎的患者
5到7天后可转阴
但临床中
有部分患者转阴比较慢
近日
有不少街坊反映
自己“阳”了十几天
迟迟不转阴
图片
21岁的李女士“阳”了17天,抗原自测一直是阳性,她自感还有点咳嗽,有痰,有点喘。
50岁的杨先生“阳”后第10天自测是阳性,被单位要求上班,第20天再测抗原还是阳性,感觉身体没有什么不适。
另一位张女士,阳后第13天自测转阴,她上班几天后自测又阳了。
转阴慢的人有哪些特点?
近日,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平时运动量越多的新冠患者在确诊新冠后的90天内住院或死亡风险越低,这项研究覆盖了美国194191名成年患者。
研究还显示,对于患有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或肥胖等慢病的患者来说,锻炼越多,住院率或病死率就越低。
我国医生通过观察广东省中医院琶洲方舱医疗队治疗的6000多个病例,同样发现,经常运动的患者出现重症的情况要少很多,而且转阴时间也比普通患者要短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詹少锋主任医师分析,转阴慢的人,可能与多种原因有关:
发生感染时接触的病毒载量较大
病毒载量较大,清除病毒需要更长时间,于是就出现转阴慢。
可能与感染的毒株有关
不同毒株,转阴的时间也有差异。
与患者自身的免疫力有关
有部分患者免疫力比较低,或阳后不注意休息,导致病毒清除慢。
这部分患者要格外当心,由于免疫力低,新冠病毒感染后容易合并细菌感染,导致病情加重。
不排除发生了再次感染的可能
新冠病毒变异非常快,第一次感染产生的抗体,对于变异了的毒株,有可能失去了保护作用,而在短期内再次感染。
除此之外,医生发现症状容易加重、转阴慢的新冠患者有5大特点
情绪易焦虑
胃口不好
大便不通畅
肥胖
基础病多
转阴慢通常是什么体质?
从中医临床看,转阴慢的人群多存在以下5种问题,所以治疗康复过程中,要注重体质调理。
湿郁化火
表现为精神紧张、低热、咳嗽、痰多、咽痛、口干苦、烦躁等症状。
脾虚湿阻
表现为胃口不好、咳嗽(遇风加重)、疲倦、腹胀等症状。
图片
痰湿肥胖
表现为肥胖、头晕、胸闷、腹胀,或症状不显、病势缠绵等症状。
痰热内结
表现为大便秘结不畅、燥实难排,或血糖、血压居高,睡眠差等症状。
图片
脾肾不足
表现为年龄大、基础病多,精神疲倦、乏力、怕冷、痰白、胃口差等。
长时间没转阴
该怎么调理?
对于转阴慢的“体质”,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晒晒太阳
中医认为,适当晒太阳是流通气血、令阴阳相合的良方,冬日晒太阳,不仅可驱寒保暖,更可益气温阳、散寒通络。
具体如何晒?中医建议,可主要晒背及四肢,尽量直接与太阳光接触。晒背有助于生发督脉、膀胱经的阳气,提高人体气化能力。
对于北方气候寒冷无法晒到太阳的情况,可以选择艾灸神阙(肚脐处)等穴位,同样可以起到类似效果。
2
适当运动
居家要注意锻炼肌肉,不可久坐或久卧,但也不适宜进行过度剧烈的运动,感染新冠后心率增快的患者更应避免剧烈运动。能令人微微出汗而不喘气的有氧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等,适合不同人群居家抗疫锻炼。
图片
3
开窗通风
开窗通风,能有效改善空气质量,从而降低病毒感染的风险。
4
润肠通便
对于大便不通畅的患者,需要使用一些润肠通便的方法,如加用麻子仁等果仁类的中药,还可适当食用一些水果。
5
对症使用中药食疗
感染新冠,在热退汗出后,可用西洋参、雪梨等益气养阴之品。
有些患者热退后仍有少量虚火在内,可加用少许泻火之品,如竹叶、麦冬等,但不可用量过大,以免伤及脾胃。
图片
据临床观察,岭南地区的新冠患者很大部分都表现为湿热夹杂,而全国其他地区人群也或多或少伴有脾虚、肥胖、痰湿盛的表现。这类患者可使用益气、健脾、利湿的方法,可在中药处方或日常饮食使用太子参、党参、沙参、茯苓、陈皮等中药食疗。
图片
对于脾肾不足的情况,需要使用生姜或干姜及少量熟附子等固护脾肾、扶补阳气,还可在煲汤时加入少量红参炖服,温补元气,预防重症或危重症。
图片
对于年纪大的病人,尤其精神不振、四肢冰凉时,应使用温补脾肾的方法建立循环,预防重症患者心率加快、血氧降低等情况出现。
阳后迟迟没转阴
不要气馁
保持愉快的心情
多喝水、使用对症药物
有慢性病的要积极治疗
都有利于身体恢复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