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区级医院!住院爆满,走廊加床

来源:温州都市报

近期,随着老年人新冠病毒感染人数的增加,有住院需求及重症的患者逐渐增加,不仅我市各大医院一床难求,区级医院的病床也十分紧俏。昨日,记者从温州市龙湾区第一人民医院了解到,该院内科住院爆满,走廊加床,医务人员满负荷工作。同样,该院影像科医技人员也是“超载”工作,连CT机器也“发烧”累倒。 

老年人新冠感染不一定发烧,吃不下饭的要重视 

“咳咳咳……”1月9日8点多,龙湾一医内科四病区内,咳嗽声此起彼伏,科主任王小春正带领医生团队查房。她 “阳”了十多天,但一天都没休息过,医院里像她这样的“阳”了仍坚守岗位的医务人员比比皆是。

 “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连日来,我们四病区78张床位‘满员’,走廊上还加了3个床位,工作量增加几倍,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很大。”王小春介绍,现在病区里绝大多数是70岁以上的新冠老人,80岁~90岁占1/2以上,90岁以上也有十几位,他们都有基础疾病,90%以上为病毒性肺炎,病情多为中型或重型。

82岁王爷爷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家人发现他的精神状态不好多日,后来连饭也吃不了,但他没有发烧、没咳嗽。儿子就给他做抗原检测,结果为阳性,在家人规劝下老人才肯就医。到医院一查,王爷爷的血氧饱和度只有89%,赶紧住院先给予吸氧治疗。

“像这样高龄老人‘阳’了后,没有呼吸道症状,却已处在病重状态,这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因为老年人对病毒的反应没有年轻人那么敏感强烈,感染新冠后不一定发烧、咳嗽,因此导致病情治疗被延误。”王小春主任提醒,近期老人有身体乏力、吃不下饭的,家人一定要重视,同时建议家中备有指夹式血氧仪来监测老人的身体状态,一旦血氧饱和度低于95%以下,应该及时就医。

“我们感染科十病区是上个月底临时组建的,48小时内36张病床全部住满,目前出院的也有十几人了。”感染科副护士长张青青介绍,该病区全是新冠患者,60岁以上老年人占了2/3,有些患者出现了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低的情况,通过俯卧位通气及相关治疗后,低氧状况得到很大改善。

据了解,许多住院的老人都是在“阳”后一周才住院,其实,新冠患者在感染初期,越早用抗病毒药效果越好,一般能防重症进展,尤其是老年人。“有一位60多岁残疾老人,‘阳’后6天,CT检查显示两肺很多白点,他虽然过了抗病毒药物5天内的最佳的疗效期,但评估后,还是给予抗病毒药治疗,再加少量激素药物输液,三天后CT复查,他的CT值升高,双肺白点大量吸收,病情大为好转,第6天他就出院了。” 王小春主任提醒,老年人感染新冠千万不要硬撑,一旦发现情况不对,还得及早送医。

胸部CT检查量骤增, CT机也累得“发烧”

在新冠感染疫情冲击下,近期患者对于胸部CT检查的需求量增多。龙湾一医从2022年12月24日开始,胸部CT检查量骤增,比以往多了三四倍,截至本月8日,日均胸部CT检查量在546人,其中诊断为病毒性肺炎的约22%。

“这半个月,我们影像科医技人员满负荷工作,光夜班就排了5位医生和技师。医生连轴转,三台CT机器也是‘超载’工作,有一次其中一台机器发烫不能扫描,我们只能停机,待机器温度冷却后又重新开始工作。从那时起我便做了调整,每日只准一台机器24小时工作,另两台下半夜休息,以防机器故障影响第二天的超负荷工作。”刘克昌介绍,目前CT检查者主要集中在这三类人群:门诊或住院需要肺部CT复查的患者;病症轻,心理恐慌的“阳”性患者;这波疫情刚感染老年人(这类患者往往肺部情况较重)。

刘克昌表示,临床上出现白肺的患者占比非常低。如果症状较轻,无需做CT检查,希望大家把有限的医疗资源留给真正需要看病的人,非必要不做CT。

推出三大举措让新冠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龙湾一医副院长徐郭介绍,面对近期急诊患者多、住院紧张的局面,龙湾一医党委积极统筹全院医疗资源,推出三大举措,努力做到“新冠患者应收尽收、应接尽接、应治尽治”。

举措一:医院根据数据监测情况,腾空感染科、内科、外科、骨科、ICU等病区228张床位收治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使用急诊科18张抢救留观床位救治急危重患者,全院收治新冠患者床位占全院总床位数的82%。

举措二:快速启动内外科人员混合编组,选定6名副主任医师资质及以上的内科医师整编建成6大诊疗组;抽调内科骨干医师加强每日下午的病区巡诊工作。截止1月8日龙湾一医已收治新冠患者341例,其中重症38例,危重症5例,已出院123例。

举措三:根据国家新冠病毒诊疗方案,落地医院的诊疗方案自查表、重型/危重型高危人群自查表、重型病例筛查表,细化用药、检查检验等医嘱,一键查询病区血氧饱和度、炎症因子、胸部CT等指标监测,做好病区一张表监测、全院一套方案治疗,实现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同质化救治,切实保障患者的救治质量和患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