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赵立坚的调动,我这里从外交专业方向说一说

有关赵立坚的调动,我这里从一个好歹也受过点相关系统教育的某部属高校毕业生的角度,说说自己的想法。
我毕业的学校,就是现任中国外长秦刚的母校,也算是很出名的北京地区帅哥云集的高校(不过我是女的,学校招生男女比例大约7:3)。按照惯例,一些人都会进入国安系统和外交系统。
但为啥我没进去,除了这两个系统女性名额少、门槛实在太高外,更是因为,我比较情绪化,喜怒皆形于色,不够沉着淡定,确实不适合这方面的工作。
我们上学时,无论是国安还是外交工作,都被要求,一定要做到足够理性和冷静,不可运用过多细节表现自己情绪。
图片
所以,赵立坚这种犀利的眼神,被誉为“战狼”(“站郎”)的鲜明风格,有点情绪过度的意思。
虽然咱们老百姓看着痛快解恨,但其实,我私下里也听了几位专业人士说过这事儿——“站郎”的这种过于“个性化”的外交风格,很难在国际上给中方赢得更多的赞誉和支持,反而有可能加深中西的鸿沟和误会。
对比一下美俄这另外两个世界性大国的发言人,你也能看出来,特别是喜欢表情乱飞的美国人,到了白宫发言人的职位上,突然就收敛了起来,除了爱笑外,表情并没有特别夸张的大起大落。
图片
小布什政府时代的新闻发言人,两个老汉,一个妇女,都是白人
图片
特朗普政府时代的新闻发言人,两个妇女,一个老汉,也是白人
图片
拜登政府的新闻发言人,已经离职的普萨基(旁边的那个白人妇女),如今的卡琳·让-皮埃尔(台上站着的黑大姐)
所以,对于外交风格来说,很多时候,国内群众和国外舆论,关注点和效果是不尽相同的。一些犀利带刺的东西,国内群众看着痛快解气,但在国外媒体的选择性报道和扭曲下,可能会被用做造谣“中国威胁论”的元素。
毕竟,发言人都是在靠着国家实力说话,而不是硬怼。能恰到好处的不卑不亢的表达出厉害的内容即可。打口水仗没大用,还是要用实际行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而对于赵立坚的调动,很多人都认为这跟之前他夫人的一个微博有关,是在被边缘化等等。
这样的揣测,其实是有点小家子气了。
1972年出生的赵立坚,上升空间还是很大的。
外交部内设机构中最为重要的几个司为(排名有先后)礼宾司、新闻司、国际司、各大洲司局。从重要程度上来看,边海司确实远不如新闻司。但是,赵立坚作为新闻司第三副司长,如今晋升的话,按照规矩,是不可能在新闻司晋升,想要接着进步,如果不去当驻外大使的话,就必须得先换个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