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机科普日报】第24期:这台15年前的电脑如何升级才具有使用价值?

【1】前言
    真的会有人去用15年前的老电脑吗?当下淘宝LGA775接口处理器的月销量居然高达数千单,DDR2内存销量也不低,这一时期的平台是否还具有升级使用的价值?我们可以结合实际案例再来看看。
【2】配置单
图片
    45nm制造工艺的奔腾双核E5200(2.50GHz/2MB L2/800MHz FSB)曾是2008年~2009年间追求实惠消费者的主流之选,地位有些类似于今天的i3-12100F,可以满足办公以及主流游戏的运行需求。这套4000余元的配置单出现在2008年11月的《电脑爱好者》杂志上,其中显示器、外设也占用了一部分预算。
【3】处理器升级
图片
    今天的消费者可能无法理解当时LGA775接口时代奔腾、赛扬和酷睿(双核)的区别,简单说来,它们三者架构一致,且在都是双核的情况下,几乎只有二级缓存的差别,所以性能差距要远远小于今天的情况。
图片
    *你要说奔腾E5200和酷睿E7200有多大区别,说夸张点可以忽略不计,甚至和贵一倍的E8200之间差距也不大(不过因为缺少SSE4.1扩展指令集而在多媒体性能上有所欠缺)。晚出的奔腾E6300全面碾压老款酷睿E6300以及酷睿E7200。无非奔腾、赛扬依次迭代老酷睿,而酷睿通过频率的先行优势以及更大的二级缓存取得同一时期性能上的领先(跨时空就被奔腾赶上了)。然而这一时期的CPU都很能超频,5电容版的E5200随随便便就能超到4.00GHz,甚至像E2140/E2160通过短接两个触点就能直接把FSB从800MHz提升到1066MHz,从而直接把频率升高33%,这在今天都是不可想象的。按照今天的眼光看过去,那个时候怎么可能会有傻子花多得多的钱去买酷睿,赛扬随便一超都能把酷睿按在地上摩擦了,LGA775时代也是DIY趣味最足的时代。
图片
    我们在升级处理器时,务必考虑主板BIOS的支持情况,好在45nm奔腾几乎已经是除赛扬外最晚出的一批LGA775处理器,所以原则上酷睿2四核Q8000/Q9000两大45nm系列都可以升级,比如13块钱的Q8200(2008.08),但14块钱的Q8300(2008.11)以及15块钱的Q8400(2009.04)虽然只比Q8200贵1-2元,发售时间要晚些,所以你的主板即便能够支持E5200,未必能够支持Q8300和Q8400,只有Q8200是和E5200完全同一批发售的。
    *以前的处理器发售比较注重迭代性,虽然也有相对集中的发布节点,但很多系列中的不同型号都是间隔数月才陆续登场,英特尔、AMD就担心低端系列的高频产品把自家高端系列的入门型号给“背刺”了。
图片
    Q8000系列因为定位低于Q9000系列,所以二级缓存有相应削减,否则基本性能差别不大,对于E5200的升级群体而言,如果你不是百分百确定自己的BIOS可以支持Q8400的话,那建议入手Q8200或Q9300/9400这几款,都只要十几二十块钱,并且这些老四核依然可以满足当今基本的办公以及上网需求。比如Q9300的性能就类似于Skylake架构的奔腾G4400双核或者SNB架构的i3-2120这些。
*所以你应该能理解,Q8300、Q8400如果发售过早,Q9300、Q9400就不好卖了。
    至于散热器,你只需要买一个20多块钱的冰凌mini旗舰版双热管塔式散热器就可以了,这款散热器除了可以支持LGA1151/1200这些主流处理器外,LGA775接口这些老酷睿、老奔腾也支持。如果你原先的散热器能力不错,那么可以考虑不升级。TDP标注为95W的酷睿2四核实际功耗普遍低于这一数值,不同频率之间功耗发热存在区别,英特尔只是偷懒统一标定95W罢了。
升级成本共计48元,包含:
1、Q9300(19元)
2、红海mini(29元)
【4】主板
图片
(昂达P43S)
    英特尔早期LGA775时代的30/40系主板主要分为G、P、Q、X四大系列,其中主流消费者接触最多的还是G(自带集成显卡,包括G31、G33、G35、G41、G43、G45等)、P(包括P31、P33、P35、P41、P43、P45等)两大系列。而Q系列(自带集成显卡,包括Q35、Q43、Q45这些)隶属于专业级商用、X系列(包括X38、X48这些)则面向顶级发烧友,所以一般人接触不到。
原则上40系列主板因为已经是LGA775接口“绝唱”,所以都可以通过更新BIOS从而支持全系列LGA775接口65nm、45nm处理器,但因为配置单中的主板来自15年前的昂达,升级BIOS不好找,且升级BIOS还需要一定的技巧,就不建议大家瞎折腾了。一线品牌比如微星、技嘉、华硕的板子都可以在官网上找到最后更新BIOS以及最后的处理器支持列表。
图片
    通过主板官网、中关村在线、太平洋电脑网等网站我们都可以查到主板的支持信息以及集成的各项功能。但还是因为配置单中选择了15年前的昂达主板,支持信息很难在官网找到,就可以通过第三方网站进行查询。通过查询可以知道,这张主板最高支持FSB前端总线频率为1333MHz,也就是说可以发挥Q8200、Q9300、Q9400的基本性能。
    *如果你的主板写明最高只能支持1066MHz FSB,就建议选择酷睿2四核Q6600(2.40GHz/8MB L2/1066MHz);如果你的主板最高只能支持800MHz FSB,说明这个主板非常低端或非常老旧,如果原先搭配的处理器发售时间晚于某些四核型号,你其实也可以升级成四核处理器(比如还是Q6600),只是说因为FSB频率受限,运行主频也会下降。
例1:酷睿2四核Q6600的主频为2.40GHz(2400MHz),这个频率源自:
266MHz*9≈2400MHz=2.40GHz
(这里的266MHz为CPU的外频,CPU的外频等于FSB的四分之一,这里的9代表Q6600的额定最大倍频)
    如果你把Q6600安装在一块只能支持800MHz FSB总线的主板上,那么它的运行频率会变成:
200MHz*9=1800MHz=1.80GHz
性能降低至原先的75%以下。
例2:酷睿2四核Q9300的主频为2.50GHz(2500MHz),这个频率源自:
333MHz*7.5≈2500MHz=2.50GHz
(这里的333MHz为CPU的外频,CPU的外频等于FSB的四分之一,这里的7.5代表Q9300的额定最大倍频)
    如果你把Q9300安装在一块只能支持800MHz FSB总线的主板上,那么它的运行频率会变成:
200MHz*7.5=1500MHz=1.50GHz
性能降低至原先的60%以下。
例3:酷睿2四核至尊QX9770的主频为3.20GHz(3200MHz),这个频率源自:
400MHz*8≈3200MHz=3.20GHz
(这里的400MHz为CPU的外频,CPU的外频等于FSB的四分之一,这里的8代表QX9770的额定最大倍频)
    如果你把QX9770安装在一块只能支持800MHz FSB总线的主板上,那么它的运行频率会变成:
200MHz*8=1600MHz=1.60GHz
性能降低至原先的50%以下。
    这张主板的集成声卡是入门级的ALC662,集成网卡是Marvell的88E8056千兆,和今天的入门板型区别不大。主板集成10个USB 2.0(后置6+前置4)、6个SATA II以及一个后置eSATA。这一时期的主板都只有SATA I/II接口以及USB 2.0,没有SATAIII或者USB 3.0,但实际满足日常使用没有任何问题,你在SATA I/II模式下使用SATA接口固态也比现在顶级机械盘快很多,无非限制连续传输速度上限罢了(约300MB/s),系统响应速度并不会和SATAIII接口下存在多少区别。
【5】内存
图片
    昂达P43S自带4个DDR2内存插槽,可以支持DDR2-667/800频率的内存,最大支持容量为4*2GB=8GB。2GB容量的DDR2目前价格非常便宜,为19元/根,买两根加到6GB的成本是38元。
    实际上当你CPU升级到酷睿2四核、内存加装到6GB以上,日常使用Windows 7操作系统满足基本的办公、网页浏览需求已经没有多少问题。
【6】SSD
    昂达P43S虽老,但也集成了SATAII接口,并且还提供了6个,你可以加装SATA固态来大幅提升系统响应速度。加装固态并且把系统重新安装到固态中应该是老电脑获得性能提升的“灵魂操作”。目前一个120GB的固态也就80块钱,240GB也就100块出头。
【7】显卡
图片
    没有升级的意义,并且这些老平台也只能支持老显卡,原配显卡是一张七彩虹的HD4650(HD4650功耗约50W),性能类似于GT710/GT620这些,打LOL估计低画质流畅问题不大,否则它也就只能升级类似GT640一类的玩意儿。
图片
    通过表格可知,原配电源是金河田ATX-S410,其额定功率为270W,12V输出为192W,可以满足升级四核处理器+HD4650的搭配需求。
【8】总结
    像这类老配置,一般不会考虑用来运行游戏或进行复杂的娱乐工作,所以升级CPU、加大内存、换装SSD即可获得巨量的性能提升。LGA775平台虽然已经非常古老,但是Q9300放到现在,简单日用也没有什么大的问题,无非就是运行速度比起主流处理器会略慢一点,你对它的要求越高,和当今处理器的速度差距就会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