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丨寻梦阿里山

图片
“高山青,涧水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当第一次听到这首中国台湾省的歌曲《阿里山的姑娘》,脑海中立即浮现出这样一个画面:在青山绿水之间,有位柔情似水又像梦幻一样轻盈、明月一样高洁的姑娘,与一位健壮而英俊的翩翩少年相依而立、难舍难分……阿里山从此成为我心中的宝岛之梦。
可歌词中那“美如水”的姑娘安在?带着这一向往与好奇,那年三月,即在阿里山上樱花盛开的美丽季节,开始了阿里山寻梦之旅。
此前,我以为阿里山就是一座高山,到了台湾才知道,地处台湾嘉义县东北的阿里山系尖山、祝山、塔山等18座山的总称,可谓群峰参峙、溪壑纵横,既有悬崖峭壁之伟岸,又有幽谷飞瀑之秀丽,且横跨台湾森林垂直分布之热带、温带、寒带。而在阿里山的群峰之中,最高那座系海拔2663米的大塔山,这对拥有几十座3000米以上高山的台湾来说,阿里山只算“二级山”,然而,阿里山之林涛神木、云海仙境、祝山日出,壮丽晚霞、登山火车、遍野樱花等,却是其他名山难以企及的。
图片
那天早晨,我们乘座旅行大巴在蜿蜒起伏的山路上穿行,山下尚是阳光灿烂、上山渐渐云雾浓稠,山下尚是汗水津津、山间则是凉气侵人,其中有一段山路,大巴几乎是在雾海中飘逸、上升,我禁不住向车窗外观瞧,但见白雾茫茫、瞬息万变,时而如大地铺絮,时而如空谷堆雪,时而像连绵起伏的冰峰自山谷叠加而出,时而像澎湃汹涌的大海从天外滚滚而来。而在能见度所及的山路两侧,已是百草丰茂、绿意欲滴。
此情此景,台湾言情作家琼瑶《在水一方》歌词扑面而来:“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绿草萋萋,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我想这就是琼瑶所要描绘的意境吧,想到这里我眼前一亮:那“美如水”的阿里山姑娘不就是在水一方的“佳人”吗?既然“美如水”的姑娘系“靠水而居”,我就应该沿着水边寻找啊,经过一番努力,我发现阿里山上果然有两座潭,一座称姐潭、一座称妹潭,两座潭又合称姐妹潭。那天上午,我在潭边停留了许久,姐妹潭宛如两面镜子,将蓝天白云、山形树影毫不失真地复制到水下,清澈透明的潭水一度造成了我视觉上的误差,让我分不清哪里是水、哪里是天。然而,我在潭边终究没能找到“美如水”的姑娘,因为这两姐妹同时爱上了此处一位“壮如山”的英俊少年,两姐妹都认为这位英俊少年是自己的唯一,失去少年即失去生命的价值,可两姐妹又手足情深,对此,姐姐认为,与其让三个人均备感痛苦,不如牺牲自己成全妹妹,可妹妹认为,与其让三个人均备感痛苦,不如牺牲自己成全姐姐,于是,姐妹俩分别来到这两座潭边,不约而同投潭殉情了,姐妹潭由此得名。
图片
这个美丽而凄婉的爱情故事让我有些伤感,不过阿里山那俊逸的气质,已让我割舍不下了。在此,我要特别讲一讲阿里山的森林。
那天上午,我们在导游陈先生的带领下,穿行于迂回曲折的林间栈道上,此时此刻,林间的曲径幽路全被青苔染绿,茸茸的、毛毛的、蒙蒙的,这是浓阴遮蔽下的青苔路,如果离开了那森森万树、浓浓团阴,是决计长不出如此之密、如此之厚青苔的,它就像一条条绿色地毯,紧紧地贴在地表上、台阶上,乃至依附在树干上,让我就像踩在软绵绵的地毯上,那种惬意真是妙不可言。而那遍布的原始森林,犹如一片汪洋,其盘曲之势,如幢顶、如伞盖、如宝塔、如军阵……树干则是湿漉漉的,已不知多少年浸在山间雾气之中了,这时我分明感到了身上的衣服有点薄、有点湿,当然,这里的凉气给我的感觉不只是温度和湿度,还有穿肌透骨的力度。
在阿里山蓊郁俊美的大片原始森林中,红松、铁杉、扁柏、台湾杉和小姬松,被称为阿里山特产“五木”,其中最负盛名的,是那参天耸立、八面威风的红桧“神木”了。当时,我们在林间穿行了好久,终于看到阿里山的“神木”了,这是一株高45米、胸经3.9米、树龄达2300年的红桧,可谓罕见的庞然大物,大就成了“神”,同时,由于其主干苍劲挺拔、枝桠突出有力,深受世人的喜爱,此系台湾同胞投票选出来的“神木”。我想,要是没有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是断然孕育不出“神木”这样树中巨子的。
图片
在此,我不得不说一说森林之中随处可见的一些巨大树桩,长满了蕨类和苔藓,那是日寇当年大肆掠夺砍伐留下的树根。在1895-1945年的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日寇总计从阿里山砍伐了红桧数百万立方米,并运回了日本。我完全可以想象,伴随着撕人心肺的刀砍斧劈之声,那些无力保护自己的红桧一颗颗、一排排、一片片沉重倒下,其中一些“神木”竟然被充作日本“拜鬼”场所:靖国神社的建筑材料,其“屠杀”之惨莫此为甚。那些正在慢慢腐烂的巨大树桩,分明是在控诉着日寇的滔天罪行,同时在提醒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图片
到了阿里山,我不能不提樱花。我们上山那天,阿里山正春光明媚、樱花盛开,漫山遍野到处是一串串、一堆堆、一丛丛、一片片,或粉红或粉白的樱花,娉婷旖旎,千娇百媚,其他各种花卉亦次第绽放,姹紫嫣红、争奇斗艳的鲜花映着绿草苍松,美得像画廊一样。就这样,在宝岛之梦阿里山上,花开了、香飘了、山美了、人醉了,呈现一派“春到高山樱似海,满山都是赏花人”动人情景,我与络绎不绝的游人一道,往来于飘香宜人的鲜花丛中,自然庆幸赶上了樱花季节。另据台湾同胞介绍,那天我们是赶上个晴天,要是遇到山间轻雾缭绕,遍布樱花将在雾中时隐时现,雾里看花当然是“闭月羞花”了。
这就是阿里山啊,让我情不自禁产生了要“将这里一一看个仔细”的冲动,我想世间所有的美丽都是为了相遇,既然走过一回就要铭刻心上,或许这里将成为我今后梦里神游的地方。
图片
要说遗憾,此次阿里山之行亦不是一点没有。听说阿里山的日出闻名中外,我们行程却没能安排上,但是,我看过别人拍的阿里山日出照片,在光芒乍现与太阳蹦出的顷刻,那真是气象万千、美不胜收。还有阿里山的登山铁路,据说当火车蜿蜒盘山而上时,宛如拾级直立般行驶,沿途饱览从热带雨林、阔叶植被到针叶植被,并最终徜徉云海,会让我们久久难以从恍若隔世的刺激中回过神来,然而,我们那天没能座上观光火车。
当然,我亦未能见到“美如水”的阿里山姑娘。因为《阿里山的姑娘》这首歌系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在大陆流行开来,而今已几十年了,当年那“美如水”的姑娘,想必已经变成阿婆了。何况在2009年台湾“八八水灾”之后,台湾马英九当局辅导常住山上的人下山工作、生活。因而此次阿里山之旅,我自然无法见到阿里山的姑娘,但阿里山之壮美从此留在了我的心间。阿里山,宛如一首含蓄隽永的诗、一杯醇香甘甜的酒、一幅五彩缤纷的画、一首悦耳动听的歌,她以一种庄阔而静谧之美直撞我的心灵,让我享受了回归自然的温馨宁静、呼吸了翠绿山林的清新空气,并在放松自我中体味了那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关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