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两国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加强经济安全合作

科技战略
美日两国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加强经济安全合作
据白宫1月13日消息,美国与日本两国领导人在白宫举行会晤,并于会后发表联合声明。根据声明,两国将通过七国集团(G7)和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会议等机制,促进在经济、气候变化等领域的全球合作。声明中称,两国领导人讨论了七国集团广岛峰会的优先事项,将继续密切合作,推动峰会成功举办;两国将通过经济政策协商机制,在经济安全方面加强合作,保护和促进半导体等关键和新兴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能源安全方面,两国将深化核能合作。
英国国防科学技术实验室宣布与PA Consulting合作开发基于量子计算的决策工具
据英国国防科学技术实验室(DSTL)1月11日消息,DSTL宣布与英国PA Consulting合作开发基于量子计算的原型工具,促进更好、更快的决策。本次工具所辅助的决策事项将包含:改善英国国防部诸多决策过程、降低风险、优化资源,最终在国家安全方面发挥关键作用。DSTL指出,该工具将在更复杂的环境中实现更快的运营决策。具体将研究以下领域:基于量子计算原理与应用,更好、更快地做出对“人类影响更大”运营决策;真实世界框架下,量子计算应对当今军事行动挑战的前景研究;开发工具,使人类能够快速探索,提高决策质量。据悉,PA Consulting成立于1943年,长期支持DSTL和英国国防部开发一系列新技术。
美国和日本签署太空合作框架协议
据美国国务院1月13日消息,美国和日本签署《为和平目的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与其他天体在内的外层空间合作框架协议》。该框架协议将加强美国与日本在空间的双边合作。根据协议,双方将在以下领域加强合作:月球科学;地球科学;空间作业和探索,包括月球作业和探索;航空科学技术;空间技术;太空运输;安全和任务保证;其他相关机会。双方计划于2023年3月举行一次关于空间的全面对话,将以本次协议为基础,加强美国与日本在空间领域的全部门合作。
美国就打击“防止人工智能等技术造成的就业偏见”征询意见
据federalregister.gov 1月10日消息,美国平等机会委员会(EEOC)将就“防止人工智能等技术造成的就业偏见”征询意见。EEOC本次将专注于就业决策、实践或政策,其中涵盖“实体使用技术会导致基于受保护特征的歧视”,包括:使用人工智能、自动招聘和在求职过程中做出选择的技术工具、自动化绩效管理软件。EEOC认为,这些技术工具可能会掩盖和延续就业偏见,或对就业造成新的歧视性障碍,EEOC将努力确保此类情况。据悉,本次意见征询是在EEOC公布的战略执行计划草案中,将在2023年2月9日前公开征求意见。
美国议员建议以立法形式组建“国家数字预备队”
据美国国会1月11日消息,众议员托尼·冈萨雷斯(Tony Gonzales)、罗宾·凯利(Robin Kelly)提出以立法形式组建“国家数字预备队”。预备队将满足联邦政府的数字和网络需求。托尼·冈萨雷斯指出:“预备队将解决美国政府缺乏打击勒索软件和不良行为者所需的劳动力能力,加强民营行业专家为美国联邦政府和国家安全服务”。根据公告,预备役人员将注册三年,在此期间,预备役人员将每年为联邦政府工作30天,承担数字和网络安全项目、数字教育和培训、数据分类、采购协助、技术解决方案开发等任务。据悉,根据立法审批流程,目前该立法已提交至美国众议院监督和问责委员会审议。
信息
美国和英国举行首次技术和数据全面对话
据NextGov网1月13日消息,美国和英国举行了首次技术和数据全面对话。2022年10月,美英首次公布了技术和数据全面对话的计划,重点关注三个领域:数据;关键和新兴技术;安全和有韧性的数字基础设施。根据美英最新发布的公告,2023年的相关工作重点包括:参与全球可信数据工作流程,如参与全球跨境隐私规则的多边讨论;建立并启用数据在两国间流动的数据桥梁;支持开放、可互操作、可靠和安全的电信系统;讨论6GHz频段中可免于许可的下一代技术;为美国和英国的半导体行业寻找技能、投资和研发方面的合作机会;加强在人工智能标准和可信人工智能方面的合作。美英官员们将每季度审查一次进展情况,并确定未来合作的技术领域。下一次技术和数据全面对话将于2024年1月举行。
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发现使用Wi-Fi网络监视人类室内活动的方法
据量子位公众号1月14日消息,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发现一种新的监视方法,可通过Wi-Fi网络信号监视室内的人类活动,而无需拍摄图像。研究人员在测试环境中读取了2台无线路由器的室内信道状态信息(CSI)数据。这些数据是一系列复杂的十进制序列,可以表示发射信号波和接收信号波之间的比率。通过读取CSI数据的变化,研究人员通过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反向拟合Wi-Fi信号经人体反射后的变化情况,从而得到测试环境中的三维人体姿态数据。这种方法不受环境光线、目标被遮挡的影响,效果接近于基于2D图像进行识别的方法,但仍需满足特定条件才能成功实施。
澳大利亚研究团队研发出新方法,可用电场精确操纵单个量子点
据中国科技网1月16日消息,澳大利亚量子计算初创公司迪拉克(Diraq)和新南威尔士大学悉尼分校的联合研究团队研发出一种新方法,可用电场精确操纵单个量子点。该研究团队利用用芯片上微波天线的电子自旋共振(ESR)和依赖于感应梯度磁场的电偶极自旋共振(EDSR)的原理,实现了精确控制位于运行逻辑门的量子点中的单个电子。未来,该研究可实现在单一芯片上制造数十亿量子比特的目标。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纳米技术》杂志。
美国国防部收集对下一代电磁频谱战略路线图开发的意见
据MeriTalk网1月13日消息,美国国防信息系统局(DISA)代表国防部(DoD)发布了信息请求(RFI),以收集行业对下一代电磁频谱(EMS)战略路线图开发的意见。DISA表示,美国国防部的下一代电磁频谱主要关注以下五个目标:研发性能优异的电磁频谱能力、电磁频谱基础设施具有灵活性、电磁频谱对各军种的普适性、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以实现电磁频谱的升级迭代及构建有效的电磁频谱治理模式。RFI中指出,这些技术将有助于提高美国国防部在不断变化的威胁环境中与对手保持平衡的能力。
美国国防部启动“入侵五角大楼”3.0挑战计划
据Nextgov网1月13日消息,美国国防部启动“入侵五角大楼”3.0挑战计划,旨在测试五角大楼网络系统的安全性。该计划将邀请外部黑客测试性攻击五角大楼的公共网络,对于寻找到漏洞并向国防部报告的黑客将提供现金奖励,总体目标是发现五角大楼的网络漏洞,确定其网络安全形势,并提供响应的改善建议。该计划文件中指出,被邀请的黑客只允许攻击非保密的信息技术(IT)和操作技术(OT)系统。
生物
美国防部CBDP计划加强医疗对策开发以对抗化学生物威胁
据Defense官网1月10日消息,美国国防部化学和生物防御计划(CBDP)发布《医疗对策和测试产品的研究、开发和采购方法》文件,对医疗对策的开发工作进行现代化改造,以保护作战人员免受新型生物制剂的侵害。该文件指出,CBDP将防御视线转向消除或减轻生物化学制剂的威胁,并投资开发广谱(或非特异性)MCM及测试产品,建立快速开发窄谱(或特异性)MCM及测试产品的能力。医疗对策包括疫苗及药物的研发、医学测试等,能够提升联合部队及作战人员的战斗和保护能力、预测未来潜在威胁、加强和深化化学生物防御。
美国CSIS发表《建立国家需要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据CSIS官网1月12日消息,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发表了J.斯蒂芬·莫里森和汤姆·英格尔斯比的《建立国家需要的疾控中心》报告,讨论了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现状以及CSIS加强美国卫生安全委员会对该机构的审查结果。该报告列举了提升CDC快速审查、流行病准备及应对等关键能力的步骤,包括:澄清并更好地整合CDC的核心国内和全球使命;促进其沟通和联邦参与,加强CDC的领导力和透明度;在华盛顿创造更强大的能力;通过更新的一线参与、劳动力发展、数据分析和预算灵活性来增强其运营和激增能力。此外,加大对公平和问责制的关注。
美国科学家利用类器官精准定位新冠病毒进出鼻腔细胞的途径
据梅斯医学公众号1月15日消息,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团队利用原代细胞培养分化的手段生成了纤毛细胞、杯状细胞和基底细胞的鼻上皮类器官,首次详细阐述了新冠病毒感染呼吸道上皮细胞的分子机制。研究人员发现病毒通过ACE2受体附着在上皮细胞的纤毛上,并使用纤毛作为进入细胞的通道。该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预防策略,即使用鼻喷剂或其他预防性的短期药物来延迟病毒的进入、退出或传播,有助于免疫系统及时赶上和到达,以阻止全面的感染发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细胞》期刊。
DARPA选定开发疫苗耐久性工具的研究团队
据DARPA官网1月13日消息,DARPA已为其评估免疫记忆(AIM)计划选定研究团队,该计划将开发一种早期预测特定候选疫苗是否能提供长期免疫保护的研究和评估工具。AIM计划为期五年,分为两个连续的阶段,将从系统层面看待疫苗接种的反应,并探索导致长期保护的机制。选定的机构包括:哥伦比亚大学、西奈山伊坎医学院、斯坦福大学、马里兰州大学巴尔的摩分校。
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准确预测人类认知功能和阿尔兹海默症的AI模型
据生物通公众号1月13日消息,南加州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可以分析磁共振成像(MRI)大脑扫描的新AI模型,可比以前更早地准确捕捉与阿尔茨海默氏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的认知能力下降。大脑衰老被认为是神经退行性疾病风险的可靠生物标志物。通过利用新型AI模型的深度学习能力来分析扫描,研究人员可以检测到与认知能力下降有关的微妙的大脑解剖标记,这些标记在其他情况下很难检测到。利用深度学习识别大脑中正在衰老的区域,为量身定制干预措施和大脑衰老的个性化地图铺平道路,有助于解决每个人独特的衰老模式。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期刊。
能源
欧盟批准11亿欧元对丹麦援助计划,主要用于支持碳捕获和封存技术
据offshore-energy 1月12日消息,欧盟委员会已经批准了一项持续20年、耗资11亿欧元的计划,以支持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在丹麦的推广。该援助将通过竞争性招标程序授予目标公司,最高金额约为每年5490万欧元。获得援助的公司需从2026年起每年至少捕获和储存40万吨的二氧化碳。预计,该计划至少可以捕获和储存800万吨二氧化碳,并使丹麦到2030年比1990年减少70%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而助力欧盟实现“欧洲绿色协议”下的战略目标。
中国光伏企业投资6000万美元赴美建厂
据环球零碳1月13日消息,中国晶澳科技已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租赁土地,将投资6000万美元建设在美首座工厂,计划到今年第四季度投入运营,将创造超600个就业机会。该工厂将利用高度自动化的装配线生产用于商业和住宅以及公用事业屋顶应用的高效太阳能电池板。一旦全面投产,这家工厂的年生产能力将达到2吉瓦,成为亚利桑那州最大的光伏产品生产基地。
海洋
俄罗斯“波塞冬”核动力无人潜航器取得重要进展
据环球网1月16日消息,俄罗斯海军内部人士日前透露称,“波塞冬”核动力无人潜航器的第一套战斗部已生产完成,其包括动力系统在内的主要部件也分别完成了测试。据悉,“波塞冬”核动力无人潜航器可携带核弹头,能够自主计算击中目标的最优路线,并可以在敌国海岸线引爆,在引发大型海啸的同时,造成大面积放射性污染。2022年7月,用于搭载该型无人潜航器的“别尔哥罗德”号特种核潜艇成功进入俄罗斯海军服役。根据计划,由“波塞冬”和“别尔哥罗德”号共同组成的武器系统将在2026年后形成战斗力。
美国计划大幅增加在日反舰导弹数量
据新华网1月16日消息,三名美国官员日前表示,美国海军将大幅增加在日本的反舰导弹数量,以增强其反舰能力,并声称此举是遏制中国的更广泛措施的一部分。据悉,新的反舰导弹将由一个2000人组成的海军陆战队重组团运抵日本,并预计于2025年前完成部署。此外,美国还将于今年春季部署一个由大约300名士兵和13艘船只组成的独立陆军连,以协助运输美日两国间的装备与军队。相关分析认为,美国此举是其2023年在亚洲一系列军事行动的开端。
韩国造船海洋与欧洲合作开发大容量船用燃料电池技术
据国际船舶网1月15日消息,韩国造船海洋与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爱沙尼亚燃料电池零部件制造商Elcogen签订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和水电解系统开发”的合作意向协议(MOU),三方将联合开发船用燃料电池以及发电用燃料电池,确保掌握环保制氢技术。船用燃料电池是利用氢气、LNG等原料生产电力的高效率发电源,不仅可以代替现有的船舶发电用发动机,还可以代替船舶主发动机,通过能源管理系统(EMS)可以提高能源效率,比现有的船用发动机能提高约40%的发电效率,同时还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属于环保船舶时代的核心技术。
航空
乌克兰完成航程1000千米的自杀式无人机测试
据新浪新闻网站1月15日消息,乌克兰完成了航程1000千米的自杀式无人机测试。如果投入使用,可能会给战场局势带来重大变化。该项目负责人博尔迪列夫表示,该无人机重量75千克,将使用国外组件生产制造,但软件、地面站通信手段、组装和维护由乌方负责,并可进行多次自杀式攻击。该负责人尚未透露该无人机的多次攻击机制。乌克兰媒体称,该无人机或将是对俄罗斯使用精确制导导弹和自杀式无人机大规模攻击的回应。
航天
美国SpaceX公司“星舰”将执行首次轨道发射
据SpaceNews网站1月13日消息,美国SpaceX公司“星舰”拟于2023年3月执行首次轨道发射。“星舰”作为SpaceX公司新一代运载火箭,旨在替代“猎鹰”-9运载火箭执行货运任务,并搭载航天员前往月球和火星。据悉,SpaceX公司原计划于2022年执行“星舰”首次轨道发射任务,但由于测试期间助推器被点燃导致损坏等一系列原因而被推迟。目前,“星舰”已成功完成三次静态点火测试,为首次轨道任务成功发射提供支持。
美国SpaceX公司“猎鹰”重型火箭执行2023年首次任务
据SpaceNews网站1月15日消息,美国SpaceX公司“猎鹰”重型火箭执行2023年首次发射任务,携带美太空军6个有效载荷送入既定轨道。此次任务代号USSF-67,是美太空军2023年首次国家安全任务,也是“猎鹰”重型火箭执行继USSF-44任务后的第二次国家安全太空发射。6个有效载荷包括一颗“连续广播增强卫星通信”-2(CBAS-2)卫星,以及由诺格公司制造的LDPE-3A共乘航天器,其中搭载1颗太空域感知原型传感器(Catcher)、1颗广域原型传感器(WASSAT)、1颗提供安全空对地通信能力的原型加密有效载荷和2颗用于增强态势感知的原型传感器。
美国和日本签署两国太空领域合作协定
据日本共同社网站1月14日消息,美国和日本两国政府签署太空领域合作协定,以推进国家间深化合作并抗衡对手的潜在威胁。NASA表示,合作协定把太空探测、运输和科学研究等广泛共同活动作为了对象。协定中还提及,“阿尔忒弥斯”计划预计在2024年进行载人绕月飞行,在2025年登陆月球表面。日本希望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个实现载人登月的国家。
美英等7国拟推进未来太空安全合作和信息共享
据智能巅峰1月16日消息,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及新西兰在联合太空作战年会上共同探讨推进太空安全合作和信息共享。据悉,联合太空作战年会旨在创造和改善合作、协调和互操作性机会,以维持太空行动自由,优化资源,增强任务保证和弹性,并遏制冲突。在会议期间,各国防领导人强调有必要继续促进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和负责任的太空行为,同时合作应对太空相关行动的安全和保障挑战。
新材料
日本研究人员发现固态储氢材料氢化镁的关键限制机理
据日本东北大学网站1月13日消息,日本东北大学(Tohoku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常见固态储氢材料氢化镁(MgH2)的关键限制机理,为其未来的广泛商业应用铺平了道路。氢化镁显示出巨大的储氢潜力,但其分解并产生氢气需要高温环境,且该材料复杂的氢迁移和解吸导致脱氢动力学缓慢,阻碍了其商业应用。研究人员采用基于自旋极化密度泛函理论和范德瓦尔斯校正的计算方法,发现了氢化镁脱氢过程中的“爆发效应”,即第一层的脱氢能垒为2.52-2.53eV,而后续层的脱氢能垒仅为0.12-1.51eV。该研究成果为改性基于氢化镁的储氢材料提供了重要指导。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材料化学杂志A》(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期刊上。
美国研究人员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纳米材料拓扑结构“互锁环”
据俄勒冈大学网站1月13日消息,美国俄勒冈大学(University of Oregon,UO)的研究人员创造出一种新的碳纳米材料拓扑结构“互锁环”(interlocking rings),可以通过改变分子的大小和化学组成来“调整”材料特性。研究人员将类似碳纳米管的结构连接在一起,即在一个碳原子环上添加一个金属原子,该金属原子会在第一个环内启动化学反应形成第二个环,并将第二个环与第一个环锁在一起。研究人员通过对“互锁环”的分子大小、排列方式进行调整或将不同的化学元素投入混合物,可以改变“互锁环”的行为以增强材料性能。未来,该材料有望用于制造用传感器、柔性电子产品或动态生物医学材料。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化学》(Nature Chemistry)期刊上。
先进制造
法国波尔多大学用飞秒激光实现玻璃无裂痕光滑钻孔
据国防制造1月13日消息,法国波尔多大学强激光与应用研究所(CELIA)利用千兆赫兹脉冲状态下的飞秒激光,设计了一种新的玻璃微加工方法。传统方法采用标准单飞秒脉冲激光打孔会得到长度有限且内表面粗糙的锥形孔,而新方法采用飞秒激光以千兆赫兹脉冲进行打孔,能够与玻璃材料相互作用,可直接在一个步骤中钻出高纵横比的孔,而无需任何化学蚀刻,微孔内壁光滑,玻璃中没有任何裂纹。这种新的激光-物质相互作用机制允许对激光脉冲参数进行选择,对于获得良好的微细加工质量非常重要。飞秒激光千兆赫兹爆发模式可能为微电子学等新应用铺平道路,硅中间体有望被玻璃中间体所取代。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极限制造国际期刊》。
德国研发出新型增材制造部件表面预处理工艺
据国防制造1月13日消息,德国Plasmatreat研发出Openair-Plasma技术,旨在通过常压等离子预处理技术优化增材制造技术,提高部件质量,同时减少碳排放。常压等离子预处理技术是清洁、活化或涂镀塑料、金属、玻璃、再生材料或复合材料的最有效的等离子技术之一。与低压等离子技术相比,常压等离子预处理技术无需特殊的真空腔体系统。同时,该技术无需经过传统热处理或化学预处理,即可实现环保打印和涂覆。Openair-Plasma技术具有高可靠性、高成本效益、高活化效果、大工艺窗口、容易集成、环境友好等优势,是一种简单、安全、环保的技术,只需要空气、电力和现有生产线,就可在常压条件下进行等离子表面处理。因此,该技术可在几乎所有工业制造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由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整编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