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版《三体》,中国科幻影视的“探路者”

2023年1月17日刊 | 总第3119期
改编自刘慈欣同名小说的科幻剧《三体》正在腾讯视频热播中。
从最初传出拍摄消息,到最终定档播出,《三体》让观众等了太久。这部被无数人期待也被无数人喊出“不要拍摄”的作品,终于露出了庐山真面目。
《三体》由杨磊执导,田良良编剧,张鲁一、于和伟、陈瑾、王子文、林永健、李小冉领衔主演,讲述了物理学家汪淼(张鲁一 饰)与刑警史强(于和伟 饰),联手揭开“三体”世界神秘面纱,并与三体文明舍生一战的故事。
图片
作为中国科幻文学中声名最响的作品,《三体》对中国科幻的意义不言而喻。想将之改编成影视作品,既要有展现视觉奇观的硬实力,也要有透察人文想象的创作力,需要高水平的影视工业化标准和制作能力的协调与统一。
令人欣慰的是,《三体》扛住了压力,勉力展现了刘慈欣笔下那个恢弘而又庞大的世界。不论是物理学家接连自杀的人心惶惶,还是汪淼发现倒计时的惊慌失措,抑或是科学家们发现自己只是“火鸡”时的崩溃,都做到了忠实原著。
更难得的是,它将原著中深奥的科学知识做了大众化处理。即使观众没看过原著,点进去也不会被繁杂的物理学知识困扰到头疼。
《三体》成功了吗
答案是肯定的。开播1小时,《三体》腾讯视频站内热度值突破2.5万,成为腾讯视频开播热度最快破2万剧集,打破了腾讯视频剧集首日热度值纪录。
首播日全网热搜150+,猫眼全网热度总榜TOP1,播出不到半小时,即冲上豆瓣实时热门书影音首位,豆瓣评论区的热门短评,也多是五星、四星。
图片
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好作品注定不会被埋没。《三体》之所以能让原著粉、普通科幻迷以及不了解原著的路人满意,本质上是因为它做到了逻辑合辙。
第一,它拍出了原著最深层的科幻思考:他者想象。
当科技实力绝对超越地球水平的外星文明袭来,人类是惊喜还是恐惧?
想必绝大多数人是后者。《三体》即拍出了这种无助。看不透的宇宙深处,让人不由自主地生成一种恐惧之心与敬畏之心。而要营造这种渺小感与无助,就离不开高水准视听特效的加持。这一点,《三体》完成得颇为出彩。
图片
第二,《三体》将原著的氛围还原了。
《三体》有三条时间线,三条线索的景别、色彩、影调等视觉要素风格各有不同。
红岸基地线,镜头始终灰蒙蒙的,像是笼着一层薄纱;汪淼线通篇给人一种清冷、模糊感;申玉菲多以背影示人,镜头不多,但写透了科学边界的不确定性,以及其背后势力的神秘未知。这种不同,也被原著粉洞悉了。豆瓣热评随处可见的“还原原著”“编剧真的读了书”,道出了普罗大众对这部剧的观感。
图片
第三,它还原了读者心中的“汪淼”们。
IP改编剧,通常对演员有两重要求:演得好不好,扮得像不像。一般来说,能完成前者就算不错,《三体》则将两者都做到了。所有角色里,最让人惊喜的莫过于史强。于和伟过去多以庄重示人,此次演了个混不吝的刑警,也颇有风格。张鲁一的汪淼,集坚韧与脆弱于一身。面对未知的恐惧,他也惶恐,但绝不动摇。
两代叶文洁,也被王子文和陈瑾演出了差异性。年轻时的她是天真的,被人背叛后心如死灰;年老时的她是深沉的,哪怕在女儿的葬礼上一滴泪也不流。
图片
图片
有识、有趣、有味,对科幻渴望颇久的观众来说,《三体》无疑是解渴的一眼酿泉。可以说,《三体》的成功为国内科幻剧探索出了一条可循的新路。
《三体》的改编为什么能成功?
都说《三体》难拍,现在为什么它被拍出来了?如此难的项目,没有诚意是不成的,但光靠诚意也不成。既要有操盘的实力,也要有敢坐冷板凳的坚守。
《三体》的成功首先得益于懂科幻、懂《三体》,又满腔热血、踏踏实实做事的主创团队。《三体》最难拍摄的地方,在于它既要还原昔日红岸基地的场景,又要展现科学实验场景的真实细节。前者是年代剧的拍法,后者是科幻剧的基操。要将两者合二为一地呈现,是个考验。
图片
导演杨磊,是拍摄现实主义剧的好手,创作过豆瓣9.1分的《红色》,此次他将现实主义的经验用在《三体》的创作上,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呈现光怪陆离。虽说科幻概念是抽象的,但光影细节是具体的,眼睛骗不了人。越现实的场景,越真实的细节,才能越让观众相信刘慈欣笔下那个宏大壮观的世界。
编剧田良良擅长改编,抓大放小、取精舍晦是她的写作秘方。她以一种层层累加的写法,突出和强化了人类面对三体文明时的不知所措。
图片
为了展现一个更加真实的三体世界,剧组专门去了多个科学场景进行实景拍摄,很多专业场景均为首次向剧组开放。另外,在服化道和台词上,剧组也尽了最大努力,做了契合时代的高度还原——1969年的红岸基地,2007年的奥运前夕,谁看了不说一句真实?
《三体》拍摄纪录片里,当主创提到现实中的科学场景很难通过棚搭再现,表态“放在我们眼前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死磕去”时,弹幕也给出了自己的理解:指死乞白赖求场景实拍。
图片
看似好笑,其实道出的是网友对《三体》的爱意。只有剧集本体做得让观众满意,他们才愿意以宽容的姿态、以“玩梗”的形式,成为摇旗呐喊的“自来水”。
更不用说,《三体》从主创、制片以及美术,都是《三体》小说的忠实拥趸。只有对项目有极大热情,才能毕其功于一役。
而作为科幻题材,《三体》需要的特效技术和游戏质感,也得益于腾讯操盘经验的加持。
《三体》的特效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其中游戏部分的特效最具挑战性。充分评估技术细节、时间成本和成品效果后,摄制团队决定采用全CG的制作方式。
2019年在腾讯视频播出的《全职高手》,是国内率先在剧集中大篇幅使用了动捕技术的影视剧。在这部剧的制作过程中,腾讯视频积累了大量通过动作捕捉和面部捕捉来还原角色微表现力的经验,为还原《三体》的游戏世界做足了准备。
图片
图片
从预告片放出的“三体游戏”内容来看,不论是雾霭沉沉的光影,脱水环节的惊悚,还是金字塔上三千万士兵组成的人列计算机,都突出了一种看似荒谬又让人身临其境的真实。
可以说,集合了多方力量,才让难以落地的科幻类型剧达成了软着陆。
为中国科幻投下又一颗石子
如果说,《三体》原著是一座中国科幻文学中最难攀登的高峰;那么,这部剧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海边捡起了一枚美丽的贝壳。了解科幻的观众明白,拯救中国科幻的任务,不能直接交给一部剧或者一部电影。这就像踢足球一样,一个武磊是不能让国足进世界杯的,唯一的解药就是“青训”。
而科幻影视的“青训”,其实腾讯视频早就开始布局了。
腾讯版《三体》最早传出影视化消息,是在2016年腾讯视频影视年度发布上,距今已有7年之久。2016年,正是中国影视最狂热、热钱最汹涌的时候,依惯性思维,这么大的IP红利,就应该早早开机,早早拍摄,赚个盆满钵满。
但这并没有发生。不夸张地说,对《三体》,腾讯视频用七年,诠释了一个“稳”字。如果将腾讯视频形容成一个猎手的话,这些年他掌握了颇多狩猎技巧。
图片
图片
2019年的《全职高手》,熟练动态捕捉和CG技术;2020年的《穿越火线》,熟谙现实世界和游戏世界一体两面的拍法;2022年的《开端》,又贯通科幻影视中人文思考的落地方法。这些知识,都成了腾讯视频这块科幻沃土中培育《三体》这颗种子的养料。而《三体》的经验,又将被后续的《群星》吸纳……
正如网友所说,科幻之于中国影视创作,具有标杆性意义。《三体》满足的,是大众对屈原《天问》的幻想,对李白“醉月”的喟叹,对《小灵通漫游未来》的野趣。于科幻领域,腾讯视频已经走出了一条摸索前行的艰辛之路。
不可否认,如今国内科幻土壤尚未完全成熟,国人对科幻影视的审美也尚未形成标准,特效要求高的技术难点尚未突破,但敢于挑战本就是一种勇气。或许,它只是为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石子,但泛起的五彩涟漪让人欢喜不已。
【文/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