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张漫画告诉你,小年到正月十五怎么过?

图片
浓浓年味起,人间小团圆。
岁时风俗相传久,祭灶扫尘迎小年。
从小年开始,新年的脚步真的近了,家家户户都要准备过年了!
从小年开始到正月十五,每一天都有习俗,看到这些才感觉年味越来越浓了!
腊月二十三
图片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汉族民间祭灶的日子。
这天也是蒙古族非常重要的祭火节,蒙古族将火视为神圣、生命、力量和兴旺的象征,火是生活、家庭和民族的保护神。
因此,祭火在蒙古族精神及传统文化中具有极高的地位,群众通过举行祭火活动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万物吉祥,祝愿生活美满,幸福安康。
腊月二十四
图片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在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大扫除,开启洗刷刷日常。
腊月二十五
图片
豆腐的谐音为“都富”,寓意来年富富余余,因此,豆腐是过年时节的必备食品。
腊月二十五这天,人们将浸泡过的黄豆,用石磨磨碎。
“揉沫过箩去渣,煮沸点浆成块”,豆腐做成后,切成小块放入加盐的清水里保存,供春节期间食用。
腊月二十六
图片
过去,人们生活艰苦,往往在年节时才能吃到肉,故将肉称为“年肉”。
俗话说“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就是说在这一天,家家户户要杀猪、割肉。
杀猪是指杀自家养的猪,割肉是指没养猪的人家到集市上去买过年吃的肉。
腊月二十七
图片
农历腊月二十七,俗话说“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
这一天,人们除了要宰杀自家的家禽,还要到街上赶集、集中采买年节物品。
腊月二十八
图片
打糕蒸馍贴花。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后被红纸代替。这天要贴对联。
还要发面蒸馒头,用以准备正月初一到十五的主食。家家户户要在这一天要赶制过年的面食。
除夕
图片
除夕是新旧交替的时刻,各行各业停了交易。大家企盼在新的一年中,碰上更好的运气。
这天夜间的鞭炮声不绝于耳。年三十儿的活动也是多种多样——贴春联,摆设天地供桌、辞岁、守岁、迎岁……,这种庆祝活动一个接一个。
午夜一到,腊月就结束了,新的一年也随之开始了。
正月初一
图片
正月初一,称为元日。
金鸡报晓,为新岁之首,春天开始。这一天,人们凌晨起来祭祖、拜神、焚香、放炮仗,意为“抢春”。敬拜天地神明,为新一年祈福。
人们开始携礼串门,名为“贺新岁”,晚辈给长辈拜年,压住邪崇。
而且家中有传统信仰的初一要吃素,所谓“年初一吃斋,胜过吃一年斋”。
正月初二
图片
正月初二也是拜年,但是这一天嫁出门的闺女是要带着女婿一起走娘家的。其中又以新婚夫妇走娘家的规矩多。
比如说带的礼物都要是成双成对的。娘家不能全收下,待回夫家时,还要再捎回去一部分。
正月初三
图片
传统习俗中,正月初三被认为是老鼠嫁女儿的日子,所以到了晚上要早早休息,不能打扰到老鼠嫁女儿。
老鼠大有“谁不让我过好这一天,我让谁难受一整年”的味道,如果惊扰了老鼠嫁女儿,老鼠就要祸害这一家。
为了地里的收成,早早的睡觉吧!
正月初四
图片
正月初四又称为“羊日”。在老皇历中占羊,故常说的“三羊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灶王爷要查户口。
民间传说正月初五也是财神的生日,所以接下来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接财神,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
正月初五
图片
此日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
古代时妇女们也不再忌讳出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这一天可不宜劳作呢,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
正月初六
图片
正月初六是马日,马到成功。人们在这一可以开始出门做生意了。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开门迎客自然要扫除垃圾,接着“送穷”,“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就是祭送穷鬼或穷神。
相传穷鬼乃颛顼之子,身材赢弱矮小,性喜穿破衣烂衫,喝稀饭。即使将新衣服给他,他也扯破或用火烧出洞以后才穿。
正月初七
图片
正月初七乃为“人日”,是古老的汉族传统节日,女娲造人日,也就是人类的生日。
这一日,大家可以开始过生日了,人寿年丰,可热闹了。摊煎饼吃七宝羹,安顿身心,休养生息。
一大早便有丰盛的家庭筵席,又是聚餐吃喝,又是放花炮烟花的,来庆贺生日。
正月初八
图片
“七人八谷”,初八也就是谷日了,又叫顺星节。
传说中这天是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星最多,如果这一天天气晴朗,那说明今年的稻谷收成很好。
如果是天阴的话那就失收了。所以盼望着是好天儿吧!
正月初九
图片
初九是玉皇天诞,摆天坛,众人上香,诚心祈祷,人们都会祭拜玉皇大帝,举行祭典以表庆贺。祈祷在新的一年要风调雨顺,平安大吉。
正月初十
图片
石头节,竟然还有这么一个节日,“年初十,地生日。祭石感恩,有天还有地。比是爷娘不多异,人畜房屋都依地;米麦百谷都生地。菜蔬风味拿来祭,祭他生日他欢喜。人生忠孝与节义,地维赖以立;作事须求脚踏实地。”
简单来说就是此日不能磨刀,不能研磨,不能制作石制用品,甚至很多地方会祭拜石头。这一天,石头可是个宝!
正月十一
图片
民歌中有“十一请子婿”的说法,即正月十一是’‘子婿日“,岳父们在这一天宴请子婿。
相传,这是因为初九庆祝”天公生“的食物到初十还吃不完,所以,就在十一这天用来请子婿吃饭,娘家也不必再因此破费了。
正月十二
图片
其实是为正月十五做准备啦。大街小巷、各家各户都要点满新灯,想想真的是灯火通明啊!元宵节将近,搭建灯棚的时候到了!
正月十三
图片
这一天还是离不了灯这个话题。灶下点灯,预放元宵,从这一天起,巷陌桥道,皆编竹张灯。元宵节成为灯节并在唐代中期已成定俗。
正月十四
图片
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十四这天所有的事都是为了第二天的元宵节。这天,灯会正式开放供市民购买灯笼。
为了元宵节,像舞龙和舞狮的表演开始在大街上演习。也有人写灯谜猜灯谜来增加节日欢乐气氛。
在中国,灯谜是非常传统的字谜游戏。
正月十五
图片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
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浓浓年味起,人间小团圆。传承至今的老习俗更增加了年味和浓浓的亲情。
让我们一起跟着习俗过大年,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喜乐,万事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