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疫情管控,精准防疫,兼顾就业民生,时不我待

图片
新冠病毒疫情肆虐全球三年多来,一个最基本的事实不能否定,那就是中国疫情防控工作很成功!这次放开疫情管控后,包括布洛芬等药品一时买不到,抗原测试盒一度需求紧张,很多在美华人都想不通说:在美国购买这类东西很多都是中国生产的,国内岂能买不到?他们忘记了中国一个最大国情:14亿人口!这个最大国情决定了需求全部集中在一个时点上,无论如何供给都很难跟上。这与春节假期一票难求至今无解是一个道理。
这次放开政策是顺应疫情发展程度,特别是奥密克戎主要侵蚀呼吸道,侵蚀肺部极少,重症很少,致死率很低;顺应民众呼声,兼顾就业民生诉求;平衡与兼顾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对外开放而作出的抉择!14亿人口也就决定了无论何时放开,一定程度的医疗资源挤兑都是不可避免的。
目前,疫情爆发的高峰期已在减退,医疗资源挤兑正在缓解,民众承受力增强,经济正在快速恢复增长,消费正在报复性反弹。中国商业联合会发布的最新公布数据显示,1月份中国零售业景气指数为50.3%。较上月回升1.6个百分点,结束之前下跌的态势。实践证明,放开疫情管控与精准防疫防控并重的决策部署是正确的!
说实在,中国有14亿人口,众口难调;中国这么大,不同人会有不同诉求,对同一件事也会有不同看法。对于疫情防控不同年龄段的诉求也有差异。年轻人要求放开防控措施,解除一切封控限制等做法。而年纪大的群体要求继续加强管制封控的声音也很强烈。都可以理解,年轻人要工作,要养家糊口;学生要上学,要为自己的未来打算。而老年人抵抗能力低,在病毒面前是弱势群体,自然与年轻人的诉求有差异。这都很正常,通过沟通协商凝聚共识,最终使得14亿多中国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就一定能够战胜新冠病毒这个敌人,迈过疫情这道坎。
图片
放开疫情管控,精准防疫防控,恢复生产生活,兼顾就业民生,时不我待!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是推动国内经济结构转型、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化解各类风险的根本。各地要一边精准防控,一边力促恢复经济发展,企业开工,商业开张等经济工作;要给予经济体恢复生产以最大政策保障,尽快恢复到疫情之前的经济状况。
尽快恢复新科技经济活力,以IT信息互联网为入口与平台的经济是新经济的基础,必须全力支持其恢复昔日雄风。平台经济完成专项整改,进入常态化监管,发挥平台经济在拉动就业和推动创新中的积极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有必要系统性梳理一下过去疫情防控下对实体经济发展的一些影响因素。逐一解决,尽快松绑,给实体经济发展创造最优环境。加大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图片
加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锂电、储能、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等行业的信贷、债券和股权融资的支持力度,培育我国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特别是后者是我国创新力的支点,又是经济发展的根本性动力。放开疫情管控后,要争分夺秒,只争朝夕,激活新科技企业和人才创新的爆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