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住宿业工具书——《上海市志.服务业分志.住宿业卷》阅读指南

作者:邹光勇 上海商学院酒店管理学院
【品橙旅游】《上海市志. 服务业分志. 住宿业卷(1978-2010)》(以下简称《住宿业卷》)为《上海市志(1978—2010)》规划143部分志、分卷,上海商务系列志书11部(卷)之一,是上海乃至全国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首卷综合性住宿业方志,是一部系统反映和记录上海改革开放后,住宿业全面发展历史的志书。该书由上海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编写,2020年11月上海市志第126次评议会通过评议;2021年2月上海市志第114次审定会通过审定;2021年6月上海市志第115次验收会通过验收;2021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住宿业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行业之一,《住宿业卷》较为全面、客观、系统地记述1978—2010年上海住宿业的历史进程,且符合宪法和保密、档案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反映上海整个城市面貌和改革开放发展历程具有开创性意义,是上海“五个中心”和“四大品牌”建设成果的一个体现,是上海住宿业研究走向成熟和规范的集中反映。上海市商务委原党组书记在序中指出这本书是了解和研究上海住宿业不可多得的一部工具书,有利于系统总结改革开放后上海住宿业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审定会专家组认为该书为社会各界了解研究甚至借鉴上海整个住宿业发展的做法和经验提供了专业和权威的读本。     
图1 《住宿业卷》封面
一、结构框架既有权威性又接地气,分类清晰,值得收藏
第一,结构严谨、内容全、主线明确,充分体现时代特征、上海特点和住宿业特色。
《住宿业卷》主要框架涵盖规模结构与效益、住宿业态、住宿服务、行业管理与企业经营、科研信息化与教育、人物共6篇内容。全书内容多维,既从看得见的结构和经济社会效益视角全面梳理了住宿业发展脉络,也从看不见的企业服务经营与政府管理视角梳理了住宿业的内涵发展,还从代表性人物和人才培养视角梳理了住宿业的发展依托和潜能。篇、章、节、目的结构框架有效吸收了已有教材、专著等研究成果,而且在住宿服务、行业管理与企业经营及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等多方面充分反映了政策和行业实际情况。该书容上海改革开放后住宿业的政府管理、行业发展、企业经营、科研教育、人才培养及经济贡献于一览,是上海住宿业规模结构、业态、品牌、行业管理、企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历史写照。总体上看,该书内容全景、验证多维,是一部可信、可读,具有学术韵味的志书 。
首先,从规模结构与效益来看,本书从行业规模与分布、行业结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层面分四个时期进行叙事,主要通过数据整理、图表以及珍贵票据等情况来展现改革开放以来的上海不同年份、不同地区、不同级别的住宿企业相关情况。而且截止2010年底,本部分针对各类旅馆数、床位数、星级饭店数、住宿业现价、旅游饭店及星级饭店营业收入、宾馆消费金额、住宿业固定资产投资等做出了全面梳理。
其次,从企业服务经营与政府管理来看,本书主要通过大量案例介绍、史料整理、文件归档以及各种书籍和论文资料查找分析等方式方法来展现上海住宿业内涵式发展的代表性史实、体制与管理制度及经营服务变迁脉络。比如国家对《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的发布与三次修订,预订服务的历史沿革,组织管理结构及客房结构的不断变革、行业管理机构的历史变化等等都做出了整理。
图2 200万字资料长编节选
再次,从代表性人物和人才培养视角来看,该书对科技发展,理论研究,信息化沿革与建设应用,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政府、协会与公司培训进行了系统梳理等。此外,人物传略收录了上海住宿业中具有公认影响力的开创性先辈人物7人;人物简介收录了名师、内资企业代表性人物、外资企业代表性人物、政府主要管理者以及其他旅游饭店业人物共59人;人物表收录了上海住宿业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上海住宿业红旗集体(全国)、上海住宿业三八红旗手与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上海住宿业优秀女职工工作者、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上海市先进团组织与新长征突击手标兵、上海世博会先进个人以及上海住宿业白玉兰纪念奖获奖人员。
此外,上述三大不同视角相互补充、互为依托,共同印证上海住宿业的发展变迁过程,叙事脉络较为清晰、资料比较丰富、行文也较为简洁。
第二,史料丰富,体例立体,且多自成一脉,可快捷的选择性查找和阅读。
《住宿业卷》编写体现了述、记、志、传、图、表、录七种体裁,这是显著不同于一般的学术类编著或专著之处,而且资料系统性也更强。该书除了主体内容,还包含卷首照、大事记、专记以及附录等多视角多体例方式。其中,卷首照涵盖标志性住宿设施的外景,代表性住宿服务及比赛和获奖,教育与管理方面代表性学校和代表性事件的经典时刻;大事记共24页,按照时间发生顺序,列出了从1978年到2010年各年中行业发生的大事;附录包含了行业管理法规与行政管理代表性文件等。总体上看,该书体例丰富、视角立体,是一部全面展示上海住宿业发展成就的志书。
《住宿业卷》突出反映改革开放、反映行业作用以及反映创新转型这三个主线,全面、客观、系统地记述上海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住宿企业数量从少到多、集团规模从小到大、业态种类愈加丰富、管理体制愈加完善、经济效益越来越好、满足市民和旅游客商生活需求,以及促进上海企业改革、技术进步、结构调整、产业发展、城市面貌和功能改变的历程。
二、数据与案例全面,体系性强,是科学认识上海和国家住宿业的资料库
第一,各篇大量数据叙事,既可点线查找,又可全面深入分析。
从面上经营数据来看,上海住宿业的经营体制、产业活动单位数、从业人员数、客房数、房价、出租率、营业收入、外汇收入、外资投资情况都有系统的整理,并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这里有的数据细化到各地区、各级别、各集团等的住宿企业。
从集团数据来看,上海市国际酒店集团、品牌及酒店数量,国内酒店集团、品牌及酒店数量情况、五大国有集团经营规模及整合情况有原始数据的采集与整理或做了系统梳理工作,有的数据还做了进一步的分析与比较。
从事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及相关研究情况来看,上海市住宿业主要文件,监管制度、管理机构、专业化管理情况、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发展情况、住宿业著作与教材情况、学术期刊论文发表情况、学位论文情况、会议论文情况等也都做出了面上的梳理工作。
此外,该书主要采取数据叙事的方式,所以除了成体系的数据外,可以说每页都不乏各种数据支撑,这些数据都具有参考价值。
图片
图3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商务委员会办公室、商务行政事务中心和商务分志编辑部有关领导专家一行现场指导《住宿业卷》项目的中期编纂工作
第二,多篇多角度案例支撑,案例体系同时富有国内代表性和发展中国家典型性。
案例有的是直接以选介的形式出现,比如住宿业态篇集中选介了8大内资住宿企业及其旗下品牌,14大国际酒店集团及其旗下品牌在上海发展情况,43个星级宾馆与旅游饭店,19个度假村和避暑农庄,6家家庭旅馆与公寓式酒店。还有行业管理与企业经营篇行业监管这一章中节能减排监管节选介了6个案例。
除了以选介形式出现,大量案例还直接出现在各章节中。比如,住宿服务篇的餐厅服务这一章就有33个案例,包括中餐厅服务8个、日式餐厅与烧烤服务8个、意式餐厅服务6个、法式餐厅服务4个、其他特色餐厅服务7个。再比如行业管理与企业经营篇的服务质量管理节特色服务目有9个案例介绍等。
上述精选案例在不同方面均具有代表性,这些案例的经营发展与历史故事本身也是上海住宿业的经营管理与服务历程的缩影,都值得进一步学习、分析和总结。比如世界著名饭店之称的和平饭店,在外观建筑、“极品意识”、贵宾身份、名厨菜品等方面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五星级饭店华亭饭店,曾在管理上创造多个历史第一,是反映外资入驻上海住宿业及对住宿业相关影响的一个旗帜。其他再比如全国最早开放对外接待的招待所西郊宾馆,2002年已位列“中国饭店业集团二十强”榜首的锦江集团,20世纪80年代前全国最高建筑物国际饭店,中国第一个经济型酒店品牌锦江之星,国内首家以“汽车旅馆”为概念的经济型酒店上海莫泰连锁旅店,中国首家城市文化遗产古典酒店上海首席公馆酒店,中国除港澳台地区外的第一家丽思卡尔顿酒店波特曼丽思卡尔顿酒店、希尔顿品牌酒店静安希尔顿酒店、君悦品牌酒店金茂君悦大酒店等。
三、学科建设上集成性的建立了住宿业态分类和一套内容框架
第一,简洁直接方便推广建立了住宿业态的8种分类。
住宿业在统计上虽然有明确的大类分类,但在小类上都没有较为权威的划分方法,或者分类过于复杂,缺乏实用性,这使得住宿业的人才培养、规划和统计都难以清晰。1984版和1994版《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只有旅馆类这一叫法,位于居民服务业门类之下。在2002年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这一国家标准中,国民经济被划分为20个门类,其中I类为“住宿和餐饮业”,“住宿业”是其中的一个子行业,代码为66,指有偿为顾客提供临时住宿的服务活动。住宿业又包括旅游饭店(代码6610)、一般旅馆(代码6620)和其他住宿服务(代码6690)。其中,旅游饭店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评定的旅游饭店或具有同等质量、水平的饭店活动。一般旅馆指不具备评定旅游饭店和同等水平饭店的一般旅馆的活动。其他住宿服务指上述未列明的住宿服务。2007年,卫生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住宿业卫生规范》,指出:住宿场所,是指向消费者提供住宿及相关综合性服务的场所,如宾馆、饭店、旅馆、旅店、招待所、度假村等。2012年,商务部发布《住宿业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重点鼓励经济型饭店、主题饭店发展,以及传统饭店经营创新。2014年,为科学界定住宿业业态,指导饭店行业健康、规范发展,商务部组织中国饭店协会起草国家标准《住宿业态分类》,将住宿企业的业态归属组合为50种业态,其中根据目标客源的不同需求划分为政(公)务饭店、商务饭店、度假饭店、会议饭店、旅游饭店、主题饭店、精品饭店、交通饭店、长住饭店(公寓)、家庭饭店(旅馆)共十类;根据经营档次分为超豪华型饭店、豪华型饭店、中档型饭店、经济型饭店、超经济型饭店共五类。2016年,国家旅游局出台中国文化主题旅游饭店、旅游民宿、精品饭店等旅游住宿业细分业态标准。上述国家标准规范对于住宿业态分类不一致,因而难以科学界定,即使2014年出台50种类型的组合分类,但这在实际工作中分类过于复杂,难以实现。
图4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官网《住宿业卷》相关评审报导
《住宿业卷》在住宿业态篇中共有五章内容,分别是:第一章住宿企业与品牌,第二章星级宾馆与旅游饭店,第三章度假村与避暑农庄,第四章家庭旅馆与公寓式酒店,第五章经济型酒店与其他饭店。细化来看,该书将住宿业态分为星级宾馆与旅游饭店、度假村与避暑农庄、家庭旅馆、公寓式酒店、经济型连锁酒店、精品酒店、青年旅馆、招待所共8种类型。这种分类有助于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直接形成对接,使得《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更加细化和易于理解。而且该分类比商务部组织中国饭店协会起草的《住宿业态分类》标准中的50种业态要简洁直接,也就更容易推广。
图片
图5 《住宿业卷》索引节选
第二,建立的内容框架为住宿业相关理论课程提出了可借鉴的内容体系。
该书主题内容有6篇22章51节,核心内容共20个知识体系,包括:行业规模与结构,行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住宿企业与品牌,星级宾馆与旅游饭店,度假村与避暑农庄,家庭旅馆与公寓式酒店,经济型酒店与其他饭店,预订服务,客房服务,餐饮服务,健身与娱乐休闲服务,机构团体与行业协会,政策法规、规划与行政管理,行业监管,境外资本引进与管理,内资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投资管理、管理体制与管理专业化、服务质量管理),科技发展与理论研究,信息化管理,教育与培训。该书除了可作为行业经营管理、政府监管以及住宿业规划的参考书以外,也可以作为酒店管理专业入门级的具有一定权威性的推荐教材,以及作为建立和完善酒店管理专业相关课程内容体系的一个基础平台。
图片
图6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商务志书编纂委员会感谢信 
如今是一个专业化分工的时代,由此不管是论文还是专著,边际贡献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由此有时候审稿反而陷入了另一个误区或极端。比如,很多实证研究其实在控制变量上存在较大问题,因为旅游学的基础理论本来就比较薄弱;还有的研究选题其实只是和旅游相关,但是因为关注了政策热点而被发表。这样的研究不但科学性存疑,对于旅游理论的建设助益也很少。甚至此类研究有的是从数据到理论,不管是对于行业实践、政策实践,还是对旅游学相关理论其实都不怎么了解。这种文章不痛不痒,有时候却会在所谓的高级别期刊上发表,甚至还能形成一家之言的专著和教材。而且这样的研究对真正有思想、了解行业实情,对于旅游学基础理论有相当功力的研究成果形成了一定的挤压,因为后者很容易被看懂而被质疑验证不严谨、文章科学性不够。其实,前者在此问题上往往更为严重。
此类研究除了在方法的使用上高大上和形式逻辑更为严密之外,对研究的科学性和旅游学科内核的完善其实并不产生什么贡献,有时还会形成误导。从这个角度来讲,前辈们在做学问上对行业实践的了解、对学科知识的体系性认识远比现在的学者功力深厚,以致于所谓的经典著作、教材和论文也往往只能在前辈的研究成果中发现。
旅游学术共同体的知识体系传承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学术研究虽然看起来已经非常规范,而我们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体系的建构和总结工作还远远不够,而本书在酒店管理专业领域则恰恰是建立了一套可供借鉴的内容框架。
四、该书不足之处与进一步展望
首先,为了追赶进度,历史文献、口碑资料、社会调查资料等的收集很多时候都是准备一点写作一点,再找到一点修改一点,一步步完善起来,这样的写作就容易存在一些细节问题。《住宿业卷》的编辑出版是一项从无到有的工作,这和上海市志中很多行业的志书修编有所不同。志书跨多个年代、少有现成的系统资料,而且该书编纂时间紧,编纂组在2019年完成编纂任务十分紧迫的关键时刻才开始承编,这样就难免会有考虑不周和出现纰漏。比如人物篇:很多国际酒店总经理不愿意公示他们的出生年月,甚至出生地也不愿为公众所知,这样就不得不存在一些缺漏;人物的选择虽然有一定的原则,但在现实中受各种因素制约,无法严格实现。再比如卷首照,由于知识产权保护,照片很难在网上搜索,即使个别照片可以使用,但拍摄年份也很难确定。编纂组经过了很多尝试,最终大部分的卷首照是通过与摄影师合作的方式来解决,这样的话照片数量就比较有限,可选择也就有限,所以并非所有具有代表性的场景或经典时刻都能加以展示。
其次,《住宿业卷》由大学教师承编,教师对于理论相对擅长,但不足之处在于材料收集多以公开资料为主,编纂人员对于政府管理和行业经营实践少有参与,由于感性认识不足,有时候对资料的选取、组织整理和侧重点把握上就难免会失当。《上海市志》各卷多由行业协会、政府主管部门相关处室负责编写,大学老师作为主编和总纂的情况较少。《住宿业卷》在这方面的把控力可能相对薄弱一些。政府主管部门、酒店集团内部掌握了很多史料,住宿企业发展中一些里程碑式的人物也有着很丰富的历史故事。编纂室对于这些内部资料和人物故事以及核心数据虽然通过间接渠道以及部门协调掌握到一些,但并不充分。再加上新冠疫情的影响,交流存在诸多不便。由此,有的篇章只能粗略反映发展概况,很难精细化的梳理发展脉络。比如行业管理与企业经营篇这类问题尤为明显,倘若以政策法规、规划与行政管理这一章的行业调整与企业转型为例,该节多为公开资料的整理和相关数据的支撑,资料来源较为单一,虽然基本可以看出上海住宿业行业调整与企业转型的实际情况,但细读起来有史料不丰富,叙事不细腻,以及缺乏全方位展示和多维验证之感。
当然,正如该志书编后记所言,除了编纂室对志稿不断进行修改完善之外,该书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比如在编写大纲、资料提供、框架完善、方向把握、内容修改乃至错别字调整等诸多方面都融汇了多任住宿行业及志书编写方面的政产学研相关专家与主管领导的智慧和辛勤劳动。这些指导和帮助给了强大的智力支持,使得该志书总体上瑕不掩瑜。
最后,志书采用的是规范的语体文、记述体,行文按《上海市志(1978-2010)编纂行文规范》,本身并不是纯学术类的著作。但是该书的数据体系、案例体系、内容框架体系、住宿业分类体系以及基于史料的史实展示和总结性评论等具有一定的收藏、推广拓展、深度追踪和研究价值,它对于教书育人、上海乃至全国住宿业相关指导工作等具有存史求真、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