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豆瓣8.7,留白影视成功从品质古装突围到现实主义

文|经纬‍‍
20年后,意气风发、前途光明的刑警安欣为何满头白发,只在宣传科做些边缘性工作?备受欺负的底层鱼贩高启强如何摇身一变,成了京海市最大的黑恶势力?
《狂飙》对于黑白两股力量的对决和不同人物的深入刻画,以及对于中国社会20年变迁的真实性呈现是其在首播就能获得观众肯定的关键因素。这部由中央电视台、爱奇艺、留白影视、中国长安出版传媒联合出品的扫黑除恶开年大剧,一经开播就收获了一众好评和颇高的收视率、网络热度:收视破2,爱奇艺站内热度破9700,豆瓣开分8.7,知乎评分9.2。
这与该剧视角独特、敢想敢拍、全员演技派等优点密不可分。“把重点放在拍人的变化上,唯唯诺诺的好人如何变成黑恶势力,前途光明的小伙子如何变成灰头土脸的怂人,这样才有意思。”“官商勾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剧情持续高能”“狂飙,就是看张译、张颂文疯狂飙戏”……
对于这样一部聚焦时代变迁背景下全新视角的扫黑除恶大剧,“高开飙走”的口碑也让《狂飙》顺利成为2023年“开年即爆”的剧集之一。
《狂飙》敢拍在哪里?
尺度大、敢拍无疑是观众对于《狂飙》的第一印象。那么,作为开年扫黑题材大剧的《狂飙》敢拍体现在哪里?
总制片人徐康(留白影视创始人)表示,因为剧中涉及到一些原型案件,必然会触碰到一些尺度问题。“在这点上,中央政法委给了我们非常多的指导意见。技术上,各个层面的展现与还原,相关部门的领导也给了我们一个相对比较大的展现空间和支持。”
有了官方的背书和支持,该剧在尺度的展现上一点不含糊。第一集就惊现政协副主席龚开疆被“吓”死、墓地藏黄金、羽毛球场变身乒乓球馆、公安局敷衍填写统计表等多个大尺度情节。而后,当剧情进入到20年前的回忆时,剧集对于那个时代黑恶势力的社会成因及底层小人物如何在内外因的作用下一步步“黑化”为一方恶霸等剧情进行了详细描摹与探讨。
图片
此外,黄翠翠被害案、溺毙鱼塘案、安欣卧底案、沙石埋人案等一系列案件的发生和侦破,以及一个个鲜活小人物的塑造和人性挖掘,让观众在追求尺度爽感的同时,亦感受到剧集极为写实的笔触和浓厚的社会民生关照情怀。
随着后续剧情一步步的铺开,剧集对恶与黑的不吝刻画,对彼时那个时代社会境况的描摹,即使是看似波澜不惊的开会戏码都有值得细品的潜台词……尺度、视角、写实、人性构成了《狂飙》敢拍进而持续吸引观众的几大关键词。
图片
如果说扫黑题材的故事爽感在于尺度与敢拍,那么深入挖掘人性及探究犯罪背后的成因,关注社会民生的变迁则是《狂飙》深度与厚度的集中体现。
总制片人戴莹(爱奇艺高级副总裁)表示,“它讲述了整个大时代背景下,两个对立的小人物的成长路线。其实这些是之前同类型片没有讲到的。因为之前的类型片会更注重在案件层面上,就是更强调、更关注于案件整个的呈现和破解。但《狂飙》这样项目,它展现了以安欣为代表的公安干警,他是从一个年轻气盛,保有一腔热血的人。怎么成长为一个谨小慎微,最后一定去破获这个大案的人。同时也展现了以高启强为代表的小人物,他只是初期在菜市场卖鱼的小人物,并且常年受人欺负,他怎么一步步成为京海市最大的黑恶势力的。其实这个东西是任何的影视作品没有讲过的。那这也是我们初期对这个项目产生极大兴趣,而且也觉得这样一个叙述视角有可能在这种类型层面上又是一次极大的创新和突破。所以我觉得这都是《狂飙》很大的一个魅力。”
在徐康看来,《狂飙》既是一部反映我党扫黑除恶工作进入常态化的扫黑题材剧,也是一部直击社会热点,或者说关注社会民生的一部现实题材剧。导演徐纪周认为,扫黑题材剧,理应有很强的民生背景在里面,因此他希望通过讲述这样一个扫黑除恶的故事,勾勒出中国社会20年的变迁,展现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成长与命运走向。
黑白对抗、人性幽微之魅
徐纪周认为,《狂飙》在叙事层面的核心理念是黑白对抗。
实际上,以安欣和高启强为核心的黑白力量对决的叙事,不仅在剧作层面上回归了传统警匪剧“双雄对决”式的模式,让观众感受到了尺度与类型相结合的爽感拍法,也是在通过极为鲜活和细腻的人物塑造去展现那个变迁时代的精彩群像,用善恶两股力量带出时代之复杂、人性之幽微的深度表达。
图片
图片
在时间线上,剧集以三个时间节点上,不同人物不同的抉择与命运变化为核心,多角度展现黑恶势力的萌芽与盘踞,扫黑攻坚战的艰难与决心。2000年,安欣是意气风发、前途光明却破案屡屡受挫的刑警,高启强是善良老实却常常被市场恶霸欺负的底层鱼贩子,两个出身迥异的人意外成了莫逆之交,但他们的命运也在彼此的抉择中朝着相反的方向“狂飙”而去。
2006年,在各种内外因的作用下,高启强一步步陷入了歧途,正式开启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的犯罪与“崛起”之路;而安欣因为工作受挫及最亲近的两个长辈安长林和孟德海的离开,也让他在性格上表现得更加孤独、更加偏执。两人命运此时起起伏伏,进而在正义与邪恶的方向上交织对决。
2021年,昔日卑微的高启强变身成功企业家,带领乡亲致富又大搞慈善活动;安欣却由意气风发、身骨健硕变得满头白发、佝偻孱弱。悬殊的对比之下,更加彰显了扫黑除恶之必要,正义实现之艰辛。
图片
“从一开始吃饺子,到安欣去菜市场看高启强,俩人一块吃炒粉,再到后面高启强被打,他救了他,两人坐在围廊下面,彼此讲起人生际遇,有那么多的相同、那么多的惺惺相惜。再到二单元,他们在公安局里再次相见;第三单元时空的纬度拉开后,会造成命运巨大的唏嘘感,那个是我特别陶醉的。”导演徐纪周表示,“双张”的每一场戏都是他最喜欢的。
制片人徐泰也曾表示“张译、张颂文这两位老师拔高了我们这个剧的天花板”。
安欣、高启强之外,穷怕了的高材生高启盛一路黑化直至死亡、粗俗蛮横又不无幼稚的恶霸徐江多行不义必自毙、仗势欺人却珍视亲情的唐小龙终成“刀哥”等黑恶群体的刻画也十分精准传神,层次丰富;聪明伶俐、古灵精怪的记者孟钰,工作严苛认真、爱护下属的孟德海、不苟言笑、一身正气的安长林,以及坚韧果敢、无所畏惧的徐忠等正派角色的塑造令人印象深刻。
图片
“剧本只要写出来三分,他们能演到七分,如果你写到七分,他们能给你演到12分。”在这样精彩的人物与故事的支撑下,制作方又请来了张译、张颂文、张志坚、吴刚、倪大红、韩童生、李建义等叔圈演技派的“顶流们”,为剧集质量添砖加瓦。“众多戏骨疯狂飙戏,双张对手戏张力十足。不同阶段众人表现出来的层次感、反差感十分精准。”这是网友们对于《狂飙》全员演技派的一致认可。
应时而生,常态化扫黑故事与时代共振
来源于毛主席“狂飙为我从天落”的剧名,被徐纪周用来比喻突然来临的风暴和巨大的变革。他表示,全国扫黑除恶工作就像狂飙一样,把中国社会洗涤得干干净净。
实际上,《狂飙》的开播,也正是在扫黑除恶从专项斗争转向常态化的重大政策普及节点上。从相关报道可以获悉,从2018年至2020年的三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在全国范围内共打掉了涉黑组织三千多个,涉恶犯罪集团一万多个,破获涉黑涉恶刑事案件二十多万起……成果丰硕的同时,扫黑除恶工作也转向了常态化推进。
而在剧中,京海市用了20年从一个小渔村一步步发展成为欣欣向荣、经济快速发展的城市,在这样大时代变迁的背景下,官员的贪腐、包庇,商人的贿赂、掠夺,普通人的挣扎与铤而走险等,剧集对于各色人等迷失自我的描摹栩栩如生,不夸张不粗糙,在构建黑恶群体的基础上,更加凸显了维护正道的艰辛与不易。
与时代同频共振,《狂飙》应运而生。据悉,为了能够拍好这个常态化的扫黑除恶故事,主创团队仅是在前期开发剧本阶段就用了三年时间,拍摄期间更是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为了能够体现时代变化,剧组曾在100多个取景地之中来回转换,每个场景和细节都精心还原,力求呈现时代真实质感。
从《破冰行动》《扫黑风暴》《扫黑决战》到《对决》《罚罪》再到《狂飙》,近几年关于扫黑除恶题材的影视剧在市场上越来越火热,而在题材逐渐“内卷”之下,如何做到推陈出新,则十分考验主创团队的用心与智慧。
图片
无论是对于大尺度剧情的敢拍,还是着墨于黑白对决的较量及人性幽微的选择和社会民生的变迁,《狂飙》背后的出品方留白影视在缔造了《长安十二时辰》《风起洛阳》等火热的大古装之后,将目光聚焦于现实主义领域的扫黑题材,用刑侦、悬疑等类型化、商业化的手法和反映时代、挖掘人性的艺术与情感价值,为观众奉献了一部全新的扫黑题材剧。
正如导演徐纪周所言,本世纪初2000年左右,国内曾涌现出了一大批警匪、反黑类型的经典之作,如《征服》《黑兵》《黑洞》等,都是这个类型里的翘楚,《狂飙》通过跨越时间的全景式叙事和对于时代群像的精彩刻画,将扫黑不停、除恶务尽的决心与勇气呈现得淋漓尽致。
从《长安十二时辰》《风起洛阳》到《熟年》再到《狂飙》,
留白影视的多元内容体系
《狂飙》作为2023年开年的扫黑大剧,“开门红”的成绩是喜人的,也因此让业内给予其背后的出品公司——留白影视以极大的关注。而留白影视基于《长安十二时辰》《狂飙》等爆款剧积累起来的实力,也为其多元的内容布局和未来拓展更大规模的影视内容生产体系夯实了基础。
2019年,一部现象级的古装大剧《长安十二时辰》让留白影视成为剧集公司中不可忽视的存在。2021年,《风起洛阳》的开播更加助推留白影视成为国产古装剧中的品质缔造者。之后,同样由马伯庸的原著IP改编的《汴京》《显微镜下的大明》也纷纷提上日程,据悉《显微镜下的大明》将于2023年开播,继续深耕“古都系列”的同时,也将探索全新创作方式。
图片
由此,“马伯庸IP+留白”的组合成为了国产品质古装剧的代名词。但若仅以品质古装剧作为留白的注脚,并不贴切。正如创始人徐康所说,“我们不只想成为在某一个品类有所专长一家公司,如果大家想起留白就会有一个固定的标签,那是我们的失败。我们更希望搭建出一个体系来,支持创作团队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去不断精进和发展。”
实际上,从早期青春偶像剧《亲爱的,公主病》《亲爱的,王子大人》到漫改科幻剧《端脑》,从古装历史大剧《长安》《洛阳》到少年武侠剧《天醒之路》,从刑侦悬疑剧《刑警之海外行动》到扫黑题材的《对决》《狂飙》等——纵观留白影视的作品,题材、类型、风格十分多元。
图片
即便是在甜宠领域,留白在2022年出品的《乌云遇皎月》也让观众颇为眼前一亮,该剧加入了恋爱循环、时空奇旅、莫比乌斯环,探路无限流+奇幻悬爱深水区。除此之外,在直接探讨社会话题、反映现代人生活的都市剧集领域,作为留白影视创始人的徐康希望以纯粹的职场和真实的生活切中当下观众的心理,引发广泛的共鸣。例如,留白影视选择了讲述法律和咨询行业职场故事的小说《三万英尺》进行开发。原著作者的多年律师的职业经历保证了职场戏的专业性,双女主的设定也是目前剧集市场上稀缺的类型。
徐康表示,“这些都是在一个核心类型上不停地演进,事实上市场也在逼着我们做演进。如果不停地重复以前成功,只给观众相同的东西是不能长久的,我们希望一直给观众看更新鲜更有意思的内容。”
图片
伴随着网剧兴起而创建的留白影视,在如今“台网合流”的大趋势下,早已形成了国剧四大类型齐头并进的内容体系。以马伯庸IP剧为代表的大体量品质古装剧、以《狂飙》为代表的强情节涉案题材类型剧,以《熟年》《三万英尺》为代表的挖掘全民共鸣点、折射时代情态的现实题材和都市伦理剧,以《乌云遇皎月》为代表的主打女性观众的爱情剧是留白影视重点布局和打造的国剧四大类型。
“在几个品类上面,我们希望每年能留下一些让大家想起来觉得还不错的作品,这是我们最高的追求。”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