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蒂尔达效应:把女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奖给她的男同事

从1901年到2022年,共有985人获得诺贝尔奖,其中60名为女性。而且在这些女性中,有18名获得和平奖,17名获得文学奖。根据教科文组织对107个国家的统计,2015-2018年,在全球范围内,女性在科研人员中占比为33.3%(按人数计算)。
这样的数据是否说明,女性不适合做科学家呢?当然不是,因为还有这样一些事例证明,女性在科研方面的成就,被人抹去了
美国生物学家妮蒂妮蒂·玛丽亚·史蒂文斯(Nettie Maria Stevens)在发现决定性别的染色体方面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但她的科学贡献基本被历史忽视了。
德国数学家埃米·纳脱(Emmy Noether)整整四年的时间,都是以男同事的名义格丁根大学非正式授课,没有薪水。而她被爱因斯坦称为“自女性开始接受高等教育以来,迄今为止最有创造力的数学天才”。
图片
来源:pexels
物理学家莉泽·迈特纳(Lise Meitner)对核裂变的发现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但她却未能获得诺贝尔奖。
罗莎琳德·富兰克林(Rosalind Franklin)为破译DNA结构做出的巨大贡献几乎完全被无视,在她去世后,1962年,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和莫里斯·威尔金斯(Maurice Wilkins)分享了诺贝尔奖。
天体物理学家乔斯琳·贝尔·伯内尔(Jocelyn Bell Burnell)为发现脉冲星取得突破,但为此颁发的诺贝尔奖给了她的男导师。
(来自:《逊色:科学对女性做错了什么》 )
早在1870年,妇女参政论者和废奴主义者玛蒂尔达·乔斯林·盖奇(Matilda Joslyn Gage, 1826-1898) 就在她的文章《作为发明家的女人》中,描述了这一现象。而后,科学历史学家玛格丽特·W·罗西特在1993年提出“玛蒂尔达效应”一词,让这一现象更加为人所知。
“玛蒂尔达效应”是一种偏见,这种偏见让一些女科学家的工作成果被忽视,她们的成就被归功到男同事身上。归根究底,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偏见,还是因为女性受到了歧视,被认为是智力不如男性、不理智的,没有能力学习和研究科学。
因为这样的偏见,女性被阻挡在科学的大门外,除了成果被拿走,还在经历着其它负面的打击。其中危害最大的,是由于女性科学家少,而让科研的成果也带上了性别歧视的哈哈镜。而这些明显带有偏见的研究结果,又被冠以科学的名号大行其道,让女性被贬低打上了科学的标签,恶性循环
图片
来源:pexels
那些曾经被当作是科学的结论:
- 女性只是小型男性,对药物的反应跟男性一样,不需要专门为女性进行药物测试
- 雄激素只有男性所有,雌激素只有女性所有
- 受男女心理差异的影响,男人比女人滥情
- 睾酮会使人有暴力倾向,男人有暴力倾向是因为体内睾酮含量多
- 人的大脑因为性别有明显区别,可以分为男性脑和女性脑
- 只有母亲的荷尔蒙会因为跟婴儿身体接触而变化
- 男女的区别完全是生理决定的,女性天生腼腆、被动,男性天生勇敢、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