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建成50个县域医疗次中心

​近日,记者从省卫生健康委获悉,全省已建成50个县域医疗次中心,有效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贵定县县域医疗次中心

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偏远地区群众看病更便捷、更容易,2021年,贵州提出了“十四五”期间全省要建设100个县域医疗次中心的目标。2022年初,将“建设50个县域医疗次中心”列为“十件民生实事”之一,省卫生健康委对全省建设100个县域医疗次中心进行了统一规划,并明确建设标准和规范,省级财政补助每一个县域医疗次中心500万元,用于科室设置、医疗设备配置和人才队伍建设等,市级明确专人负责统筹协调,县级“一县一策”因地制宜开展建设。

长顺县县域医疗次中心CT机

县域医疗次中心按照“县级公立医院-县域医疗次中心-一般卫生院-中心村卫生室-行政村卫生室”梯次带动发展模式,由县级医院牵头,在原有乡镇卫生院基础上打造医疗次中心承上启下,向上可联系医共体牵头医院,向下可负责周边3-5个一般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技术指导和帮扶工作等,实现辐射带动周边卫生院(室)的发展。此外,医共体内可通过创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区域互认”模式,节约基层运行成本,促进诊断标准化等措施,整合县域内医疗资源,搭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

长顺县县域医疗次中心中医科医生在给病人做治疗

县域医疗次中心按照二级综合医院服务能力为标准,破解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单体规模小、设备设施匮乏、服务能力弱等短板弱项;发挥区域位置、人口分布、交通便利等优势,突破原有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将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同时,在县域医疗次中心桥梁纽带作用下更有利于基层卫生人才培训、专家下沉基层“传帮带”、基层人员“跟班学”等。

据悉,建成后的县域医疗次中心年门急诊量均在2万人次以上,年入院量在0.15万人次以上,能识别和初步诊治的常见病病种数不少于100种,年内收治住院病种数不少于60种,开展手术病种数不少于10种,基层服务能力及资源有效利用率明显提高,推进了乡镇与县级服务同质,满足群众需求。

来源:多彩贵州网